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净空法师讲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节说明西方世界大众生活的概况,前面曾谈过,色界天以上即无食欲。欲界天以下都不能避免五欲,色界天初禅以上五欲均无,以禅悦为食。西方世界超越天人太多了,绝非色界十八层天所可比拟,声闻缘觉都比不上。带业往生的凡夫无始劫来有此习气断不掉,有时有吃饭的念头,念头一起,境界即现前,一切受用随念而生,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洗碗筷。西方世界一切受用皆应念而生,无论物质环境与人事环境都是最殊胜的,由此可以了解西方诸上善人日常生活状况。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带业往生者完全依靠阿弥陀佛本愿加持的功德,更难能可贵者,可随意分身,往来十方诸佛刹土,供佛闻法度生,与法身大士无二无别。如观经与无量寿经所说,凡往生者,均与佛的能力几乎相同。佛能于手中变现出日常用品,如衣服饮食,以及幢幡宝盖,天花音乐,供佛同时也利益一切众生,此十方世界所无,惟西方如此。

 

《经》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西方世界大众生活中最精彩的一部份,就是说法的庄严,如同一个学校,老师与学生日常生活都是在学习。人的一生最好的光阴是在学校时代,一踏进社会则苦难重重。西方世界的人,生活非常自在,可以读自己喜欢读的书,作自己喜欢作的事。在学校听课或听老师说法时非常严肃,必须恭敬,稍有随便,即觉失敬,威仪上就有欠缺。阿弥陀佛知道众生心理,所以变化许多鸟来说法,大家可以随意听法,毫无拘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演说诸法,大众想听什么法,它就说什么法。‘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这几句包括一切诸佛所说大小乘教义。听了佛法之后即心安理得,心安即无杂念,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五根、五力等是讲的圣教,念佛念法念僧是讲的修行。

 

《解》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种。舍利。旧云鹙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此二种。西域雪山等处有之。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种类繁多,以下略举六种,白鹤、孔雀、鹦鹉都能熟悉,可置勿论,‘舍利’古时译为鹙鹭,宋朝琦禅师云是春莺,也许是。‘迦陵频伽’梵语,译为‘妙音’,未出壳时,即能发出悦耳的音声。‘共命’是一身两头之鸟,有两个神识。在中国未见过,相传喜马拉雅山有之。为迎合世人喜欢花鸟,阿弥陀佛以神力变现许多禽鸟,其美好非人间所有。因西方无黑夜,禽鸟说法昼夜六时不间断。西方人莲花化生,本无睡眠,故饮食睡眠均不需要。人类精神饱满的时候,睡眠时间甚少,真正有工夫的人妄念少,烦恼少,其精神消耗亦少。佛陀在世时规定弟子们只在中夜睡眠,十时睡觉,午夜二时就起床。现在有人睡八小时还不够,将大好时光浪费掉,实在可惜。凡是精神好的,生活一定快乐。

 

‘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此句为总说。经中只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四种土,三十七道品共有七种,蕅益大师又把其余三种补说出来,这三种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通常我们只知道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其实它通大小乘。佛在涅槃经中说,假如有人能观八正道,就能明心见性,此即说明三十七道品是大乘法。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三十七品无所不摄,无量道品均在其中。也说三十七道包括整个大乘佛法。西方是圆顿大乘,焉有小乘。‘四念处’属观智,一般人常讲宇宙人生观,其中有迷有悟,‘念’是智慧的观察,不是念头,‘处’是所观的境界。此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对初机学人有很大助益,常说修学很久,念佛、参禅、持咒、修定,工夫均不得力,原因是疏忽了这三种修学基本方法。但佛在经中为什么不说这三种而由五根五力说起?因为五根五力是西方人修行的,他们对于前三种早已修过了,不必再说。但是对于我们初学实有说明之必要。四念处是(一)观身不净。身不干净,修行人利用身体成就道业,不要溺爱他,而世间人利用它造业,实太可惜。身体排泄出来的东西都不干净,观自己的身体不净,不会贪爱,怎么会贪爱别人的身体。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要由自身作起,不再为这个身体操心,才能善于养生,会养生者疾病少,可得长寿。人的身体与整个宇宙是一,能顺其自然必健康。例如饮食冬天要吃凉的,夏天要吃热的。现在人相反,与自然完全不相应,所以毛病百出。中国古书礼记月令篇,讲生活起居,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每月吃什么都有详细记载,吃的方法与烧什么柴火,都有详细规定,这些几乎失传。佛法养生的原则,视身体如同一部机器,身要动,心要静。现在一般人身不动,养尊处优,而心则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恰恰相反。

 

西方人金刚不坏身,不需要饮食,故无疾病。(二)观受是苦。人的一生奋斗为了什么?得到什么?到了晚年更苦,活得无聊。美国老人公寓照顾老人生活算是周到,但亦难免疾病缠身,受床笫之苦,只坐吃等死而已。佛说三界均苦。有时亦有乐,但是乐的时间不长,乐后仍苦谓之‘坏苦’,不苦不乐是‘行苦’,迁流不息,变化无常,这是真话。学佛人生活不同,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远景。念佛身心清净,读经会开悟。何况经中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彭际清居士,所写往生传中在家男女居士临终时预知时至有不少人,大约在明末清初时代。近四十年来在台湾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事实俱在,绝非虚构。(三)观心无常。世人最苦的就是念头停不下来,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也是六道轮回之因。佛教法门虽多,目的均是修定,方法不同,目的则一。定是本心,念头是妄心,如何把妄心去掉,恢复本心,这是真工夫。妄心是一切妄想烦恼的根源,不但在清醒时持续不断,夜间睡觉会作梦,妄心刹那生灭,看一切境界都是生灭的。佛在经中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我们看不出来。佛用不生灭的定心看一切法不生不灭,我们是以生灭心看一切法,所以一切法均有生灭,如一切动物均有生老病死。佛说不生不灭是真的,生灭是假的。没有念头是一心,一心所见的是真的,乃是一真法界,动了念头所见的是十法界。妄心无常,应舍弃,要认真修定,西方世界的人都保有常住真心。常住是不动,我们习气重,加以环境诱惑,难以常住不动。

 

(四)观法无我。四念处前三种是属于我们本身的人生观,第四种是宇宙观,‘观法无我’之‘我’字是‘存在’义,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是观法无我。一般人认为一切法都是真有的,所以起了贪嗔痴慢诸多烦恼。愚昧之人认为身是真的,一切万物也是实有的,所以尽情夺取,造作十恶,毫无顾忌,但是造业必有果报。后世偿还起来,恐怕要披毛带角。脑筋清醒者不造恶业,他知道人生在此,一切受用皆有定数,不再妄求。更聪明者认为命运虽有定数而行善可以改造。有大智慧者更能超越三界,永脱轮回。四念处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学佛人绝无忧虑,不为自己将来打算,断恶修善,一切造作不为自己而为大众设想,如此行之,生活环境必日渐好转,纵然宿命中有冤家对头,到头来也变成好友,一切障碍也逐渐化解。生活务求节俭,能省一分即能帮助他人一分。这是可以作得到的,并非高调。我们因为疏忽了这四种修持,功夫不得力,智慧不开,三昧不成。倘留意及此,放下身心世界,舍己为人,不但工夫得力,而且福慧增长,信心愈强,在生活体验中能得到感应,绝对真实不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