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嘴巴常常动,恐怕人家讥笑造罪业,佛不准他乞食,受天人供养。树下一宿在中国也行不通,印度高僧来华是我国帝王朝庭礼请而来,中国人尊师重道,那能叫老师在树下度宿。所以中国对高僧饮食起居应受到优遇,岂可令其树下宿。所以印度生活方式一律废弃。中国道场之建立皆有山有田,租与农民,按期交租,寺庙生活,颇为安定,心安则道隆。今日要依靠信徒供养,故不敢得罪信徒,所以这四种邪命难以尽除。我们离开这四种邪命,过简单生活,也可以过得去。如不能吃苦,则道业难以成就。佛最后叮嘱以戒为师,又在经典中说,以苦为师。清苦生活可使人有出离想,亦可作一般修行人最佳的榜样。一切放下,一心在道,尤其此法门,成就无比的快速。如真肯修,经上讲若一日若七日就能成就。此经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既为诸佛所护念,则一切天龙八部护法鬼神自然一律护持。我们尽管放心,生活统统交给佛菩萨,不必操心。这种说法初机同修听了可能不会接受,也不敢作。第一是对此法门认识不够清楚,第二是善根福德不够。我初学佛时,章嘉大师对我说,你这一生专心修学弘扬佛法,自己身体生活方面都不要顾虑,一律由佛菩萨去安排,再清苦也无所谓,反正自己不必操心。我对章嘉大师非常尊敬,认真依教奉行,我得到一点好处一点自在,皆是章嘉大师的恩惠。‘摄诸口业’,不说人家是非长短,说话不要粗鲁,不要花言巧语。‘住一切正语中’,亦即本份上的言语。不仅是在净宗道场,即一般寺庙出家人彼此问对皆以阿弥陀佛答之,乃一切宗派法门通用的正语。
《解》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
我们在造作时叫‘事’,也称行为,其结果就叫作‘业’,以因果看,行与事是因,业是果,业有善恶,起心动念思惟想像是属意业,意在造业,言语是口造业,身体造作是身业。中国人讲礼节,礼是制度,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节,维系社会秩序,但不能过份,要恰到好处。现在这个时代,儒家的礼没有了,佛门的威仪没有了。我们无力挽救,但是要警觉,保持自己的节操。对人礼让,自卑而尊人,不造一切恶业,利用这个身体,口念佛,心想佛,身拜佛,按仪规专修礼拜,拜中有观想,夏莲居老居士编的净修捷要有拜佛法,只有三十二拜,在早晚课作亦甚好。
《解》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
所谓‘邪命’是为了名闻利养,即以不如法事以维生活均谓之邪命。现在的话即打知名度,第一、诈现异相奇特。‘诈’是欺骗,‘现’是故意表现与众不同,目的在求得他人对其恭敬供养。第二、自说功德。对自己的修持作不实的表现,亦是为名闻利养。第三、占相吉凶。以看相算命作手段接触大众,希他人恭敬供养,视其为神明。第四、高声现威。大言壮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听说有出家人喜欢骂人,经常以长者姿态教训人,善知识章嘉大师和李炳南老师对任何人都是和颜悦色,一点架子没有,他教训一个人一定把学生叫到房间,对他一个人训责。教训一个人,乃是真正看得起他。第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以上五种在佛门中称为邪命,我们要以清净心远离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即正常生活维持我们生命谓之‘正命’。最要紧的要勤俭,生活愈简单愈好,所求者少,容易得到,故不必贪求。在此社会保持平安度过,不遭大小横逆之事,必须不造恶业,纵然前生已造恶业,今生诸恶莫作,没有恶缘,不会结果,这不是一句口号。一生中尽量修善,福德天天增长,冤家债主不得其便。为善不必宣扬,免招嫉妒障碍。学佛人全心行善,应三轮体空,一无所求,方是正道。佛在世时,佛的从弟提婆达多想尽方法害佛,自己欲取而代之,佛弟子中亦有专门捣乱破坏僧团者。在中国最明显的例子是五祖传衣钵与惠能时,许多人不服气,不但要把衣钵夺回还要加害于惠能。唐朝时人心淳厚,尚且如此。我们无福无德,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世人所争的名闻利养我们都不要。我们所要的老实念佛,他们不要,各不相碍。
《解》以无漏慧相应。勤行精进。修涅槃道。名正精进。
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净念相继’,能作到净念相继自然能够‘都摄六根’。‘念’字是‘今心’二字组成,就是现前的心,中国文字充满了智慧,净是清净,清净心中一个杂念都没有,‘不夹杂’即是没有见思尘沙烦恼,‘不怀疑’即是没有无明,此即净念相继。在修学过程中用一句佛号作进修的手段,此句佛号是自性本具性德之总称。换言之,一句阿弥陀佛即可以把我们自性唤醒过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求生净土’即是‘修涅槃道’,此之谓正精进。
《解》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
莲池大师说,信愿持名是正道也是助道。诸佛菩萨在本经、无量寿经及观经中还有许多修行方法皆属助道法,帮助念佛工夫成就,在日常生活中净土五经一论已经够用了。学的太多反而成了障碍。祖师大德开示教我们以经典为纲,以祖师大德语录为目,就不会乱了。尤以近代印光大师文钞最为契机,因其距离我们年代最近,他所见社会的病态与现在亦相近。
《解》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
定有邪正,有究竟不究竟,乃是比较性的。在大乘法中皆属正定,佛家常说有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皆是修定。佛法修行的总纲领是三学,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在许多方法中之信愿持名是无漏慧,此乃诸大菩萨文殊普贤真实智慧之选择,真智慧的选择,决定没有疑惑,也绝无夹杂,所以他很快就成功了。今天我们的大问题是选择并没有错,但不相应,因为与自己的心不相应,我们心不清净。所以仍有怀疑。一生修行只依靠这一部经已足以保证我们一生圆满成佛,如还要多搞其他经典,纵然仍能往生,品位亦不会太高。
《解》此等道品。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依据天台宗的判教,天台大师将释迦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典判为‘藏通别圆’四教,最早在印度的结集,只是把佛已往所说的记录下来编成经典流通,并无详细分类,传到中国之后,在隋唐之间各宗各派祖师大德,为了教学方便将经典加以分类,因各人根性不同,由浅而深。藏教是小乘,依佛所讲的经律论,如四阿含经为经藏,毗奈耶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中文所译小乘三藏相当完整,且传至泰国、锡兰等国,所传皆用巴利文,其经典与藏经中小乘经典比较,他们只比我们多了五十几部,可见中国所翻经典相当完整。小乘经在唐朝时曾兴盛一时,后即衰落,因其翻译文字不佳,义理亦不流畅。其次一般出家人多已奠定儒道二家之基础,近乎大乘,不屑于研读小乘经典,且小乘所讲的是生灭四谛,完全由事上著手。通教是大乘的开始,前面通小乘后面通别圆。别教是纯粹大乘,圆教是究竟圆融。四谛与三十七道品,为一切佛法的纲要,通大小乘。三十七道品即四谛的展开。四谛中有苦集灭道。前面曾提到过,‘苦集灭道’是世出世间一切事理的真相,佛所说一切法无他,只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说明而已。世间人无人能说出,虽有不少宗教家对世间因果亦曾道及,惟只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世尊不得不出现于世间,为众生说明真相,佛虽详细说明,其目的还要叫我们亲证。佛法修学有四个阶段,信、解、行、证,绝不是只有信就算了事,尚须根据理论方法去作,以行持证明其效果。第一种藏教,依生灭四谛而修。若是讲世间果报,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一般不善不恶的凡夫死了之后四十九天内又托生为人,生死轮回没有止境。其他宗教所说的永生只是生到天上寿命长而已,终将五衰俱现,并非真正永生。‘集’是起惑造业。对事实真相不明了,即生妄想烦恼,因而造业。业有善恶,于是有六种果报,上面三种是三善道,天、阿修罗、人。下面三恶道是地狱、饿鬼、畜生。皆迷惑造业所感得的果报,自作自受,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