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郑军造成了不小的困难:由于情报来源被切断,使郑军不能了解清军的动向和情况。
郑军庞大的商业网,过去从内地购买生丝和丝绸等土特产,船运到日本、巴达维亚等地,换回白银、胡椒等中国缺乏的物资,获利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平海五策〃断了郑家财路,仅靠孤悬海上的厦门、铜山、南澳几个海岛,很难供养庞大的军队,支持局面。
这时候,清政府又将靖南王耿继茂调往福建,与郑成功对峙。此时其他抗清力量已基本瓦解,只剩下郑成功孤军奋战,形势异常险恶。
要想保住郑军,把抗清斗争坚持下去,必须打开新的局面,仅限于东南海上这点地方,是无法恢复大业的,甚至想避免再次遭到清军的打击也是困难的。
这一切都促使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赶跑荷兰侵略者,光复祖业,为恢复大明江山创立新的根据地。
4、宝岛台湾
郑成功决心平定台湾,把它作为自己的基地。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郑成功下令各镇大修船只,听候出征命令的下达。
他认为,虽然郑军胜了素达一仗,但清朝未必肯就此罢休。郑军南北征战,家属也跟着受劳累。而何斌已向他献了台湾地图。台湾田园万顷,沃野千里,每年可得饷税数十万。当地百姓尤其擅长造船制器。
虽然现在台湾被荷兰人占领了,但城中的荷兰兵不到1000人,可以很容易地攻打下来。把台湾夺回来,做为郑军的基地,可以安顿将士家属,可以征兵练兵,南征北战时不再有后顾之忧了。
那么台湾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
台湾处于福建的东面,由一个大岛及其周围14个小岛,再与澎湖列岛的64个岛屿共79个岛屿组成。台湾位于东海和南海的中间,西面隔着一道台湾海峡,和福建咫尺相望。从福建坐帆船去台湾,遇着顺风,只要一夜就可以到达。
台湾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
很早以前,台湾和大陆就有文化上的联系。台湾出土的石器,像石斧、石锛和石镞,和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出土的石器属于同一类型。台湾出土的彩陶器和黑陶器,证明台湾的新石器文化是从大陆传过去的。
早在公元230年的历史文献上,就已经有了关于台湾的记载: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东吴曾派大将卫温、诸葛直带兵到过台湾。那时台湾的名字叫夷洲。这是汉族人民大规模到台湾的第一次。
公元605、607年,隋炀帝杨广曾两次派人到台湾岛上,慰谕当地的居民。那时台湾的名字叫流求。从此以后,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
曾经在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中过进士的施肩吾,不愿做官,带领他家族的人迁居在澎湖。他曾写过一首《题澎湖屿》的诗,后被收集在《全唐诗》中。这首诗反映了他的生活:
腥臊海边多鬼市,
岛夷居处无乡里。
黑皮少年学采珠,
手把生犀照咸水。
宽阔理宗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福建海官监督赵汝适写《诸番志》,在《毗舍耶》条中写道:〃泉(州)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 。〃这说明在此以前台湾已正式纳入中国行政版图。
到了元朝(公元1279…1368年),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立了一个衙门叫做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
明朝初年,郑和率船队西行时,曾到台湾停泊取过淡水。到明朝末年,居住在台湾的汉族人口,已经达到10万以上。
到了17世纪,由于汉族人民和高山族人民长期的辛勤开发,台湾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常受倭寇的骚扰。这个时候,欧洲殖民者的势力也伸展到东方来了,台湾这个宝岛成了他们的掠夺对象。
这些西方来的海盗们疯狂地抢掠台湾人民的财产,肆意地虐待甚至屠杀台湾人民。为了争夺资源,他们彼此之间也互相排挤。这些侵略者,给台湾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为了反对侵略者对我国领土的侵犯,我国的许多仁人志士,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
在17世纪早期有著名的沈有容〃歼倭寇,退荷兵〃的斗争。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福建浯氵与 ( 金门 )守将于寒冬腊月率军渡过大海,与倭寇展开激战,扫清了倭寇,使岛上平静了10年。明万历三十二年,沈有容又在澎湖以武力逼走荷兰侵略者。 但荷兰侵略者却盘踞在台湾本岛,共达38年之久。
郑成功对进攻台湾恢复本土的计划思之已久。当时郑成功表明了取台湾为根据地时,许多将领面有难色,但没有人敢反对。只是宣毅后镇吴豪曾到过台湾,说台湾风水不好,外地人去了会因水土不服而生病。
郑成功对他很不满。众人中只有协理五军戎政杨朝栋倡言东进台湾计划可行,郑成功对他大加赞赏。
于是郑成功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十日,督军来到料罗澳,只待顺风便传令向台湾进发。
郑成功的这次军事行动,可谓死地求生。从此,郑军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五章 光复台湾捍炎黄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只因它地处远离大陆的海洋中,时常受到侵略者的袭扰。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无数的炎黄子孙与侵略者展开斗智斗勇的激烈斗争。荷兰侵略者占据台湾达38年之久。郑成功率领郑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打败了洋枪洋舰装备的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属于中国领土的台湾,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炎黄子孙的尊严。
1、荷兰东印度公司
侵略台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它虽然被称作〃公司 〃,实际上是荷兰殖民者向亚洲进行殖民侵略的国家机关。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台湾侵略的野心由来已久。
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提督韦麻郎,率领3艘战船,趁着明朝军队撤换防务的机会,于七月十二日乘虚在澎湖登陆,这是荷兰最初侵占台湾的日子。韦麻郎占据澎湖,派人到福建要求通商,并伐木头修房屋,企图长期占领澎湖。
明浯屿守将沈有容主张坚决抵抗。因为荷兰人提出的条件是经商,因此先同其谈判,先礼后兵。这一次,福建出动了战船50艘,驶到澎湖,沈有容亲任谈判代表。沈有容义正词严地告诉荷兰人 〃要通商, 不可以;要打仗,睁眼看看我们的战船〃。 韦麻郎知道澎湖不能占据,便请求沈有容〃乞代奏通市 〃,赖在澎湖不走。福建政府看到了这一点,不准奸商下海接济物资,否则处死。入侵者看到赖着不走只有饿死,而交战又不是明军的对手,便乖乖地在十月二十五日从澎湖撤走。
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又一次侵入澎湖,实行野蛮的抢地、抢物、抢人的政策。 他们侵入澎湖后,〃掠渔舟600余艘,俾华人运土石助筑〃。 强迫中国人建造城堡炮楼,想长期侵占。荷兰殖民者不把中国人当人看,给很少的报酬。
长期的沉重劳役,使1500名劳工竟饿死了1300人。城堡建成后,他们又抢了270名中国人装入船中, 运往巴达维亚(东印度公司所在地,今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途中因虐待而死和病死的将近一半,到岸仅剩137人。
为了公司赚钱,荷兰殖民者继续在澎湖抢劫人口,运到巴达维亚。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荷兰人在澎湖搜集中国人1150名,一半因疾病、饥饿及强制劳动而死,剩下571名中国人在运往巴城过程中死去473名,剩下的98人运达时又因病死去65名,生存者只有33名。由此可见荷兰殖民者是何等残酷、野蛮!
荷兰殖民者又要求在福建通商, 遭到拒绝。 福建巡抚南居益调兵10000人对付荷兰军1000人,经过半年的战争,最后将荷兰侵略者赶出了澎湖。
但荷兰军残部逃往台湾,暂居台南,这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养虎为患,使荷兰侵略者占据台湾达38年之久。
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侵略者在台湾南部修筑了一个大城堡,叫做赤嵌城。不久,西班牙殖民者又来侵占台湾北部。为争夺台湾,荷兰人打跑了西班牙人,控制了基隆和淡水两个海港。南部沿海区域便落入荷兰殖民者的手中。
荷兰人强占台湾人民的田地和房子,收取台湾人民的地租。荷兰人每年从台湾输出蔗糖80000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