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现代因果实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公上人說:萬佛城是個造佛工廠,在這裡修行是要成佛的。

  師父妙法老和尚說:上人收弟子,要求一定要會背《楞嚴經》、《法華經》,而且出家、皈依的弟子都知道宣公上人戒律精嚴、遵守佛制,他教導弟子「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抱定我們的三大宗旨。捨命為佛事,造命為本事,正命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師一茫膫鳌!贡蟹鹩枺罩幸皇常卖牟浑x身。上人說出家人如果不搭衣和在家眾洠颤N兩樣,搭衣是代表佛的,可以接受徒眾頂禮,彎彎領的所謂「和尚服」,那是明朝時期老百姓穿的衣服,一直沿續到今天,不能代表佛,可以不向不搭衣的出家人頂禮,合十問訊即可。

  所以,你要想成菩薩成佛,就必須以戒為師,不能貪圖享受,無論社會多麼發達,佛制也不可改變。




《現代因果實錄二》… 27 …禪與淨

禪與淨 
  問:佛門裡講永明延壽禪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他老人家留下的「四料簡」中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老人家本人是禪門中人,卻說禪不如淨土,您怎麼理解這句話?
  答:四句話是: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銅床並鐵柱,萬劫與千生,洠人依怙。

  我的理解是:

  世尊在世時,只有佛教,教內無宗無派。世尊涅磐之後,隨著佛法的廣泛傳播,及修行切入方法的不同,逐漸有了大小乘,或者叫作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之分,及禪教律密淨五宗不同的修法。雖分五宗,目的卻是一個,即:去除妄想執著,證得佛位。

  「心淨則佛土淨。」禪教律密淨皆以淨心為目的,以守戒為根本,洠в懈叩唾F賤之分。淨土兩個字指的是淨心,而非專指淨土宗。淨土宗以念佛為攝心止妄的方法,也是其他宗共同的止妄防非的方法。而參禪打坐,是禪宗弟子在念佛的基礎上用以幫助自己「明心見性」開發智慧的又一種方法。達摩祖師說:「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禪。」所以,禪與淨,以及其他各宗,本是同根同姓的一家兄弟,何分高低貴賤?。

  至於永明壽禪師的「四料簡」,就當時和現在的現象看,說的完全正確。我是這樣理解的: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敝爾隨他去。」

  現代許多人所參的禪,隨著時間的推移,遠不是「拈花微笑」以至達摩祖師面壁那個時期的禪了。參禪而無定力的人越來越多,只學打坐而不知修心,向外求的人佔了多數。僅滿足於得到一點「清淨」、「輕安」的境界。或者有了一點輕飄飄的感覺,就自以為有了功夫,「得道開悟」了。不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這種「功夫」只是參禪初期階段的境界,是「陰境」,是不究竟的。若隨著陰境跑了,就迷失了正路,這不是禪,如不及時糾正,就「敝爾隨他去」了。這都是不內求修心,心向外求造成的,所以「十人九蹉路」。

  所以,只知打坐而不淨心的人,參禪無益,也無禪可談。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不喜歡打坐參禪,卻能內求修心,「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這樣的修行人,就已經見到了自性彌陀,將來必然往生極樂,所以叫「萬修萬人去」。如果只是口中念佛,而無切實的修行,即使念破喉嚨也是枉然,終不會見彌陀。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虎本自威,若再長出兩個角來,豈不威猛有力,必然成就。為師作佛,理所當然!這才是永明壽禪師讚歎的修行方法,不然何以用帶角虎來比喻「禪加淨」呢?

  至於洠в猩聘娜耍炔粎⒍U,也不念佛。昏了一生,白來人間一趟,自然一失人身,「萬劫與千生,洠人依怙」了。




《現代因果實錄二》… 28 …法無高下,門門第一

法無高下,門門第一 
  問:參禪的意思太高深了,佛友說只有修淨土念佛才最快捷便當,而且可以帶業往生,禪宗是上上根的人才能修的,我該修什麼法為好?
  答:我的看法是,如果不能最終嚴持戒律,並懺悔今生所造諸惡業,永不再犯,無論你一天念多少聲佛號和經文,只是與佛結個緣而已,不能出三界,將來再得人身時,還能有機會親近佛法,僅此而已。

  「帶業」是指宿世之業,只有能懺悔今生的罪業,永不再犯,才能帶宿業往生。四種清淨明誨裡講的「身燃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 一香柱,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指的是宿世之業債,絕不是說燃燈燒指 香柱之後再造業也可以帶業往生。

  試想,一個今生只會念佛而不能斷除殺盜淫妄酒、不能修十善業的人,今業未了,怎麼能帶宿業往生呢?修禪宗的也是念佛人,包括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在內的禪宗代代祖師的照片、畫像,都是手持念珠,雙目垂簾,唸唸不離佛號的高僧。盤坐參禪是一種淨心的方法。「禪」有靜懀У囊馑迹o下心來思想自己在十惡業方面造下的罪業,招牡貞曰冢闹心罘鸹叵虮蛔约簜^的眾生,永不再犯,既懺了罪業,又去除了雜念,不失為一種參禪的好方法,只要用心專一不散亂,心盏綐O處,自會感天動地,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時。參「念佛是誰」這句話的話頭,是教你把念頭停留在這句話要念出來之前的那一瞬間——無念之處,並把它無限地延長。在有念處(參念佛的自己本來面目是誰時)而無念,如貓伺鼠,時時都可能是開悟之時,當你練習成功的時候,你自會嘗到其中的妙味,「自己吃飯自己飽」這種境界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出來的,有了這種定力,開悟即在眼前了。

  念佛也是一種淨心的方法,以念佛之一念,代替其他妄念,思想跑了再拉回來接著念,久而久之,念佛成片、成串,到了無人無我之時,即是念佛三昧智慧現前——念佛也是禪。

  參禪、念佛都是打掃自己心地的一種方法,都是淨心的法門,是一不是二,是二又不二。求證切入的方法不同,目的卻是一個,你覺得哪個方法適合自己,哪個方法得力,就選定哪個法門,一旦選定一種方法,就堅持下去,不要三天不出境界就另換方法,朝三暮四,那就如同站在十字路口,不知哪條路通長安,枺咦哂只貋恚髯咦哂稚苫螅@樣你永遠到不了長安。「法無高下,門門第一」,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法門。

  修行,修的是我們錯铡难孕校瑹o論參禪還是念佛,都是助你成道開智慧的方法,是助緣,最主要還是在戒十惡修十善方面下功夫,真的下大決心這麼做了,並且能持之以恆就是得道,諸佛菩薩歡喜,天龍八部護法神恭敬,得道多助,有一天你會在一念之間智慧現前,要知道那是佛菩薩在加持你。

  我跟妙法老和尚十幾年來遇到過幾十位真心持戒修善的人,經妙法老和尚點化,一念之間,五眼六通,各具特色。他們並洠⒍U,也洠в胁煌W斓啬罘稹6菆远ǖ爻纸湫奚疲瑫r機到了自然有人來點化(包括佛菩薩夢中點化)。

  一旦智慧現前,無明自破,出三界證果是自然的事。如果不持戒不斷十惡,單靠打坐出了點邪慧的人,則失道寡助,不久福盡智無,命終必墮地獄。

  聞到佛法不僅能信,而且又能開始持戒的人,就是上上根,幾經別人勸化學佛回歸正道的人,也是上根人,只要勤心不退,必能今生成就。《四種清淨明誨》裡講,淫女寡婦,奸偷屠販,都可能是菩薩羅漢再來,只是迷而未覺的緣故,一旦回頭,必有成就。

  開悟、開慧,不是煉得而是修得。「勤修戒定慧」,須「息滅貪瞋癡」。無論哪一宗哪一派,離開這十個字,都不會成就佛道,這十個字也是去西方極樂國的門票。

  開慧偈
  法無定法戒為本,懺悔罪業意情真。
  行住坐臥皆佛念,持之以恆不動心。
  心不外求師自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現代因果實錄二》… 29 …怎樣出殯才是盡孝道

怎樣出殯才是盡孝道 
  問:現在報紙上常有報道「大出殯」的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