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场唱歌,歌词大意:走遍世上许多美好的地方,还是觉得自己的家乡好。世上最神奇的地方在哪儿呢?就在我的家乡。)
这个藏族同学,他来自康巴地区。在西藏的俗话中间说:“要歌和舞,到康巴去。”就到他们那儿去。还有两句:“要宗教,到拉萨去。”到卫藏去,就是卫藏方言区,那儿是宗教、文化、政治中心:“要牛羊,到安多去。”那是大牧区,草原,青海这个草原。这个俗话,当时我去拉萨,一听,我觉得真有意思,归纳得非常地准确,非常地生动。说要牛羊,要到安多去,那我就要到安多去看一看,草滩到底有多么地广大。要歌舞,要到他们那儿去,的确那歌舞跳起来,舞蹈跳起来能把地板踩穿,真是动人。
刚才,我为什么把三位都请上来呢?我就想让大家体会一下,都是山歌,但是你想啊,差别有多大?差别非常大吧!那么,我们作为音乐工作者,一到那儿去听到这种歌声,是不是会感到心灵的震撼啊?特别地,像那声音一下上来,一下下来,起伏跌宕那种情形,简直是没有想到,我原来就没有想到有这样的歌,可是现在慢慢大家熟悉了,大家流传出来了。
下一种歌,就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是劳动歌。我们为什么不叫劳动号子呢?汉族民歌不是一般是分析这种歌,就叫劳动号子?为什么我们说不叫劳动号子呢?因为号子它有非常鲜明的节奏、节拍感,它是有规律的劳动动作,配合这个动作在唱,有人领唱,有人和,嘿咋,嘿咋,带唱的。那汉族地区有很多这样的号子,例如川江号子,例如抬木头的号子,抬石头的号子,都是很用力的,这种很用力。这种节奏是很规律的,有规律性的节奏,那么这种叫号子是没问题的。可是,还有很多,有些歌,少数民族的歌,它是个体的劳动,例如,它挤奶,它不是像号子,它没有这么清楚的节奏、节拍的这种韵律。那么,他还是在劳动,也在唱他的劳动,配合着劳动。那么,另外还有什么呢?还有一种叫哄羊。,什么叫《哄羊歌》?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还有《哄骆驼歌》?为什么呢?就是往往母畜,特别是初生育的母畜,它初次生育幼畜的这种母畜,例如羊,例如骆驼,它有时候不认幼畜,它不肯喂它的幼畜。假如不喂的话,有可能幼畜被饿死。那这时候是怎么办呢?牧民往往就要把幼畜带到母畜旁边,轻轻拍着母畜,让母畜也躺下,轻轻拍着母畜,一边拍着一边唱,劝,也叫《劝奶歌》。我们刚才说《哄羊歌》、《劝奶歌》是一回事,就是劝它喂小牲畜,一直拍着,唱着,拍着,唱着,唱到有的时候母畜会流下眼泪来,最后它喂,开始喂小羊,喂小骆驼,所以这种歌也是属于劳动歌啊。它是在劳动生活中间的歌,它不是在其他场合唱的,非常特定的场合,非常特定的时间,非常特定的目的。所以,这种歌呢,我们就不把“劳动号子”这个称谓,放到少数民族民歌中间分类来用,而是把它放大,作为劳动歌曲,或者叫“劳动歌”,它包含着节奏感明显的和节奏感不明显的。所以,这都放在这里面。
现在,我想请纳西族的同学唱一段,是《栽秧歌》;还有蒙古族的同学,我想请你唱一段《哄羊歌》。
(现场唱歌,纳西族《栽秧歌》歌词大意:等等我,等等我,大家一起来栽秧;等等我,等等我,齐心协力往前栽。)
实际上,这种歌带有山歌的风格,因为它栽秧时候没有规定的节奏,各人你可以自由地往前栽,有人可能比较慢,有人可能比较快,那么这个时候唱的歌,就像有的时候,犁地的时候,赶牛,在犁地,犁水田,犁旱地,犁的时候,这时候唱的吆牛歌,南方话:叫吆牛,吆牛歌也是这种类型的,它像山歌,但是它是在劳动中间唱的,他吆着牛,快要到地方了,你该回头了,他就唱,他就唱着这个带着牛继续在这儿劳动。另外,我还想请你唱一下有节奏的,打麦歌,唱几句就可以。
(现场唱歌,《打麦歌》歌词大意:没有去吃苦,怎能知道我们的幸福从哪里来?即使一颗米呵,也要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
(现场唱歌,蒙古族《哄羊歌》歌词大意:《哄羊歌》名为歌,其实并没有歌词。牧民在接小羊羔时,几乎每天都在唱,因为常常会出现母羊不要它的小羊羔现象。开始羊不听话的时候,歌声较尖。等到羊安静下来,要它的小羊羔时,歌声渐弱。)
这种介绍以后,我想下一类我就要介绍风俗歌。风俗歌,这是在日常民俗活动和特定的民俗活动中演唱的歌,唱的这种我们叫它风俗歌。这个在民歌中间占的品种和数量是比较多的。因为我们看,我们列举一下,例如,情歌,我们也包括在内了,酒歌,像敬酒时候来唱的歌,酒歌;还有丧事歌,老人去世了,这时候来送葬的,这时家人和亲友都会要唱歌的,要唱丧事的歌。这种歌的内容往往就是颂扬老人过去生前他做了多少好事,他对子女后代,对亲戚、邻居都是做了多少事,对大家多么关心,就赞扬他,生前他的长处。然后就要送他走,送他安心地走,不要再惦记家里的人,不要惦记家里的事。这种丧事歌多半是这方面的内容,常常就是带哭带唱,一边哭一边唱。所以,它有旋律,中间有哭声,这也是非常动人的。有时候我专门去参加,作为他们的成员之一去参加他们的丧事活动,那你就像当地居民一样参加,然后去听他们在这个里边,在丧事活动里边,他们是怎么表达自己感情的。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民族都有这种丧事歌。
那么,现在我想请朝鲜族的歌手,唱一支带有风俗性的歌曲,叫《珍岛阿里郎》。
(现场唱歌,《珍岛阿里郎》歌词大意:是南道民谣的传统歌曲,歌中唱出了女子对远去的爱人的思念之情。阿里阿里郎,思里思里郎,阿拉里呦,天上的星星是如此明亮,但是我的心里都是对你的思念。)
现在我们想请苗族的同学,唱一首苗族的大歌,苗族大歌也属于这种风俗类的歌曲。
(现场唱歌,苗族大歌歌词大意:朋友,你人还没有到,但是你的名气已经传到,你到我们这里来,我们非常激动,让我们拉起友谊之手,让我们架起友谊之桥,明天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祝福你,永远地祝福你!)
另外,还有《婚礼歌》,还有《哭嫁歌》。就姑娘离开家了,要离开家了,这是从小都在家里,要出嫁了,就要离开父母,特别离开她在一起长大的这些伙伴,特别是女伴,姑娘们,这时候就会唱,在出嫁以前就要唱《哭嫁歌》。这种《哭嫁歌》,有母亲唱给女儿的,也有女儿唱给母亲的,也有姑娘唱给她的女伴的,也有女伴唱给她的。这唱有的要持续好几天,好几天就是这种活动,哭嫁的这种活动。所以,看起来风俗歌的类别是相当多的,也就说明在各种风俗活动中间,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它经常是有歌声伴随着。(哈萨克族民歌《哭嫁歌》欣赏)
好,现在我们接着讲下去,风俗歌讲完了以后,下一种类型的歌曲——叙事歌。说叙事歌,大家知道,它要讲故事,要讲传说,讲历史,许多少数民族——南方的少数民族,特别是没有文字传统的民族,叙事歌在这个民族作为教育的工具,传承历史,传承知识,传承道德、修养等等方面的重要的工具,就是叙事歌。像苗族有叙事歌,哈尼族有叙事歌,侗族有叙事歌,彝族、怒族、傈僳族等很多民族,特别南方民族都有叙事歌。但是,有的民族已经发展出来了说唱音乐,就是曲艺音乐,它常常就以曲艺音乐,说唱音乐它就代替了叙事歌了。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说唱音乐,很多民族的说唱音乐,它是从叙事歌中间演变过来的,它都具有叙事的特点,但是又不完全一样。为什么?我们说,说唱音乐它往往有职业性的艺人,说唱艺人,或者是半职业性的艺人,而叙事歌是人人都在唱,它不一定要有艺人,它没有专门的艺人来演唱;而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它已经有职业性,或者半职业性的艺人,这在汉族和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已经有这样的文艺形式了。而有些民族的文艺形式,还保持在叙事歌的这个阶段。
那么,叙事歌刚才我已经说了,它的这种功能就是很明显的,因为我记得在1979年的春节那个阶段,我到一个哈尼族的村寨,参加他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