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禺全集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剧本所写的妇女地位问题并不发生直接关系,然而却使剧本丰满了、深刻了。

剧本的复杂性、深刻性并不在于人物多,场面大,不在于豪言壮语,或
故事的曲折奇特,而在于对社会、对人生、对人的了解。你究竟看到多少,
懂了多少。写东西不流于表面,不仅仅让人们当时看得有趣,应该迫使人们
看后不得不思索。《娜拉》之所以是世界名著,直到今日还有生命力,就因
为易卜生写得深刻、写得真实,剧中最后一段,娜拉和她丈夫有长时间的对
话,十分精彩。让你不知不觉地跟着它走。那也可以说是一种说理性的东西,
但他是借着人物流露出来的。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写妇女解放的剧本不少,
实际上能够存在下来的,让我们忘记不了的,还是易卜生的《娜拉》。现在
挪威还在演出。因此说,写社会问题也是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的,人们看
的不仅仅是那个问题,问题也许已经过去了,可是那些人物还是活灵活现,
让你想着。我们的一些剧本,现在很需要,很受欢迎,但要看得远一些。

易卜生(1828—1906)年轻时写过许多历史剧,他写《娜拉》(1879)


时已经五十一岁了,他已写过两部伟大的诗剧《布朗德》(1866)和《波尔·金
特》(1867),歌颂“人的精神反叛”。《娜拉》演出后,轰动挪威和整个
欧洲,一位妇女解放运动者十分热情地找到易卜生,请他解释《娜拉》的主
题与思想,易卜生只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夫人,我写的是诗。”

易卜生的这个答复是有道理的。我想,他是说不能简单地用一种社会问
题(如“妇女解放”),来箍住他对如此复杂多变的人生的深沉的理解。

举这个例子是说明,写社会问题剧,也要对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的哲
理有一定的认识。

以上是我说的第一点,用一句话说,就是社会问题剧要注意提我们的“戏
剧天地”绝不仅仅只是社会问题剧。题材要广泛,这是党早就号召的,也是
人民的需要。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做得不够呢?我们写东西不光要有益于社会
主义,还要有益于人民,有益于人类。最近我看了《文艺报》上孙犁同志的
一篇文章,写得十分好,也十分透。他勇敢地提出“人道主义”的问题,这
是很大胆的。我由此想到,我们写“人性”写得太不深了,甚至有人至今还
不敢碰。每个人物都是有性格的,就看你怎样写,敢不敢写,会不会写好。
现在有的人好像头上带了紧箍,不管谁一念紧箍咒,他的头就痛。这不好。
不在于人家限制你,而是自己限制自己。这也是有来源的,中国几千年的封
建束缚和几十年的极左压力,使得许多人谨小慎微,不能畅所欲“写”。畅
所欲写,并不就是写黑暗,一味写黑暗是不利于祖国的。我是说,要写那些
叫人揪心的,使人不能忘却的人物,写他们的情操、信念。这样的人物是能
代表社会的一部分真实的。不这样,就下会有生命力,就保留不下去。一个
作家进行创作,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就渗透在里边。
作家反映真实的生活,也就反映了他的政治观点和艺术观点;不是先有某种
预定的观念,也不管自己懂不懂,消化没消化,就按照这种观念去塑造形象,
让那些形象同政治观念去“合槽”。这样的作品写出来是不会真实的,甚至
是假的。用马列主义观点观察生活、研究生活是对的,但是不能用马列主义
观点代替作品的主题。主题不是事先规定好的,是生活中来的。我常常想,
一个作家,应该也是一个思想家。无论看到什么,都要想想,不要人云亦云。
不要听到一件事,就轻易下结论,不要头脑发热。过去说带着问题下去,这
是可以的,是一种方法;但是一个作家要广泛了解真正的生活。不要太急于
动笔,有人下笔千言,那正是因为他的生活积累够了。可以说所有伟大作家
的好作品,不是被某个问题箍住的。《红楼梦》把整个社会都反映出来了。
《战争与和平》、《人间喜剧》这些伟大作品,都反映得很深刻、很厚实。
文学反映生活,不是那么狭窄的,也不应该是浮浅的。在人物身上应当能体
现出时代的精神。这样才可能有思想性。现在一般认为,提出了一个问题,
就有思想性了,我想这是个误解。把思想性简单地理解为某一个问题的是非
观。其实绝不止此。暴露与歌颂也不能代表思想性。思想性来自于作者对生
活执著的追求、观察与思索。有这样思想性的作品,才能真正叫人思、叫人
想。但是,它不是顺着作家规定或圈定的思路去想,而是叫人纵横自由地思
索,去思索你所描写的生活、人物,也思索整个社会、人生和未来,我们应
该努力要求自己,在创作上不要走一条轻巧而容易的道路,要写自己的精神
世界中真正深思熟虑过的,真正感动过的,真正感情充沛的东西。艺术上要
十分考究。我并不是说一写出来就要名垂千古,我不过是希望能够把我们这
个时代的精神反映得更深、更广些。


不要浅尝辄止。有一阵子写科学文艺很热门。徐迟同志的《哥德巴赫猜
想》是一篇非常好的作品,从那开始,接着出现许多这类很好的作品。但这
种科学文艺现在又不够多了。有一阵子写中日友好,有《泪血樱花》、《玉
色蝴蝶》。又有一阵子写台湾回归大陆的问题,就有《彩云归》、《归帆》。。
这些东西都应该写,也需要写,也能写出好作品。但是,我希望有经久不灭
的火,而不是一阵风。艺术的火焰经久不灭地燃烧着,这才是伟大的著作。
人们永远看到它的光辉,从中能了解到做人的道理。

对生活的观察不要有框框,视野要广阔,要深厚。这不是说工厂、农村、
学校都要同时去了解,这也不大可能。能在某一方面了解的深,了解的透,
有了真正的感受,有了非写不可的感情,就好。再有,就是艺术技巧问题。
我认为技巧是不难学的,只要天天写,多读书,日久天长,就会写好。写新
的,也可以写老的;写目前需要的,也可以写永久需要的,主要是敢于写生
活的真实,不要看出人工的雕琢。我的戏就有雕琢气,只有少数一两个较好
一点。要在极不雕琢中,写出了不起的人物,写出人物的性格。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说得好,“唯陈言之务去”。古人就懂得这个道
理。我们今天需要更多的新的东西,更多的好东西。

文艺的道路是那么宽广,创造人物是那么有趣,那么动人。只要我们肯
下苦功夫,那真是乐在其中呵!

(原载《剧本》1980年 
7月号)


《〈茶馆〉的舞台艺术》序言

老舍先生是杰出的小说家,依我看,他也是杰出的戏剧家。他独创一格。
他的戏充满着对劳动人民深切的情感,和浓厚的北京的乡土气息。

他的剧作《龙须沟》与《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他的贡献是不
可磨灭的。

老舍先生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关系很深,感情也很深。对每一次剧院
向他索取剧本的请求,他都欣然允诺,不久便会把北京人艺的同志找去,听
他诵读他的新作。艺术家们热爱他,敬佩他,应当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
生命,一部分是由老舍先生的心血灌溉的。

《茶馆》是老舍先生 
1957年写成的。我记得读到《茶馆》的第一幕时,
我的心怦怦然,几乎跳出来。我处在一种狂喜之中,这正是我一旦读到了好
作品时的心情。我曾对老舍先生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
一幕。”如此众多的人物,活灵活现,勾画出了戊戌政变后的整个中国的形
象。这四十来分钟的戏,也可以敷衍成几十万字的文章。而老舍先生举重若
轻,毫不费力地把泰山般重的时代变化托到观众面前,这真是大师的手笔。

以后的每一幕,也都画出了时代的风貌。

《茶馆》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在那种年代,坏人嚣张,好人只有死
路。而那些想拯救中国,又终无前途的人,他们的悲剧是没有看到真理的悲
哀,这都显示了老舍先生剧作深刻的革命性。

《茶馆》的演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付出了值得骄傲的劳动。

导演焦菊隐、夏淳,他们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竭尽心力。焦菊隐先生
的导演功夫有如一位卓越的书法家,笔力透纸背。

舞台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