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月二十二日,南齐政府任命陈显达当雍州(州政府设襄阳【湖北省襄樊市】)州长(刺史)。陈显达进军,占领舞阳(河南省舞阳县)。
6 夏季,五月八日,北魏帝拓跋宏前往灵泉池(山西省大同市北)。
五月九日,南平王拓跋浑(一任道武帝拓跋珪之孙)逝世。
五月十日,拓跋宏返首都平城,下诏:皇家七座祖庙的子孙以及“五服”以内的皇亲国戚,全体免除赋税差役(“七庙”,指拓跋什翼犍以下。“五服”之外,亲情已尽,不再穿丧服)。
南部政务执行官(南部尚书)公孙邃、上谷公张倏率领部众,会同桓天生,再度攻击舞阴,南齐帝国舞阴驻军司令殷公愍再击破攻势。桓天生遂逃到荒远之地。公孙邃,是公孙表的孙儿(公孙表,参考三九四年八月)。
7 北魏帝国自春季到夏季,天不落雨,大旱已成,而代都尤其严重,加上牛瘟传染,人民很多饿死(人间惨事)。
四八七年 丁卯(2)
六月二十九日,拓跋宏下诏给中央及地方官员,要求对政府作直言无隐的批评。齐州(州政府设历城【山东省济南市】)州长韩麒麟上疏说:“古代贤哲君王,一定积蓄足够维持九年的食粮(国家没有九年的存粮,称为“不足”;没有六年的存粮,称为“紧急”;没有三年的存粮,已不能成为国家),到了中古时代(当时【五世纪】的中古时代,当是两汉王朝),也尊重农业。缴纳食粮的人,跟阵前杀敌的人,受到同样封爵;努力耕田的人,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人,受到同样赏赐。而今,京师民众,很多人并不务农,不靠耕田生活的占三分之二。太平日子过久了,又加上连年丰收,大家互相夸耀财富,奢侈浪费遂成为风气。高贵家庭,孩童婢女都穿华丽的衣服;工商家庭,奴仆差役都吃山珍海味。而耕田的农夫,连酒糟米糠都吃不饱;养蚕的农妇,连蔽体的粗布衣裳都穿不全。结果是,农夫一天比一天减少,荒田一天比一天增多。国库缺乏粮秣布匹,街市却堆满各种宝贵货物。很多家庭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可是路上却尽是衣服华丽的行人。广大人民受到饥寒交迫之苦,原因在此。我愚昧地认为:凡是奇异珍贵的东西,都应禁止。婚礼丧礼的仪式,都应规定一个标准,鼓励人民耕田种桑,严格执行奖赏和惩罚。则数年之内,一定会有盈余。以前,校正户籍,田赋捐税减轻不少(校正户籍,参考去年【四八六年】二月)。我所管辖的齐州,所征收的赋税谷米,仅够文武官员的薪俸,没有多余的输入国库,虽然对人民有利,但是不可能长久维持。万一发生战争或水旱天灾,对于各方的需要,无法供应。我建议:不妨少征绸缎,改征谷米。丰收之年,作为存粮,歉收之年,拿出赈济。这正是把人民私有的谷米寄存在政府粮库。政府有储存,而民间无荒年。”
秋季,七月六日,拓跋宏下诏,命有关单位打开仓库,赈济或借贷给饥民,准予饥民出关逃生(“关”,指首都平城四周关口)。派专人编造名册,由人民自己决定离开或留下。饥民所经过的地方,由地方政府供给饮食;停下来不肯再走的,由“三长”负责安置(“三长”:邻长、里长、村长)。
8 柔然汗国(瀚海沙漠群)可汗(八任伏名敦可汗)郁久闾豆 残忍凶暴;部属侯医垔石洛候不断规劝,而且建议跟北魏帝国和解。郁久闾豆 大怒,诛杀侯医垔石洛候全族,于是,部众开始离心。
八月,柔然兵团攻击北魏帝国边境,北魏任命国务院执行官(尚书)陆叡当司令官(都督),迎战,大破柔然兵团。陆叡,是陆丽的儿子(陆丽,参考四五二年十月)。
最初,高车部落(蒙古国北部)酋长阿伏至罗拥有部众十余万人,是柔然汗国的藩属。柔然可汗郁久闾豆 南下攻击北魏时,阿伏至罗竭力劝阻,郁久闾豆 拒绝接受。阿伏至罗大怒,跟堂弟阿伏穷奇率部众向西进发,直到前部(车师前王国·新疆吐鲁番市)西北,自称高车国王,部众尊称他“候娄匐勒”——“天子”之意;尊称阿伏穷奇“候倍”——“太子”之意。二人感情亲密,分别统御各人的部众。阿伏至罗在北,阿伏穷奇在南。
郁久闾豆 追击,屡次被阿伏至罗击败。郁久闾豆 只好向东迁移(柔然汗国从此退出西域【新疆及中亚东部】,国势开始衰退,以后内斗惨烈,不能复兴)。
9 冬季,十月十九日,北魏帝拓跋宏下诏,撤销国务院工程部(起部)对民生没有益处的工程;又把宫中不事纺织的宫女放出宫。
十一月二十六日,再下诏:废除军械制造厂(尚方)所属绫罗锦绣织造工厂;人民打算自己织造时,随他们织造,不加禁止。此时,北魏帝国长久没有战争,国库满盈,金银绸缎,堆积如山,拓跋宏下诏把饰物管理局(御府)中的衣服、珍宝、御厨房(太官)饮食用具、交通部(太仆)舆轿车马等交通工具和宫内库所藏弓箭刀枪的十分之八,以及宫外库的衣服、绸缎、丝棉,并不是用来供应政府使用的各种财产,一大半赏赐给文武百官,甚至赏赐给工人、商人、衙役。更普及到六镇(参考四八四年九月)的边防军以及京畿鳏夫、寡妇、孤儿、孤老、贫穷的人、害病的人,都依照等级赏赐。
皇家图书馆主任(秘书令)高祐,主任秘书(丞)李彪,把《国书》(北魏帝国史)的体例分为纪、传、表、志(完全仿效《史记》,没有创意),拓跋宏批准。高祐跟高允同一个祖父,是高允的堂弟。
十二月,拓跋宏下诏,命李彪跟国史编撰官(著作郎)崔光负责修订《国书》。崔光,是崔道固的堂孙(崔道固事,参考四六八年二月)。
拓跋宏问高祐说:“怎么才能防止强盗?”高祐说:“从前,宋均树立德政,猛虎渡淮河而去(参考六四年);卓茂推行教化,连蝗虫都不入境(西汉王朝十四任帝【平帝】刘箕子在位时,密县【河南省密县】县长卓茂,推广教育文化,蝗虫不进密县。其他事迹,参考二五年九月)。何况盗贼也是普通小民。只要郡长、县长的人选适当,治理教化有正当的方法,防止强盗,十分容易。”(中国历史上的民变,绝大多数都是官逼民反,官如果不逼,民不会反,这是中国特有的史实。)高祐又上疏说:“现在任用官吏,不管他治理人民的成绩优不优,而只管他的年资深不深!这不是人尽其才的办法,应该迅速改正,抛弃那些无聊的年资,只认人才,不问关系,官员自然清廉严正。至于有功劳的老干部,虽然过去有过贡献,值得尊敬,但他们没有治理人民的才能,可以赏给他们封爵,但不可以教他们当地方政府首长。这就是:帝王可以因私人的喜爱送给人钱财,不可以因私人的喜爱派人当官!”拓跋宏十分欣赏。
四八七年 丁卯(3)
高祐后来出任西兖州州长,镇守滑台(河南省滑县)。认为郡和封国都有学校,县和村应该也有,于是,命县设立初级中学(讲学),村设立小学。
四八八年 戊辰(1)
五世纪·四八八年四月 淮西之争
五世纪·四八八年 东北地区形势
1 春季,正月十五日,北魏帝国皇帝拓跋宏(本年二十二岁)下诏:“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如果父母、祖父母年纪太老,而又没有已经成年的子孙,另外也没有穿一年以上丧服的亲属,应奏报中央。”
2 最初,南齐帝国(首都建康【江苏省南京市】)皇子、首都西区卫戍司令(右卫将军)萧子响(萧赜第四子)出继叔父豫章王萧嶷。萧嶷后来生了儿子,上疏仍留下萧子响作为世子(亲王合法继承人)。可是,萧子响每次进宫入朝,因车马衣服都跟他的兄弟亲王们不一样(他是亲王的世子,车马衣服自然又次一级),大为不满,叫骂咆哮,在车中用拳头猛烈擂击车壁。南齐帝(二任武帝)萧赜(本年四十九岁)听到这件事,命他的车马衣服跟其他皇子一样。于是,主管官员奏报并得到批准:萧子响归本还宗。
三月二十日,封萧子响当巴东王。
3 南齐帝国角城(江苏省淮阴市西)驻军将领(戍将)张蒲在大雾掩护下,乘船到清水(泗水上游)一带砍伐木柴,秘密跟北魏帝国边防军勾结。角城驻军司令(戍主)皇甫仲贤发觉时,张蒲已控制城门,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