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选一名私人代表去前线,充当“耳目”。巴顿没有调到突尼斯,而是留在摩洛哥
周旋于豪华生活与政治旋涡中。眼下,艾森豪威尔遭到了隆美尔的反击,手下没有
精兵强将,他只好实施马歇尔提出的建议,并列出一份13人的名单报马歇尔。2月1
5日,马歇尔回电:“我建议选派奥马尔·N·布莱德雷将军前往……,如果这样符
合你的愿望,可以立即将他派去。”2月16日,艾森豪威尔复电:“请用可以搭乘的
第一班运输机把布莱德雷将军送来。”
这就是布莱德雷失去军长职务改赴非洲充当艾森豪威尔耳目的背景和决策过程。
离开五角大楼前,布莱德雷拜访了马歇尔。马歇尔介绍了非洲卡塞林山口盟军
的失利和美军的简况。马歇尔锐利的眼光盯住布莱德雷,交待了他赴非的使命:帮
助艾森豪威尔处理战场的一些事务,提出建议,减轻艾森豪威尔的负担。末了,马
歇尔交给布莱德雷两封与“赫斯基”有关的绝密信件,“赫斯基”是进攻西西里战
役的代号。马歇尔嘱咐:
“看看信件,把内容都记在心里,如果飞机迫降,把信件毁掉,向艾森豪威尔
口头报告。”
布莱德雷对马歇尔交给的任务感到非常沉重,他决心服从,并替艾森豪威尔出
一把力。从信件中,他知道突尼斯战役结束后,西西里战役即将进行。他把最高机
密放在口袋里,铭记在心里出发了。
1943年2月24日,布莱德雷乘军事空运司令部定期的飞机飞往非洲,沿途飞行共
90小时,途经迈阿密、英属吉亚那的乔治敦、巴西的纳塔尔,然后越过大西洋到达
喀尔,最后经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抵达盟军司令部所在地阿尔及尔。艾森豪威
尔的副官欧内斯特·李开着一辆卡迪拉克牌防弹车到机场接布莱德雷,然后直驶圣
乔治饭店。
布莱德雷与艾森豪威尔是西点军校的同班同学,又同在一个连队,但他们之间
并没有过深的关系。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是通过几封信,见面也多在西点军校同学的
聚会上。布莱德雷的夫人玛丽与艾森豪威尔的妻子玛米处得不很融洽,两个家庭也
就无法接近。
布莱德雷少将与艾森豪威尔四星上将在下午相会了,后者像兄弟一般热情款待
老同学,从下午一直谈到晚上。布莱德雷获知,隆美尔和阿尼姆已经撤退,前线战
事暂归平息。但是,整个盟军司令部仍笼罩在忧郁沉闷的氛围中。
艾森豪威尔简洁明了地介绍了最近德军的攻势,他对战争态势了如指掌。对于
前一段的失利,他除责怪情报处长莫克勒一费里曼准将外,自己承担了所有责任。
同时建议艾伦·布鲁克解除情报处长的职务。从艾森豪威尔的谈话中,布莱德雷得
知要谨慎地利用那些“超级”破译情报组织提供的情报。晚上,布莱德雷在艾森豪
威尔的别墅进晚餐,他发现总司令和蔼可亲的微笑后面隐藏着神经脆弱、易怒、暴
躁的另一面性格。
副官给布莱德雷找来了合适的战场服装和一支“斯普林菲尔德”7。62毫米步枪。
布莱德雷在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里测览了两天的作战报告,了解整个战局的进展和
状况。布莱德雷获知,艾森豪威尔不允许美国人批评法国人或英国人,一旦犯忌即
可能被降职或调回国,目的是寻求一种协调一致的“联合作战”关系。艾森豪威尔
多少有点亲英倾向,他与英籍女司机兼护士凯·萨默斯比关系密切。
布莱德雷对领受的任务并不高兴,他主要是充当一种难以说清的角色,在突尼
斯前线作艾森豪威尔的耳目,同时对前线的美军军官提一些“建设性的调动”建议。
布莱德雷深知,他这个角色要穿梭于各指挥官之间,是一个讨人猜忌和厌烦的“间
谍”角色。为了避免与人结怨,或招致嘲笑,布莱德雷告诫自己要小心谨慎,多听
反映,睁大眼睛观察,而不能胡说八道,多嘴多舌。一到非洲,他就以善于观察、
稳健沉着、深藏不露的姿态处理一切。
1943年2月27日,布莱德雷随艾森豪威尔、比德尔·史密斯乘B-17飞机前往亚
历山大设在君士坦丁的司令部和参谋部。亚历山大给布莱德雷留下的印象是耐心、
机智、正直和头脑清醒,是一位出色的职业军人,对地中海和北非战区的战略态势
了如指掌。亚历山大以其圆滑的外交手腕和高超的判断力处理着突尼斯的局面。他
正在做选配部下、整顿部队和制定新的作战计划等工作。其中心目标是消灭轴心国
在北非的军队和准备西西里岛的作战行动。他主张撤掉安德森和弗雷登德尔的职务,
以奥利弗·利斯接替前者,巴顿接替后者。可是,蒙哥马利拒绝将利斯调出,此事
途搁浅。对于解除马歇尔选定的第2军军长弗雷登德尔的职务,艾森豪威尔也举棋不
定,最后也是暂置一旁。布莱德雷在君士坦丁见到了安德森,他发现安德森直言坦
率、忠于职守、毫无私心,但却待人冷漠、沉默寡言,因此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和
了解。布莱德雷认定他作为一名集团军司令官是不称职的。在君士坦丁,亚历山大
花很大力气去整顿安德森的部队,按国籍和师的编制恢复建制和制定行动计划。这
样,安德森仍在北方防区指挥英军第1集团军(其人数和装备仅相当于1个军的规模)。
在中段防线,装备美制武器的法军由阿尔方斯·P·来安指挥,编成第19军。这个军
归安德森统辖,作为第1集团军的有机部分。南段防线主要由美军第2军负责,直属
亚历山大指挥,单独作战,全军仍由第1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组成,尽管此前他们遭
受了损失。
布莱德雷为了具体掌握第2军的情况,决定从君士坦丁前往摩伊夫山新编第2军
的司令部,该地处在特贝萨以北15英里处。弗雷登德尔并不欢迎布莱德雷这个“间
谍”,他安排布莱德雷及其副官,还有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史密斯住在一家破旧不
堪、没有窗户的“饭店”里。布莱德雷暗暗叫苦,但他什么也没说。弗雷登德尔性
情古怪,他反对英国人也很激烈,并且特别反对安德森的指挥,把2月份的失误完全
归罪于上司。布莱德雷和史密斯一致认为,回到阿尔及尔即向艾森豪威尔建议解除
这个不称职的军长的职务,尽管他是马歇尔选来在奥兰登陆的指挥官。
布莱德雷冒着阴雨和寒气继续了解第2军的具体情况,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并愤慨
之极。第1装甲师师长奥兰多·沃德是布莱德雷的西点朋友,并在马歇尔的秘书处当
过他的上司。沃德坦率地告诉布莱德雷:第1装甲师到非洲后,分散在美、英、法军
中作战,形不成总体实力;隆美尔反扑期间,军长越过权限,亲自指挥第1装甲师的
部分部队。打了败仗,弗雷登德尔却要求艾森豪威尔解除沃德的职务,幸而未得逞。
艾森豪威尔冷静地从巴顿那里要来布莱德雷在国防大学时的同学欧内斯特·哈蒙,
他在前线担任了一个不明确的高级职务。隆美尔溃退前,弗雷登德尔把整个前线部
队交给哈蒙指挥,哈蒙似乎成了代理军长。沃德无事可干,只好在一旁观战。有趣
的是,哈蒙回到阿尔及尔时,也建议剥夺弗雷登德尔的权力。
查尔斯·赖德是布莱德雷的同班同学,他指挥着第2军的第34步兵师,这个师是
从国民警卫队中组建的满员师。可是在此前的战斗中,弗雷登德尔将其部署在低洼
地而不是在高地上作战,结果损失惨重。因为作战失利,赖德受到安德森和弗雷登
德尔的指责。同样地,赖德也不客气地指责弗雷登德尔。布莱德雷对赖德深表同情。
号称“大红一师”的第1步兵师师长是布莱德雷的老朋友特里·梅萨·艾伦,助
理师长则是罗斯福总统的侄子小西奥多·罗斯福。第1师也是小股参加了战斗,伤亡
不太惨重。第1师的两位头头也对弗雷登德尔一肚子意见。但布莱德雷看出该师有无
视纪律、傲气十足的毛病,认为只有用铁的纪律来约束该师,施以严格训练,才能
使之更具战斗力。
曼迪·S·埃迪的第3师编成新编步兵第9师,埃迪刚接管部队,与布莱德雷也不
相识。这个师从未参加过战斗,极需训练,这是布莱德雷了解情况后得出的结论。
不过,他对埃迪印象颇佳,认为他是杰出的职业军人。
布莱德雷对第2军的情况有了具体的掌握,他确信弗雷登德尔不称职,第2军缺
乏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