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山夜话 -邓拓109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很明显,批判是唯一正确的研究方法,批判即是研究,没有批判的研究就不能 叫做研究。
  所以,列宁在介绍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时候说:“马克思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 律,了解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走向共产主义。……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 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 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根据工人运动的实践,一一检验过,于是就得出了那些被资产 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列宁的这一段话 虽然是在《青年团的任务》的报告中说的,但是,这无疑的是对于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 非常重要的概括。
  这里所说的批判,当然与十八世纪德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的所谓批判主义 完全不同。我们的批判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各种具体问题进行具体 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研究过程。正确地运用这个方法,对于人类已经创造的一切, 既不是盲目地全部加以肯定;也不是笼统地一概加以否定。在这个过程中,凡是不合理 的不正确的东西都要被抛弃;凡是合理的正确的东西都要得到进一步的发扬。用哲学的 术语来说,这个批判的过程也就是扬弃的过程。扬弃这个哲学概念,所谓“奥伏赫变”, 虽然是黑格尔的创造,可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个概念本身也经过了批判和扬弃 的过程,而有了重大的发展,成为高级思维必不可缺的方法。
  那末,我们在学术研究和思想教育中采用这样的批判方法又有什么不好呢?如果不 采取这样的批判方法和批判态度来进行研究工作,结果就只能是主观武断。而武断,作 为批判的对立面,却是科学的敌人。它不是肯定一切,就是否定一切,完全违背了客观 事物的辩证关系。如果你们不喜欢批判,难道你们会喜欢武断不成?
  我的亲爱的朋友们,坦白地说,我们大家都是有了一些经验的人,谁不懂得资产阶 级的某些学者欺世盗名的秘密呢?他们常常根据一点零星片断的材料和感想,就武断地 做出某种假设,然后再用演绎的方法,进行许多推论,从而构成某种学说,于是就自成 一家。其实,他们自鸣得意的所谓学说,有的是彻头彻尾的武断,有的也包含了相当多 的武断成分。这类例子在我们的朋友中都能够举得出来,你们难道忘记了吗?
  至于说在过去的思想批判和学术批判中,有些人不会正确地运用这个方法,以致发 生某些缺点或错误,恐怕也是难免的。我并不为那些可能发生过的缺点和错误辨解。但 是,不会运用批判的方法,追究原因,仍然是由于不了解批判的正确意义,对于批判有 了误解的缘故,不知你们以为如何?
  
  燕山夜话(二集)  卷前寄语
  几个月来,许多读者给《燕山夜话》继续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也有的开了一些题目, 还有补充材料的。所有来信来稿,都已经由《北京晚报》编辑部代为处理了。我在这里 要向亲爱的读者们和编辑、校对、排印、出版、发行的同志们统统致谢!
  《燕山夜话》接触到的问题,有的本来比较复杂,写一篇短文似乎不可能说得一清 二楚。例如“谁最早发现美洲”这个问题,就牵涉到许多方面,需要详细论证。但是, 《燕山夜话》的篇幅有限,而且从它一开始同读者见面的时候起,我便决心叫它在这一 块小园地中生活,不许它多占篇幅,不许它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那末,遇到复杂的 问题怎么办呢?我的办法是分做几篇来写。因此,在发表了《谁最早发现美洲》之后, 又发表了《“扶桑”小考》和《由慧深的国籍说起》两篇。近来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表 现出有一点兴趣,好几个报刊发表了有关的文章,这中间还存在某些不完全一致的看法。 也许《燕山夜话》在必要的时候,对这个问题还应该再写一两篇。总之,有东西就写, 东西多就多写,少则少写,没有就不写,这是我要信守不渝的宗旨。
  现在《燕山夜话》第二集就将付印。这一次继续收集了三十篇文章。这里包括第一 集出版以后到十月底的一段时间。
  这次编辑的方法与第一集基本相同。
  读者同志们看了这一集有什么意见,还想起什么新题目,都希望告诉我,以便今后 注意。
  马南邨 一九六一年十月三十日

  燕山夜话(二集)  谁最早发现美洲
  最早发现美洲的是谁呢?这个问题本来已经有了答案,人们都知道是十五世纪意大 利人哥伦布最早发现了美洲。然而,现在这个答案却发生了动摇。
  在《知识就是力量》一九六一年八月号中,刊载了非常新奇的资料,说明中国人到 达美洲比一四九二年哥伦布发现美洲还要早一千年。
  这个资料向我们介绍,在公元五世纪的时候,中国的佛教徒,曾经沿着阿留申群岛 和阿拉斯加,到达了美洲的墨西哥等地,并且用文字记述了那里的物产和风俗习惯等情 形。资料同时指出,在墨西哥和秘鲁的某些古国遗址的发掘工作中,还发现了与中国一 样的佛像;当地古代建筑和雕刻,也是亚洲的风格;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墨西哥最大的民 族之一——奥西德克族的全部文化都起源于古代的中国。
  为了判明这个资料的可靠性,报纸编辑部调阅了俄文《知识就是力量》的原稿。原 来这个资料的中文稿是根据俄文摘编的,有若干重要的删节。俄文稿中说到,中国佛教 徒游历了大西洋彼岸的国家,那个国家的名字是“AY—ⅢAH”。这一点非常重要,它 使我们能够进一步确切地找到这个问题的新答案。
  按照俄文的读音,我在反复考证之后认为,那个美洲的国家,在中国古代史籍中的 中文译名就是“扶桑”。如果《知识就是力量》的资料介绍是可靠的话,那末,还可以 更确切地说,中国古人所谓“扶桑”便是指的“墨西哥”。过去一般人把扶桑当成日本, 那是错误的。古代史书中称为“倭国”的才是日本,而扶桑则是墨西哥。
  何以见得呢?打开唐代姚思廉编撰的《梁书》卷五十四,我们在《东夷列传》中就 会看到如下的一段重要记载:“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 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面初生如笋。国人食 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郭,有文字,以扶桑 皮为纸。……国王行,有鼓角导从,其衣色随年改易。……有牛,角甚长,以角载物, 至胜二十斛。车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有桑梨,经 年不坏。多蒲桃。其地无铁有铜,不贵金银。市无租估。其婚姻,婿往女家门外作屋, 晨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
  这一段文字记叙中,有几点重要的情况,与上述资料相吻合,就是说:第一、它描 写的恰恰是五世纪的情况。齐永元元年即公元四九九年,是五世纪的末期。第二、沙门 慧深是当时著名的僧人,还不只是一般的佛教徒。第三、文中所述扶桑的物产和风俗习 惯,的确很象墨西哥。而且这一段文字在唐代李延寿编撰的《南史》卷七十九中又重复 出现了一次。《梁书》和《南史》同是唐代的作家编撰的,他们的时代离南北朝不远, 见闻当然比较确实可信。只是我们过去没有注意罢了。
  不过有一点是史籍记载与外文资料相异之处。这就是慧深的国籍尚待考证。《梁书》 写的是“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好象慧深是从扶桑国来的。这些还需要进一步 加以查考。
  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段历史记载,总可以说明中国人和亚洲人,早在公元五世纪 的时候,就已经与美洲的国家和人民有了亲密的往来。当时从亚洲大陆到美洲大陆,只 要沿着阿留申和阿拉斯加前进,可能并不很困难。因此,中国人和美洲各国人民的友谊 无疑地具有悠久的传统,这是多么重要的历史事实啊!
  如此说来,哥伦布显然不是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了。但是,我们也不要把哥伦布 的功绩完全抹杀,他毕竟可以算是发现由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的第一人。
  与古代扶桑国有关的问题还不少,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