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批评于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与读者!他们只好“先中毒后解毒了〃,“你有功夫慢慢解毒去。”  
  如果这时没有批评及时跟上,那毒如何解得?可怜的是我这样认真的批评家,只好认真为于丹教授的不认真消毒。  
  为了做好消毒工作,我除了要认真拜读于丹教授的“早知道好多人会骂〃的大作,还要以每天一万字的速度来写批评文章写慢了不行!要救救孩子,为了母亲而救孩子,不能让孩子们被于丹教授毒害。  
  好在还有天涯论坛,否则我写了消毒文章,孩子们也读不到呀!比起“百家讲坛〃和几百万册书的出笼,我的声音实在是太微弱了!这是多么悲哀的呐喊呀!这就是文化的报应,文化的宿命!迪格尔印地安人有句箴言说得好!那箴言说:“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人了他们的生活。”  
  (三)、于丹的常识错误与假话〃庄子何其人〃这题目有修辞错误,在古汉语中“何〃是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例如《左传》中的“何城不克〃,是说“什么城能不攻克?〃这时“何〃为宾语,“何〃还可当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之意,例如《战国策》上“何至於此?〃而“其〃在古汉语中是指示代词,不用做主语,表示特指,是用来指示一定的人或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个〃、“那种〃之意,用作定语。    
  《庄子》不可以这样讲再批评于丹(6)    
  例如《左传》中“晏子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  
  〃如果将两字放在一起“何其〃就当“多么〃讲,例如“何其相似乃尔〃,是说“多么相同啊〃;“何其多〃是指“多么多〃之意。  
  于丹将“何其〃放在人面前用,是错用;“庄子何其人〃就成了“庄子多么人〃了,当然讲不通了。  
  可以改成“庄子其人〃或“庄子何人〃,就是不能写成“庄子何其人〃。  
  由于于丹成了我批评的对象,所以我注意到她在央视做的一些节目,发现她经常有修辞方面的错误。  
  例如她在央视讲解李白的《静夜思》一诗时说:“‘疑是地上霜',把光线转化成一种质地〃。  
  常识告诉我们所谓“质地〃是指:“某种材料的结构的性质〃,例如我们平时说:“这衣服的质地是绸子〃,你可以说“把光线转化成绸子〃,不能说“转化成质地〃,你可以说:“把目光转化成长镜头〃,不能说“把目光转化成蒙太奇〃,因为“蒙太奇〃是结构。  
  我所以用这个例子,是因为于丹是影视学博士,这样讲她容易听明白。  
  还有于丹博士在讲李白选上小学课本的《静夜思》时,还激昂地说李白“俯仰中宇宙〃,这句话显然又修辞不通,于博士是想说李白在宇宙中自在俯仰,但搞不对修辞。  
  只讲了一个李白,于丹教授就犯了许多错误,例如她说李白不想当官,错矣!李白不想当系主任一类的小官,想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也!这一点刘全白在《唐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中写得清清楚楚,于丹教授可找来一阅。  
  于丹教授还说李白生于俄罗斯的碎叶,错了!李白生于吉尔吉斯坦的托克马克(历史上叫碎叶)附近,于丹教授毕竟是学古代文学和影视学的,对地理不太清楚,也是情有可原。  
  不可原谅的是于丹教授讲《庄子》心得时错别字太多了,她将“腹〃(fù)读成(fǔ);将秩序的秩(zhì)读成(chì);将“瞠目结舌〃中的“瞠〃读成“t?ng〃;将“污秽〃中的“秽〃(huì)读成(suì),将“狡黠〃的“黠〃念成了“jiè〃,于丹教授还将形容建筑物之美的“美轮美奂〃与“金碧辉煌〃用来形容舞蹈千手观音。  
  ……还有一不可原谅之处,就是于丹教授严重缺乏古汉语常识,她讲《庄子》心得时竟然将〃300金〃解释成〃这是多大的一笔钱啊!〃其实这笔钱不大,于丹以为金是黄金。  
  金不是指黄金一两,而是一个古代货币单位,一金就是一个单位重量的铜。  
  于丹教授自己说“几乎泡在中华版的书堆里长大〃,最初我信,如今我不信了,若她真的在中华版书堆里长大,焉能不识“金〃乎?汉朝之前提到黄金是要用“斤〃或“溢〃为单位的,二十两为一溢。  
  《史记·留侯世家》上写道:〃汉王赐良金一溢〃及《史记·陈丞相世家》写道:“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这两处谈到的“金〃,才是“黄金〃。  
  于丹教授不懂佛学常识,却要讲佛学中的常识。  
  讲《庄子》时她在《于丹〈庄子〉心得》第28页上写道:“眼睛里有事,人就会看得'三界窄'。  
  三界是什么?前生、此际、来世。”  
  这是乱讲了,佛学不可乱讲,大乘佛学是有三界之说,是佛教宇宙观的三个层次,或者说是存在被分为相异的三个层次,这三界就是欲界、色界与无色界。  
  欲界层次最低,亦即充满肉欲的粗重世界,其上依其精妙程度是色界和无色界。  
  小乘佛学是将存在区分为18种元素,所谓18界(合6根、6境与6识)。  
  于丹将“三界〃错解为“前世、此际及来世〃,是与佛教的“三世因果〃说与“三界〃说混淆在一起了,“三世因果〃说的是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  
  这里指的三世乃前世、今世与来世,与于丹教授说的“前世、此际及来世〃略有不同,不知于丹教授的“来世〃来自哪一本佛经?于丹教授没有学佛的学历,所以讲错了是可以原谅的。    
  《庄子》不可以这样讲再批评于丹(7)    
  但知识划分专业性是很强的,没学过就是没学过,不能随便讲的。  
  因为粉丝们不知你没学过,听了你的演讲,还要四处跟别人讲,所谓谬种流传,其害大焉。  
  于丹教授生于1965年,1972年上小学,小学和初中在上世纪 70年代渡过,正赶上了学语录时代,强调“知识无用论〃。  
  她上高中刚赶上拨乱反正,也没怎么认真读书。  
  高中毕业她到一家印刷厂当工人,后来参加了高考,上了大学。  
  她没能受到较好的基础教育,因此修辞和古汉语常识欠缺。  
  她说是4岁学《论语》,该是1969年。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国出逃,机毁人亡,随后开展了“批林批孔〃运动。  
  于教授的父母有再大的胆子也不能让她再学《论语》,如此算下来,她也不过学过两年《论语》而已。  
  在她该学知识该成长的时候,正是中华书局几乎不出版书的时候,也许在1972年出过几本批林批孔批水浒的书,于丹教授说她“几乎泡在中华版的书堆里长大〃,不知这个书堆是由哪些书堆起来的?是由8个样版戏和浩然的《金光大道》吗?不对!中华书局就连这些书都没出过,文革期间和上个世纪70年代它就没出过什么书!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华书局开始出一些书了,可是于丹教授已经长大了。  
  准确地说:于丹教授是在中华书局不出书的时代长大的。  
  我这样认真地分析这件事,似乎有些苛刻了,但我是想证明于丹教授没有说实话。  
  关于“说实话〃三个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从不奢求于丹和所有中国的知识分子都象顾准那样探求一个民族的精神出路,但我希望每一位知识分子都有一个道德底线,那就是说真话,生活在真实当中。  
  于丹在《于丹心得》一书中;提到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在下降;她也一定知道下降的原因。但她闭口不谈造成贫富差别的原因;也不谈如何解决贫富差别;更不谈社会的正义与非正义;只是多次让贫者返回内心;安贫乐道;象庄子那样插上翅膀飞翔起来。  
  于丹身边一定有交不起学费的大学生。他们能够轻松飞翔吗?  
  吃不开饭的学生是没有力量与于丹教授一起爬树浪漫的!如果知识分子在谎言中生活;社会的支柱在谎言中支撑;那一个民族还有希望吗?  
  如果按照人性或良知说话办事;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禁忌;那一个国家还有希望吗?  
  说真话;是无权者的权利!说真话的动因就是良心。说真话者才能全面正确地看待各种事物;才有思辩的能力;辨证法就是思辩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于丹没有辨证法;没有正确的方法论;怎么能讲出真理呢?  
  缺乏辨证法的于丹教授只能简单、生硬、自相矛盾、形而上学地看待传统文化,只能闭着眼睛唱赞歌,在她嘴中笔下,传统文化得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