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业的根基,有人戏称马歇尔在本宁堡的任职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将军们办的
幼儿园”,这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马歇尔在本宁堡的老
部下有200人成了将军,大部分低级军官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挥团营部队的中
坚力量。
布莱德雷从本宁堡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基本上处在人生发展的蛰伏时期。
在此当中,布莱德雷已崭露头角,但还未能超凡出众、出人头地。布莱德雷在自传
中承认,结识马歇尔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事情,并对马歇尔敬佩之至,称赞马歇尔
是他所认识的人中“最令人注目的、世界上空前的、最有才智的军人之一”。
国防大学坐落在华盛顿波托马克河畔的汉弗莱斯堡,它是美国陆军的最高学府。
国防大学不同于其他军事院校,是高级的研究生院或智囊机构。学校没有固定的住
房,学员们要自己租房居住。布莱德雷选择了华盛顿西北的一所公寓,携妻子和女
儿居住在那里,每天,布莱德雷自己乘有轨电车去上学。
这一届学员共有84名,分成6个人一组的十几个小组。各个小组要一起研究内容
广泛的若干个专题。各组成员必须多方搜寻资料,拜访政府及工业、学术界的文职
专家,并根据这些活动得来的资料写成专题论文,然后在全班宣讲。国防大学的考
试不计成绩,不列名次,学员和教官之间没有多少差别,大家总是在一起平等地发
表意见,探讨有关问题。开始,布莱德雷对这种轻松的气氛不太习惯,他认为这会
浪费有限的时间。此时,国防大学已不再向陆军参谋部提供真正的作战计划了,也
不允许学员真正接触参谋部拟订的实际作战计划。学员们只好在广泛而又虚构的背
景和理论上来想定作战计划。不过,这种研究型的探讨大大开阔了学员的眼界。有
一个小组分析了当时已攫取政权的希特勒,认为希特勒这个人物缺乏坚定的意志,
不能长期统治德国和发动世界大战;另外一个小组则研究在菲律宾部署50万野战军,
并在那里举行模拟的作战演习。布莱德雷所在的小组则探讨经济危机对美国军事动
员的影响,寻求一种应急的动员方案。无意中,国防大学的这一期学员探讨了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和军队指挥问题,为他们在大战中指挥大军对敌作战进行了思想
上的准备。
国防大学并不强调体育活动,只允许学员在中午参加体育运动。布莱德雷热衷
于体育活动,参加了垒球队,经常在午间打球。闲暇时,布莱德雷还悠然自得地参
观了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阿灵顿国家公墓等名胜古迹。1934年2月6日,布莱
德雷应邀参加了一次白宫举行的盛大的军官招待会,头一次见到了罗斯福总统及其
夫人。玛丽经常与其他军官妻子打桥牌消磨时光,10岁的女儿伊丽莎白则在国防大
学附近的公立学校读书,她的学业优秀,还跳了半年级。
作为一名军人,布莱德雷不喜欢过问政治,但他非常支持罗斯福总统正在发动
的激进的新政经济复苏运动的大部分措施。罗斯福总统海军出身,他常常偏袒海军。
在整个军费削减的情况下,海军的发展却不受影响,变得日益庞大起来。
1934年春天,布莱德雷在国防大学的进修行将结束,他和玛丽正在考虑新的去
向。西点军校的老同事西蒙·B·巴克纳上校此时任西点军校学员团团长,他邀请布
莱德雷去西点军校保密的战术系任高级教官。玛丽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她喜
欢西点军校的生活。布莱德雷也认为西点军校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的思想
去影响学员。按资历,像布莱德雷这样干了十几年的老少校,去西点还可以分到一
套漂亮的住房。经考虑,夫妇两人决定去母校任职。
离开西点军校十年来,西点军校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规模和建设大有
发展,麦克阿瑟任命威廉·D·康纳少将为校长,学校的气氛也相对开放,不再像以
前那样保守了。当然,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西点军校保守的烙印仍不能完全消失,
教学内容仍以工程技术为主,只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课程多了一些。
西点军校的战术系对外是严格保密的,它的任务是培养“军人的素质、士兵的
勇气”,以“严明的纪律、高雅的举止”养成军人的气质,把学员训练成体格健壮、
思维敏捷的战场指挥官。每一位学员,都要掌握各种战术原则和理论,调动士兵的
总体实力,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麦克阿瑟仍然深深地影响着西点军校,他以陆军部的名义规定:一年级新生免
去夏令营的活动和残酷的训练,将这些内容移到二年级再进行;新生在第一年夏季
用大量的时间去参观各种军事设施、观看军事演习和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这样可以
使他们及时掌握军事专业的背景知识,开阔眼界。根据这些规定,新生一般要专门
参观门罗堡的海岸炮和防空兵器研究与发展中心,然后在陆军基地进行二周的军事
航空技术训练。
战术系要传授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武器常识、小分队机动演习等基础课程,这些
课一般在课堂、训练场和练习场进行。布莱德雷负责介绍机枪、迫击炮、火炮等武
器知识,他以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艺帮助学员彻底掌握这些武器的用法。与此同
时,布莱德雷在教学中注意制作大沙盘以帮助学员熟悉地形,将地形与战术运用有
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1934年至1938年,布莱德雷再次到西点军校任教。这4年中,西点军校共有1
100名学员毕业奔赴部队,布莱德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深受学员的尊敬。1936届学
员威斯特摩兰曾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布莱德雷:
“对于任何指挥员来说,设法抢在敌人的行动之前行动,是最基本的克敌制胜
的打法……,这些都是文静的少校战术教官布莱德雷教给我的。他富有同情心,循
循诱导,诲人不倦,后来成为全国有数的几位五星上将之一。”
在西点军校的一次夏季军事演习中,布莱德雷对“失败者”威斯特摩兰上尉营
长说:“经常站在敌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经过一番教导,威斯特摩
兰总结出了他“失败”的原因。
在战术系任教4年,布莱德雷以他渊博的学识影响了一代杰出的青年军官。这些
学员毕业后,曾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侵朝战争中的低级指挥官,少数人在越南战
争中成了高级军官。这批学员中,威斯特摩兰、艾布拉姆斯先后在1968至1974年间
当上了美国陆军参谋长。古德帕斯特当上了西点军校的校长。
1936年,西蒙·巴克纳学员团团长的职务由邓尼斯·E·麦康尼夫接任。7月,
布莱德雷在当了12年少校后晋升为中校。他在麦康尼夫的直接领导人负责战术系的
训练工作。接手战术系的训练工作后,布莱德雷大胆地对训练工作进行了改革,他
废除了那些近乎荒谬的照搬书本的做法,取消了学员难以忍受的严密监督,沟通了
学员与战术教官的关系。为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布莱德雷像马歇尔当
年在本宁堡那样放手让学员自己去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系里一名军官送来一份
详尽无遗的有关新生夏令营的训练转场计划,其中连如何监督学员拆除营地设施和
帐篷都写得清清楚楚。布莱德雷一看计划,便怒气冲冲地将它撕得粉碎,然后对那
位军官说:
“我要让学员自己管理自己,一个军官也不需要。”
后来证明,这次训练转场全由学员自己负责,不但行动非常迅速,并且组织得
完美无缺。
正当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时,马歇尔也慢慢走出了人生的
低谷。原来,麦克阿瑟陆军参谋长是马歇尔晋升的主要阻力,可到1934年底,他任
期已满。就在此时,国会不顾潘兴将军的反对,投票延长了麦克阿瑟的任期。麦克
阿瑟因搞地方资源养护队“有功”而再任一年的陆军参谋长。罗斯福总统关于晋升
马歇尔为准将的建议因此而被麦克阿瑟的花言巧语顶了回去。麦克阿瑟对陆军部长
德恩说:
“马歇尔是第一流的军人,应该晋升他为少将,而不是准将。”
“我在考虑一俟出缺,就提升马歇尔出任陆军步兵司令,这可是少将军衔的职
务。”
面对麦克阿瑟含而不露的报复行为,陆军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