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成功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复明朝故国。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叔父郑鸿逵都做了首辅。明朝在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的文臣武将听到隆武政权的建立,纷纷上表称臣,表示拥护。

  在清军大兵压境的危机关头,鲁王朱以海和唐王朱聿键两个并存的政权,仍不改〃亡国〃的习惯,都忙于争夺谁是正统,势同水火;在隆武政权内部,也是矛盾重重。郑芝龙自以为拥立唐王有功,军政开支又都由郑家支付,因此居功骄傲,非常跋扈。隆武帝封郑芝龙为平国公,郑鸿逵为定国公,毕恭毕敬地尊他们为〃太师 〃,但仍不免处处受他们挟制。

  隆武帝一心勤于中兴政务,凡有章奏批答,都亲自动手,不借助于阁臣,而且他生活俭朴,布衣蔬食,约束甚严。

  隆武帝即位一个多月后,八月十七日,郑芝龙将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这时的郑成功不仅结交名士,而且亲眼见到了亡国的巨变,经历了险恶的政治风云,在各方面更加成熟了。因为郑家手握重兵,为朝廷所倚重,所以隆武帝对郑成功也格外另眼相看。通过与郑成功对政局国势的交谈,隆武帝发现这个世家公子非一般纨绔子弟可比。郑成功认为为政之道应当〃知人善用,招携怀远,练武备、足粮贮,决壅蔽,扫门户 〃,对天下大事和朝廷政务都有自己的见解。隆武帝惊异他的才华,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他说 :〃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 !〃皇帝以女儿给人做妻子,这在当时被看成是给予了最高的荣誉。

  隆武帝为了表示对郑成功的宠爱,将当朝最尊崇的朱姓,赐给郑成功,并将原名森改为成功。从这时起,郑森的名字成了朱成功。但这朱姓是皇上所赐,又表示荣宠,是不可以随便用的,因此朝廷内外都称郑成功为国姓,普通百姓或他的下级便称他为国姓爷。

  隆武帝还封郑成功为中军都督,赐尚方宝剑,在礼仪规格上与附马相同,同时,隆武帝又封郑成功为忠孝伯,命令他统率禁旅。自此,郑成功逐渐走上了一条与其父郑芝龙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一位〃逆子忠臣〃。与郑芝龙当海盗求官职经历不同,郑成功自小就受到儒家忠君爱国的教育,他不仅是大明名将之子,也是受皇上宠爱的忠臣。而郑芝龙有过天马行空的经历,已形成了进退都由自己打算的行事作风。

  但对儿子的教育,郑芝龙仍不能不教以忠君报国。教者出于形式,听者却在认真领受,这种矛盾导致了后来父子的决裂。

  郑芝龙在崇祯末年,曾经主持编修郑氏族谱。在当时的时代,拿不出别的思想武器,除了宣传忠君报国积德行善外,也拿不出别的主张。

  郑芝龙给族谱做序时,大发议论,讲了一番做人的道理。他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忘本,就不能忘亲,不能忘君。他对子孙的具体要求是:今虔瓣一炷香,上告列祖,下勉我子孙,自今伊始,有力学显亲、国尔忘家、以光吾宗者乎?有廉能倡义,孝悌力田于乡里、称善于人乎?准附诸庙。不然者,匪类招摇,莩葭与滥,祖宗且以罪人视之也。虽位贵显,莫于吾庙溷焉。

  这是一篇堂皇正大的宣言,郑氏子孙读之不能不为之肃然,如果不走正路,做不肖子孙,就没有进入宗庙的资格。

  这种家教与郑成功在南安县学中所学的完全一致,不能不留给他深刻的影响。当郑成功到宗庙拜祭时,面对祖先的神位,读着堂上〃有一点欺,何堪对祖;无十分敬,漫许登堂 !〃的联语,能不坚定他忠君爱国之心吗?

  隆武帝的宠爱和器重,使郑成功大为感动,恨不能披肝沥胆,以重振明朝。

  当时清朝统治者似乎对隆武政权比当年的弘光政权更为不放心。在了解到隆武政权抗清力量的发展后,清军曾向朝廷飞檄告急,说 :〃我皇上若不急发大兵南下,恐两王已定之疆土,非复朝廷之有也 。〃而隆武政权在与鲁王争执正统的同时,其内部也败坏不堪。郑芝龙拥兵自重,另有打算。他的目的不是向北抗清恢复明国,而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一方之霸主,并借此广置财产。在隆武朝,郑芝龙秉政数月便增置了仓庄达500余所。郑鸿逵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向隆武帝进献美女12人。隆武帝不敢得罪郑鸿逵,但也从不亲近这些美女,只是把他们置于宫中而已。

  文武官员一再要求北伐,郑芝龙借口粮饷不足而阻止。郑芝龙手握重兵而不愿出兵,显然心存异志。

  郑鸿逵对此也认为不对,但不能说服郑芝龙。他因而十分愤恨,甚至想出家为僧,不得已,退居安海。

  清军自山海关大战以来,满清政权志在得明朝天下,采取了征抚兼施的方法。清廷命江南经略、内院洪承畴招抚江南,而命御史黄熙胤招抚福建。此二人都是郑芝龙的同乡,简直为郑芝龙树立了榜样,对他很有吸引力。这位海盗出身的大帅,本来就是惟利是趋的,面对清廷的招抚不能不动心。他徘徊观望,迟迟不肯出师,原因是因为心中去向未定。

  朝廷被郑氏控制,隆武帝大志不能申,常常闷闷不乐。一天郑成功来到宫中,见到隆武帝的神色不对,便跪问其因。隆武帝说了他不能复国,甚感悲切的心情。郑成功此时已知他父亲郑芝龙并非全心复国,而是另有打算,感到很对不起隆武帝。二人为眼前的艰难形势下不能一展宏图,大感悲痛,不禁相持大哭。

  隆武帝问郑成功 :〃汝能从我行乎 ?〃郑成功说 :〃臣从陛下行,亦何能为?臣愿捐躯别图,以报陛下。此头此血,已许陛下矣 !〃郑成功手中没有兵权,即使跟随隆武帝左右也没有多少作为,此时他已考虑〃别图 〃,另寻报国的出路。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十一月十四日,隆武帝下诏亲征,命唐王、邓王监国,首辅何吾驺随营,命曾樱、郑芝龙留守,负责转饷,命郑鸿逵为御营左先锋,出浙江,郑彩为御营右先锋,出江西。

  郑芝龙为了避免招到众人的不满,便分给了郑鸿逵、郑彩各数千人,号称数万,从帝出征。但二郑出仙霞关后,便推托粮饷不足而不再向前。郑鸿逵驻在仙阳镇。隆武帝发出檄文紧急催促,也得不到回答。

  郑鸿逵担心有人到福州向隆武帝报告实情,便严禁儒生从仙霞关出入。郑彩也以缺饷为由,出关百里又返回原地。

  十二月六日,隆武帝出福京(福州)御驾亲征。此次亲征的目的,是要先进入江西,进而取南京北上,但此时,清军南下的攻势非常猛烈。郑芝龙开始越来越明显地阻挠与清军对抗的行动。

  郑芝龙不仅自己不肯出关,而且限制他认为是异己的力量。隆武朝中吏部文选郎林垐,主管铨选,他认为此职是太平时期的政务,并非用兵之时的急务,于是便辞官募兵数千人,准备北上抗清,但遭到郑芝龙的多方阻挠。林垐被迫入山,并置备了一副棺椁和一袭布衣,大书〃大明孤臣之柩〃六字,以待死。

  不久,隆武帝决定从汀州进入江西,于隆武二年三月初六从建宁府登舟,顺流而进,于十一日抵达延平。但郑芝龙为了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不愿隆武离开福建,因此坚决请求隆武帝回驾福京天兴府。

  这也是为最后降清所做的工作。他鼓动了数万军民,遮道号呼,拥阻隆武帝的车驾,隆武帝被迫驻跸延平,就把府属作为行宫。

  此后隆武帝被郑芝龙束缚住了手脚,许多北上抗清的策略都受到郑芝龙的限制。不久,清军加强了对南明的进攻。五月初,清军进逼赣州,各路南明滇粤诸军都不敢应战,纷纷溃逃躲避。不久浙东也被攻占。

  郑芝龙在这样的紧急关头,竟决定从北边全线撤兵,他决定抛弃隆武帝,退保老家安平。他已与清军暗中来往,对隆武帝只是阳奉阴违而已。他派人打算劝说郑成功,但遭到郑成功的斥责。郑成功驻守仙霞关,因得不到郑芝龙的粮饷供应,军队维持得很困难。

  他自己的财产都作了军饷,却不能维持多久。他多次派人到郑芝龙处催粮饷,却根本动摇不了郑芝龙降清的念头。

  守关兵无粮,也就逐渐逃散了,郑成功不得已,只能伤心而回。清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当隆武帝逃到汀州后被清兵抓住杀害了。这个成立一年多的南明小朝廷就此彻底失败了。

  郑成功又一次经受了亡国的洗礼。强大的清军非但没有打消他复国的念头,反而更激发了他为复国而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