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扑,发动眼花缭乱的攻势,将英国第8集团军赶回埃及,最后赶到了阿拉曼。依靠
英国破译人员破译的德军“超级机密”,第8集团军司令伯纳德·I·蒙哥马利率部
于1942年8月发动了新的攻势。在此之前的1942年夏天,当罗斯福、丘吉尔和英美联
合参谋长委员会对“火炬”计划争论不休时,为打破僵局,丘吉尔选择哈罗德·R·
L·G·亚历山大爵士任中东总司令。亚历山大则委任伯纳德·L·蒙哥马利代替克劳
德·奥金莱克担任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生性浮夸、行为古怪、嗓音尖利,为人
苛刻。当艾森豪威尔第一次在英国与他相见时,蒙哥马利竟傲慢无礼地制止艾森豪
威尔吸烟。然而蒙哥马利赴任后,使阿拉曼的英军获得了新生。从1942年8月底始,
蒙哥马利给隆美尔以致命的打击。这时,英国新闻界把蒙哥马利吹成了未卜先知的
将军。但他未及时扩大战果,而是制定严谨的反攻计划,拖延了时间。他慢条斯理,
谨慎有余,错过了给予隆美尔彻底的、毁灭性的打击机会。在“火炬”计划执行前
的两周,蒙哥马利以2:1的兵力开始了行动。隆美尔因病回国治疗后,德军由杰奥
格·斯图梅将军指挥。蒙哥马利指挥坦克部队在空军支持下直捣轴心国防御阵地,
于11月2日俘虏德军高级将领里特尔·冯·托马。隆美尔的代理者斯图梅死于心脏病。
已回国的隆美尔从病床上爬起来,再赴非洲拯救不可收拾的溃军。
1943年1月21日,小心谨慎的蒙哥马利让隆美尔退入突尼斯,英军收复埃及西部
和利比亚,取得阿拉曼战役大胜。但是,正是由于蒙哥马利的拖泥带水,坐失了歼
灭隆美尔的良机,给美军在“火炬”计划成功后留下了一大堆障碍和恶战。
“火炬”计划的执行及北非的酣战暂且不述。布莱德雷于1943年2月16日接到让
他赴非洲与艾森豪威尔会合的电话后,他决定第二天就动身去华盛顿。布莱德雷心
情沉重,忐忑不安。因为孤身一人奔赴非洲,这意味着不是让他指挥具体的部队,
而是担任某一含糊不清的职务,弄不好是把自己放在艾森豪威尔手下当参谋军官。
他不敢多想,悄然地与第28师各级军官依依不舍地告别,仅对基恩、马修斯和斯托
特谈了有关突然调离的情况。第28师由劳埃德·D·布朗少将指挥。
2月17日,布莱德雷和随从副官飞赴华盛顿去见马歇尔。玛丽则到塞耶饭店登记
长期居住。在31年的从军生涯中,布莱德雷第一次真正踏上了征战之途。这正是:
漫漫征途从头起,是祸是福谁人知。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布莱德雷
第十章 北非试剑
奔赴北非充耳目,处乱不惊擅运作;
暂居副职从巴顿,升任军长试剑锋。
蒙哥马利率第8集团军进行阿拉曼战役取得重大进展时,北非登陆战也正在实施。
1942年11月8日,东线特遣队在布莱德雷的同班学友查尔斯·赖德指挥下,顺利地在
阿尔及尔登陆。赖德率一支约1.8万人的美英部队,登陆中得到当地法军司令马斯
特的配合,当天双方即达成协议,法军停止抵抗。在奥兰,劳埃德·R·弗雷登德尔
率约1.8万人登陆,遇到微弱抵抗后也于9日迫使法军投降。唯有巴顿率领的西线特
遣队的2.5万人,在卡萨布兰卡遇到了较强的抵抗,直到11日才成为摩洛哥的主宰。
三支登陆部队在1942年12月至1943年2月中旬,积极准备围歼突尼斯境内的德军。
在此期间的1943年1月中旬,美英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及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在卡
萨布兰卡举行会晤,斯大林因忙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未能与会。在10天的会晤中,
双方确定:取得即将进行的突尼斯战役胜利后即进攻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任命艾森
豪威尔为英美盟军总司令。盟军司令部设在阿尔及尔。
1943年2月上半月,隆美尔指挥约7.8万人(其中德国人3万人)已退到利比亚
与突尼斯交界的马雷恩防线固守,蒙哥马利未能迅速行动,使隆美尔得到了喘息和
反扑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英美军队夺取突尼斯的战役增加了复杂性。1943年1月
26日,希特勒命令隆美尔巩固马雷恩防线,并把部队指挥权交给冯·阿尼姆,隆美
尔适时回国继续休假。盟军在北非登陆成功后,盟军高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英军
将领亚历山大被任命为艾森豪威尔的地面部队司令;皇家空军部长马绍尔·阿瑟·
特德为艾森豪威尔的空军司令;安德鲁·坎宁安海军上将是艾森豪威尔的海军代理
人。英国人安插了自己人控制着艾森豪威尔。在突尼斯前线,美军部队于1月26日受
英国人安德森指挥,原来预想的派巴顿指挥地面部队的方案搁浅。
隆美尔在离任前,已经意识到要作最后一搏,挽回点声誉。他决定在“火炬”
部队和缓慢逼近的蒙哥马利第8集团军之间开拓中心阵地,先从背后包抄袭击盟军,
然后掉头攻击蒙哥马利。同时,冯·阿尼姆打算攻击更北面的安德森的阵地。万幸
的是,隆美尔与阿尼姆配合不协调,没形成气候。德国人进攻“火炬”部队的计划
被英国人破获,并将此情报转给了艾森豪威尔在阿尔及尔的情报处处长——英国情
报专家埃里克·E·莫克勒·费里曼准将。可他推断德军的主攻方向在丰杜克防线的
中部。实际上,冯·阿尼姆于2月14日选择在更南边的费德隘口发起主攻,直逼美军
阵地;“15日,隆美尔又派几股部队袭击最南边的加夫萨附近的美军侧翼,向费里
亚纳进逼。德军进攻前的一天,艾森豪威尔视察了弗雷登德尔的第2军,他对部队部
署的战线过长,指挥混乱忧心忡忡。弗雷登德尔不相信法国人,也不喜欢英国人,
尤不喜欢英国的安德森将军,对手下的几个师长也不信任。
1943年2月18日,布莱德雷与副官赶到了五角大楼,非洲的战局在局部上对盟军
非常不妙。在陆军参谋部作战部,布莱德雷接受了简单的训示,看了艾森豪威尔的
急件,一种充满危机和忧郁的氛围迅速笼罩了他。在过去,英国的“间接”战略压
倒了马歇尔的“直接”战略,美军现在在北非越陷越深。美国人一方面批评英国人
控制艾森豪威尔的陆、海、空指挥实权;一方面指责艾森豪威尔向英国人屈尊俯就。
不过,艾森豪威尔坚持认为:“在这场战争中,危险的根源常常在于把我们必须合
作打败敌人的伙伴当作头号敌人。”
隆美尔知道自己到了溃败的紧要关头,他构想继续在特贝萨奋战,从盟军后方
挥师北上直指波尼。不过,他虽然得到柏林和罗马的支持,却不能与冯·阿尼姆合
作,阿尼姆控制了装甲部队。最后,隆美尔只好向塔拉和勒凯夫小范围行动。这样,
隆美尔面对的是安德森大军的正面而不是背后。1943年2月19日凌晨,隆美尔进占了
盟军的一个关键性防御阵地——卡塞林山口,20日突围了出去。到22日,他停下来
准备迎击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在19日那天,亚历山大赶到突尼斯前线,发现盟军
前线一片混乱,南部尤甚。他把这种缺乏战役方针和计划,没有统一指挥的混乱局
面归罪于安德森,但安德森又归罪于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在这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他一方面要承担德军反击造成的损
失,一方面无法畅通地指挥一切。在此之前,他也失去了与蒙哥马利夹击隆美尔的
机会。登陆部队,特别是第2军划归安德森,艾森豪威尔无法解决后勤和雨季带来的
困难,只好在1942年圣诞节那天放弃了对隆美尔的追击,命安德森在突尼斯西部采
取守势。现在准备了数月的进攻还未开始,隆美尔又反扑了。艾森豪威尔焦头烂额,
急待支持。
布莱德雷在非洲战局纷繁复杂和十分微妙时被召到五角大楼,实际上也是马歇
尔和艾森豪威尔需要他的帮助。布莱德雷只知道他赴非洲是充当一个不明确的角色,
而这却是马歇尔支援艾森豪威尔的一种办法。在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马
歇尔建议派巴顿去突尼斯任艾森豪威尔的地面部队的副指挥,并口头指示艾森豪威
尔选一名私人代表去前线,充当“耳目”。巴顿没有调到突尼斯,而是留在摩洛哥
周旋于豪华生活与政治旋涡中。眼下,艾森豪威尔遭到了隆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