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净空法师讲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丛诒揪员揪腔系墓樗抻胱芙帷L煜鹿沤裣嘈耪呱伲骋烧叨啵杂镂淖侄跃蛔谔致鄣暮芏啵嘤幻飨裕行抻兄さ拇蟮旅牵堑闹隼锩妫跃蛔诙嘤谢骋伞@缋畛ふ叩幕虾下郏雌湟焕;暇怨胖两裰挥辛礁鲎⒔猓桓鍪乔辶勾笫Φ模桓鍪抢畛ふ叩摹@畛ふ咴谇辶怪埃暇髯⒔猓蛩阏乙桓銮寰驳胤健I仙绞庇龅揭恢焕匣ⅲ弥照然骨们美匣⑼罚嫠呃匣⑺担乙乙桓銮寰驳胤轿暇髯⒔猓阒啦恢溃坷匣⒁∫∥舶图创撸叩揭桓錾蕉矗词抢匣⑽选@匣峒胰盟诟么ψ⒕R惶旌鋈挥沙靥晾锍隼戳轿恍〗悖趟囊常旰笞⒕焱辏肫鹫饬轿恍〗闶毯蛩芫靡参粗湫彰四钜欢僬艺饬轿恍〗阋巡恢ハ颉4四颂烊斯┭K诤下壑兴担鞣绞侨ǎ厥鞘担洗螅鞣叫 R岳畛ふ咧赖滦蕹郑晕鞣骄煌辽杏写似慰銎渌Jq益大师说:‘辞繁义蚀’。即暗指李长者而言。

 

《经》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世尊叫著舍利弗,也就是叫著我们,劝导我们‘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华严是世尊一代时教的根本法门,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根本的归宿即在西方极乐世界,一般人不能相信,总是善根尚未成熟。蕅益大师苦口婆心为我们开导,把这些疑难一层一层解答,明白之后,应当发愿求生,才不辜负大师的苦心。此处佛又劝勉我们求生净土,净土之殊胜即在‘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世间善友少恶友多,鼓励我们放下万缘专修这个法门是善友。若劝我们说:华严经很好要多看看,法华经也不可不读,这不是善友。这样一来就分心也夹杂了。纵然努力也是杂进而非精进。人一生读这一部经就够了。不但世缘放下,佛法也要放下。能如此无一人不往生。

 

《解》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故云上。其数甚多。故云诸。俱会一处。犹言凡圣同居。寻常由实圣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至实圣灰身。权圣机尽。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如埙如篪。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是则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罗汉菩萨均可称善人,唯补处菩萨可称为‘上善’,补处菩萨为数甚多。我们娑婆世界也是凡圣同居土,‘实圣’是真实的圣人,过去有漏业还未断干净,如一般罗汉辟支佛,证到初果之后天上人间还要七次往来,因其有漏业未断尽,见惑断尽而思惑未尽,所以他必须要来。‘权圣’是权巧方便,大权示现,如观音势至地藏菩萨,久远劫前已成佛,示现在世间,同我们住在一起。如法照见文殊,文殊是大权示现。慈悲三昧水忏讲的迦诺迦尊者是一位阿罗汉,其道场在四川。悟达国师同他有缘见到了。而缘只有一次,向无二次,圣人虽多,如珍如瑞,不能遍国土。在西方就不同了,诸大菩萨可以天天见面。佛在世时,常随众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菩萨众不计其数,以舍卫大城为例,有十万人口,佛在城中讲经多年,亲自听佛讲经者约有三分之一,知有佛而未曾见佛者也有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不知道有佛其人。虽然同居在一起,而所作所办不同,圣人所办的是求生极乐世界,劝导一切众生往生。凡夫所办的是名闻利养,贪嗔痴慢,轮转六道之事。

 

西方世界凡圣同居土与十方世界凡圣同居土大不相同。大师说:‘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无漏不思议业’这几个字很重要,若指圣人当无问题,若说是下劣凡夫之往生者,恐怕担当不起,似有所疑。但经上又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凡是往生的人都具足多善根福德因缘。观经上品上生章善导大师为我们开示的很明白,如果不是多善根多福德,同他讲,他不会相信。他能相信,是多生多劫善根成熟。更能发愿求生是多福德。大师在解文中说:‘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此二句极有份量。心性无量无边,念一声佛号即有无量无边的福德。真信、切愿、一心持名,即心性之极致。弥陀名号也是自性的德号,自他不二,我们用心性极致,名号功德也变成极致的,无漏不思议业,再加弥陀本愿功德作增上缘,才能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为师为友,故成功快速。‘如埙如篪’,此是诗经语J‘埙篪’是古时乐器,埙音喧,篪音池,两种声音相和,形容兄弟和睦,是说生到西方与等觉菩萨如同兄弟一样友爱,大家在一起,他们尚有一分生相无明未断,而我们也与他们同尽无明,见思尘沙就不必说了。不只是证三不退,乃是圆证三不退,等于等觉菩萨。‘同登妙觉’,妙觉是圆教佛果。

 

五逆十恶乃下等凡夫,生到西方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超越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因位,可见生西以后,不需要三劫四劫很快即证得补处佛位,更可推知西方世界补处菩萨占大多数。带业往生的凡夫,在一生中即可补佛位,与观音势至无别。在同居土中刚刚往生者,见思未断,无明未破,仍是凡夫身份不是等觉,所以西方世界即前面所说,一切俱非,一切俱是。‘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教网’即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教,未说过此事。一切诸佛刹土亦没有这种情况。此乃心性之极致,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弥陀本愿威神加持。净土法门极乐同居超越一切诸佛刹土,今天有幸遇到,只要依照经典的理论与方法修学,不久即是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中之大圣人。

 

《解》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文中应当二字。即指深信。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佛在此经中明白告诉我们,西方世界成就的殊胜庄严,时间不长,第一段介绍依报的环境,类似办学校,在短期内,校园的建设,美仑美奂,设备之齐全,无丝毫欠缺。第二段讲到正报的庄严,介绍导师阿弥陀佛为最优秀的老师,声闻菩萨一生补处,是学生修学的成就。从此两段经文观察,十方诸佛刹土不能相比,把极乐世界的好处说尽了,我们既然知道这种实际情况,那有不向往的道理。此节告诉我们一件大事因缘,即生死大事。在六道中想了生死出三界,不是一件容易事,难在断烦恼。迷惑造业受苦构成了轮回。受报时不知自省,更加迷惑,愈迷愈深,一世不如一世。西方极乐世界的同居土,没有六道,与他方世界之同居土不同,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也没有十法界。其四土是横列的,一生一切生,往生之人所带之旧业,多少不相同,带的少的,在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带的多的,在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事实上是一真法界。无论那一道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与等觉菩萨平等,无量寿经及四十八愿,均如此说。如非一真法界,绝无此种情形。观经说有实相、观想、观像、持名念佛四种,十方众生能生到极乐世界,以持名念佛往生者居多。因其最容易、最简单、最快速、最稳当,至圆至顿的第一法门。无量寿经中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再看三辈九品及读其他大乘经典回向往生者,统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是一向专念,十念成就;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可见发菩提心,一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