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 命 奇 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李时珍阅读医药书籍更为刻苦了。他一面学习,一面参与行医实 

践。读古人医书,抄古人医方,是当时许多医生的习惯做法。但李时珍在行 

医中并没有盲从书本的记载内容,他发现古人书本上时有错误。 

     有一次,一个医生给一位患癫狂病的患者服了一种叫狼毒的药,病人很 

快就死掉了。另外,又有一位医生给一位身体虚弱的人服了钩吻,结果病人 

也死掉了。这两件事传到了李时珍耳中,李时珍立即作了认真研究。他查找 

了许多医药书,又仔细对照辨认了这些药物的外形特征和作用功效。最后发 

现,责任在药书上。是药书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混淆了。狼毒与钩吻 

是毒性极大的药,而古书上却把这些药当成了补药。毒药看成了补药,给病 

人服用,怎会不死人呢。庸医害人,错书更害人,而且会害更多的人。从此, 

李时珍下决心对古医药书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 

     读书,读书,读更多的医药书。李时珍每天除了给病人治病和定期外出 

采药外,空下的时间全花在读书上。他知道,只有尽可能地博览所有医药方 

面的书籍,才能作出全面的比较、鉴别和选择。夜深人静,李时珍苦读之余 

常常浮想联翩。是啊,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海阔天空,鸟飞鱼跃,平原山脉, 

花草树木。这么多可以用作药物的动物、植物,它们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形态、药性各不相同。它们中有些对人有益,有些对人有害,要能把这些都 

详尽准确地记录下来,那该多好啊! 

     在李时珍35岁时,已读了800多种古代的医书和药书。摘录的笔记,亦 

装满了好几个柜子。书读得多了,发现的问题也多了起来。同一种药物,不 

同书有不同的记录,究竟哪一种对呢?“百闻不如一见,多见全靠实践”。 

古书上说白花蛇有24块斜方格花纹,为了证实这一点,李时珍独自登上了凤 

凰山,找到了捕蛇人。他和捕蛇人住在一起,学会了如何捕蛇,他问捕蛇人 

白花蛇是否有24块斜方块花纹。 


… Page 6…

      “好像是24块斜方块花纹。”捕蛇人一时也无法肯定,他们平时光顾捉 

蛇,并没有认真数过。李时珍请捕蛇人带路,终于在一个山洞中捉到了一条 

白花蛇。李时珍亲自数过后,确认了古书上的记录是正确的。 

      “读天下书,走天下路”。为了拓宽视野,获得更多的知识,李时珍去 

过湖广一带的许多地方作药物调查,江西庐山,江苏茅山,南京牛首山、紫 

霞洞,以及安徽、河南等地,凡药材丰富的丛山峻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我国是个植物种类繁多的国家,药用植物丰富而多样,成了一座座药物 

的宝库。在这些宝库中,李时珍寻到了许多宝贝,采集了大批标本,他对每 

一种药草,从产地、栽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 

能等,研究得都非常深入和仔细。 

     有一次,李时珍听人讲在均州 (即现在湖北省均县)的太和山上有一种 

果子叫榔梅。据说,这是一种极为稀罕的植物,人吃了可长寿。李时珍想, 

若此药能延长人的寿命,倒真是一种神药了,一定要去看看。李时珍来到了 

太和山,山路崎岖,树木葱郁,他沿着山道向上攀登,到半山腰时,他遇到 

了一位看庙的老和尚,老和尚听说他是来采榔梅的,忙摇着手说:“采不得, 

采不得,这是一种神果,谁采了要倒霉的。”李时珍笑笑,没再说什么,在 

庙中住了下来。夜深了,李时珍悄悄起床,趁着微亮的月色,找到了登山的 

羊肠小道。在山顶,他终于采到了几颗榔梅。经研究,这不是什么神果,只 

是一种榆树类果实,吃了也不会长生不老。 

     李时珍在各地查访时,特别注意搜集各种民间药方。乡村的农舍里,他 

与农民拉家常,弄清了萍、苹、菁、蓬草的区别;渔船上,他向渔夫请教各 

种鱼的特征、生活和繁殖状况;牧场上,他从放牧人那儿学到了各种动物的 

习性和喜好;树林里,他和砍柴人交朋友,边砍柴,边了解各种植物知识; 

矿井中,他向矿工学习各种矿物药品的采集和炼制。他还下过煤窑,到过炼 

铅、炼汞的作坊,也研究过工人中毒现象和一些职业病。 

     最难能可贵的是,李时珍为了体验药物的效用,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吞服 

一些烈性药。古书上记载曼陀罗有麻醉作用,能使人精神恍惚,严重者可失 

去知觉。李时珍决定亲自尝一尝,在吞服了这种药后,果然很快出现了这类 

症状,好在他预先准备了解毒药。他早就知道,大豆能解毒,再加上甘草, 

解毒作用更明显。于是他服了用大豆和甘草熬的汤药后,曼陀罗的毒性便解 

除了。 

     几十年过去了,李时珍不断读书,治病,学习,总结。他历尽千辛万苦, 

终于登上了中医药学的顶峰。他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十遍的反复 

修改整理,最后留下了一百多万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记录了1892种药物,并附有药物图1000多幅以及药方 

1096个。全书共分16卷,其中矿物药2卷,动物药6卷,植物药5卷,其 

他药3卷。《本草纲目》出版后引起了世界的重视,英国著名进化论者达尔 

文称《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已被译成英文、拉 

丁文、日文、德文等多种文字,流传于全球。 


… Page 7…

                            血液是怎样流动的 



                          ——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提起血液循环,人们便会立即联想到滔滔江河,奔流不息,一泻千里。 

它们源于高深幽静的峡谷,汇集于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是的,自古以来, 

人人都知道心脏和血液是运动的,但心脏和血液到底是怎样运动的却无人能 

讲清楚了。 

     那时,医学界盛行着一种错误的理论,认为人的血液产生于肝脏,存在 

于静脉中,进入右心室后渗入左心室,经动脉,遍布全身后在体内完全消耗 

干净。这是公元2世纪罗马医学家盖仑提出来的。盖仑是罗马皇帝的御医, 

据说写过78本著作,他的理论保持了上千年的权威,是医学界顶礼膜拜的偶 

像。 

     最早向盖仑挑战的是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留斯。维萨留斯曾在巴黎学 

医,专攻解剖学,后又到意大利进行解剖学研究。当时的解剖学教师都是“君 

子”,只动口不动手。他们在高高的讲台上念盖仑的著作,由雇来的理发师 

对尸体进行简单的解剖,验证盖仑著作的正确。维萨留斯对此极为不满,他 

不想盲从古代的文献,决心自己解剖人体。为此他常在夜里从绞刑架上偷回 

犯人的尸体,或在瘟疫流行处,在荒野里从饿狗嘴中抢回尸体。他用解剖学 

的事实戳穿了宗教关于夏娃是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做成的,人体内有一根烧不 

化又砸不碎的复活骨等谎言。他发现心脏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心脏把大量血 

液从右心室抽取到左心室。1543年,维萨留斯出版了《人体构造》一书,总 

结了他的解剖学实践,并指出了盖仑的错误约200多处。维萨留斯的观点激 

怒了教会,被宗教法庭判处死刑。 

     维萨留斯的同事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继续深入研究解剖学和医学,重点 

在血液循环系统,以他多年的成果直接抨击盖仑的错误,这又一次触犯了宗 

教权威。他说:“我相信自己的言行都是公正的,我不怕死!我知道我将为 

自己的学说,为真理而死,但这并不会减少我的勇气”。1553年10月27日, 

他被送上了火刑场。临死前,他胸前套着一个浸过硫黄的花环,挂着他的一 

本著作。神父问他是否放弃自己的学说,他做了个否定的姿势。火点着了, 

他被活活烧烤了2个小时。他的死,使人类对于血液循环的研究推迟了几十 

年。然而,科学是扼杀不了的。塞尔维特为真理殉难后75年,英国内科医生 

威廉·哈维终于完成了塞尔维特被迫中断的血液循环研究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