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那些事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打仗有两种结果,投降就投降,不投降就打死,却不知道还有第三种——假投降。

 

他也不知道,在这个包围圈里的诸位头领,都有投降的经历,且人均好几次,某些层次高点的,如张献忠,那都是投降的专业人士。

 

再加上无知单纯的王总兵,也有点不单纯,还是收了头领们的钱,他还算比较地道,收钱就办事,

 

崇祯六年(1634)十一月十八日,首领们派了代表,去找王朴(钱已经送过了),表示自己的投降诚意,希望大家从此放下屠刀(当然,主要是你们),立地成佛。

 

王朴非常高兴,他的打算是完美的,受降,自己发点财,还能立功受奖,善莫大焉。

 

他随即下令,接受投降,并催促众首领早日集结队伍,交出武器。

 

当然他并没有撤除包围,那种蠢事他还是干不出来的。

 

但既然投降了,就是内部矛盾了,没必要兴师动众,可以原地休息,要相信同志。

 

你要说王朴没有丝毫提防,那也不对,他限令头头们十日之内,必须全部缴械投降。

 

不用十天,四天就够了。


'1690'

 

二十四日,十余万民军突破王朴的防线,冲出了包围圈。

 

大祸就此酿成。

 

鉴于所有的军队都在搞包围,河南基本是没什么兵,所以诸位头领打得相当顺手,很是逍遥了几天。

 

也就几天。

 

十二月三日,左良玉就追来了。

 

包围圈被破后,崇祯极为恼火,据说连桌子都踹了,当即下令处罚王朴,并严令各部追击。

 

左良玉跑得最快。

 

之所以最快,倒不是他责任心有多强,只是按照行政划分,河南是他的防区,如果闹起来,他是要背黑锅的。

 

摆在面前的局势,是非常麻烦的,十几万民军涌入河南,遍地开花,压根没法收拾。

 

左良玉收拾了,他收拾了河南境内的所有民军——只用了二十天

 

实践证明,左总兵是不世出的卓越猛人,他率领几千士兵,连续出击,在信阳、叶县等地先后击溃大量民军,肃清了所有民军,从头至尾,二十天。

 

左良玉同志工作成绩如此突出,除了黑锅的压力,以及他本人的努力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他所肃清的,只是河南境内的民军,那些头领的主力,已经跑了。

 

跑到湖广了,具体地点,是湖广的郧阳(今湖北郧阳)。

 

我认为,他们跑到这个地方,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跟河南接壤的几个省份,陕西是不能去的,洪承畴在那里蹲着,而且这人专杀投降的,去了也没前途。

 

山西也不能去,虽说曹文诏调走了,但几年来,广大头领们基本被打出了恐曹症,到了山西地界,就开始发怵,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要去。

 

那就去湖广吧。

 

最早进去的是高迎祥和李自成,且去的时候,随身带着几万人。郧阳巡抚当时就晕菜了,因为郧阳属于山区,平时都没什么人跑来,也没什么兵,这回大发了,一来,就来几万人,且都是闹事的。各州各县接连失陷,完全没办法,只好连夜给皇帝写信,说敌人太多,我反正是没办法了,伸长脖子,等着您给一刀。

 

这段日子,对高迎祥和李自成而言,是比较滋润的,没有洪承畴,没有曹文诏,没有左良玉,在他们看来,郧阳是山区,估摸着也没什么猛人,自然放心大胆。

 

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事实上,这里是有猛人的,第四个猛人。


'1691' 

 

说起来这位猛人所以出山,还要拜高迎祥同志所赐,他要不闹,估计这人还出不来。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此人正式露面之前,高迎祥和李自成就跑了。

 

具体跑到哪里,就不知道了,反正是几个省乱转悠,看准了就打一把,其余头领也差不离,搞得中原各省翻天覆地,连四川也未能幸免。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只能用狠招了。

 

崇祯七年,崇祯正式下令,设置一个新职务。

 

明代有史以来最大的地方官,就此登场。

 

在此之前,明代最大的地方官,就是袁崇焕,他当蓟辽督师时,能管五个地区。

 

光荣的记录被打破了,因为这个新职位,能管五个省。

 

这个职务,在历史中的称谓,叫做五省总督。包括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权力极大,也没什么管辖范围,反正只要是流贼出没的地方,都归他管。

 

职位有了,还要有人来当,按照当时的将领资历,能当这个职务的,只有两个选择:A:洪承畴,B:曹文诏。

 

答案是C,两者皆不是

 

任职者,叫做陈奇瑜。

 

陈奇瑜,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都察院御史、给事中,后外放陕西任职。

 

在陕西,他的职务是右参政,而左参政,是我们的老朋友洪承畴。

 

但为什么要选他干这份工作,实在是个让人费解的事。

 

就资历而言,他跟洪承畴差不多,而且进步也慢点,崇祯四年的时候,洪承畴已经是三边总督了,他直到一年后,才干到延绥巡抚,给洪承畴打工。

 

就战绩而言,他跟曹文诏也没法比。

 

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他,但无论如何,偏就是他了。

 

所以对于这个任命,许多人都有异议,认定陈奇瑜有背景,走了后门。

 

但事实上,陈奇瑜并非等闲之辈。

 

崇祯五年的时候,由于民军进入山西,主力部队都去了山西,陕西基本是没人管,兵力极少。

 

兵力虽少,民变却不少,据统计,陕西的民军,至少有三万多人。

 

这三万多人,大都在陈奇瑜的防区,而他的手下,只有两千多人。

 

一年后,这三万多人都没了——全打光了。

 

因为陈奇瑜,是一个近似猛人的猛人。

 

作为大刀都扛不起来的文官,陈奇瑜同志有一种独特的本领——统筹。


'1692' 

 

他是一个典型的参谋型军官,善于谋划、组织,而当时的民军,只能到处流窜,基本无组织,有组织打无组织,一打一个准。

 

凭借着突出的工作成绩,陈奇瑜获得了崇祯的赏识,从给洪总督打工,变成洪总督给他打工。

 

对于领导的提拔,陈奇瑜是很感动的,也很卖力,准备收拾烂摊子。

 

这是一个涉及五个省,几十万人的烂摊子,基本上,已经算是烂到底了,没法收拾。

 

陈奇瑜到任后,第一个命令,是开会。

 

各省的总督、总兵,反正是头衔上带个总字的,都叫来了。

 

然后就是分配任务,你去哪里,打谁,他去哪里,打谁,打好了,如何如何,打不好,如何如何,一五一十都讲明白,完事了,散会。

 

散会后,就开打。

 

崇祯七年(1634)二月,陈奇瑜上任,干了四个月,打了二十三仗。

 

全部获胜。

 

陈奇瑜以无与伦比组织和策划能力告诉我们,所谓胜利,是可以算出来的。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孙子兵法

 

陈总督最让人惊讶的地方,倒不是他打了多少胜仗,而在于,他打这些胜仗的目的。

 

打多少仗,杀多少人,都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再打一仗,把所有人都杀光。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他必须把所有的首领和民军,都赶到一个地方,并在那里,把他们全都送进地府。

 

他选中的这个地方,叫做车厢峡。

 

车厢峡位于陕西南部,长几十里,据说原先曾被当作栈道,地势极为险要。

 

所谓险要,不是易守难攻,而是易攻难守。

 

此地被群山环绕,通道极其狭窄,据说站在两边的悬崖上,往下扔石头,一扔一个准。

 

更要命的是,车厢峡的构造比较简单,只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没有其他小路,从出口走到进口,要好几天。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进了里面,要么回头,要么一条路走到黑,没有中场休息。

 

几万民军,就进了这条路。

 

这几万民军,是民军的主力,据说里面还有李自成和张献忠。

 

为什么走这条路,没有解释,反正进去之后,苦头就大了去了。

 

陈奇瑜的部队堵住了后路,还站在两边的悬崖上,往下射箭、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