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 命 奇 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蜜蜂,应从试验名单上去除。 

     放蜜蜂时,天气还是晴朗的,太阳挂在天上,一丝云都没有。可不一会 

儿,突然乌云四起,风也刮了起来,而且越刮越大。最为不巧的是,风来自 

南方,那正是蜜蜂回家该走的方向。 

     法布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往家走去。他惦记着那些放飞的蜜蜂,担心 

它们在这不利的条件下,可能会迷失方向。 

     可在他还没有踏进家门时,女儿阿格莱已经拉住了他,高兴地说:“爸 

爸,爸爸,快看,已经有两只带记号的蜜蜂回来了,时间是2点40分。”法 

布尔也不由地兴奋起来。法布尔是在2点钟把那群蜜蜂放出来的,说明它们 

在不到45分钟的时间内,顶着大风,飞完了4千米路程,更有意思的是,法 

布尔获知,这些蜜蜂还顺带采集了花粉,因为女儿讲,这两只蜜蜂身上沾满 

了花粉。 


… Page 44…

     法布尔也开始很有耐心地在蜂房边等待着,他终于亲眼看到了3只归来 

的蜜蜂,身上同样带着花粉。第二天,法布尔检查了一下蜂房,发现另外15 

只蜜蜂也归来了。真的,20只放飞的蜜蜂全部归巢。 

     这个实验被法布尔记在了 《昆虫记》中,他写道:“尽管天气不好,刮 

着风,沿途是陌生的田野,可是蜜蜂并没有迷失方向,20只蜜蜂终于全部归 

巢了。”从这段文字中,可看出法布尔很满意他的实验结果。 

     这些有趣的故事,都被法布尔记进了 《昆虫记》。为了让这些故事写得 

人人都懂,都爱读,法布尔专门找了两位对昆虫不熟悉的朋友,他们是木匠 

吉格和小学老师夏拉斯。这两位朋友定期被法布尔请到家中,他将新近写成 

的昆虫故事念给他们听,朋友听懂了,法布尔欢喜得不得了,若朋友没听懂, 

他就重写,直到他们理解为止。因此,吉格和夏拉斯是《昆虫记》的最初读 

者。 

     法布尔的《昆虫记》每隔两三年出版一卷,虽然每卷中的昆虫故事都很 

有趣生动,也有许多卓越的动物行为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由于这些文 

章并没有依照一般科学论文的格式去写,书名又少吸引力,所以当时并没有 

引起大多数科学家的注意。法布尔一直沉浸在他的昆虫世界中,很少与世人 

社会接触,他的研究和著作也慢慢被人淡忘了。 

     法布尔没有因为外界反应的冷淡而停止他的研究和写作,他坚持了长达 

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研究工作。在法布尔87岁时,他的体质很差了,走路脚也 

抖了,但他自信脑袋瓜儿仍旧健全。他的视力,一直到结束对甘蓝青虫和萤 

火虫的研究为止,仍未减退。他是从不知道休息的。他常常讲,休息什么, 

我这副机器还可活动,只有工作才是最正当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他终于到了有齿无法嚼、有眼不能看、有脚不能走的境地, 

他不能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了。这位年迈的科学家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炯 

炯有神的眼睛也老花了,签字的手也不断地抖着。走路要用拐杖,还要有人 

扶着,才能移动几步。和法布尔相伴了几十年的小桌子,他也无法搬动了。 

这是一张很小的桌子,才用的时候油漆得精光铮亮。它陪了主人50多年,经 

过主人几百万次的书写和不断的搬动,也和主人一样,衰老了。桌面留下了 

许多墨迹,一只角已经缺损了,有些地方被虫蛀坏了。但这桌子仍骄傲地站 

着,似乎在证明着法布尔50多年的写作和研究生涯;证明着法布尔在这儿完 

成的学士、硕士和博士论文;证明着法布尔写出的七八十本教科书和许许多 

多科学普及读物,写出的最为后人感叹不已的10卷《昆虫记》。 

      《昆虫记》终于获得了世界的承认,销售数不断增加,超过了几十年零 

零星星所销的总数。法布尔成了全法国,乃至全世界都知名的人物。连当时 

的法国总统也专程拜访了他。 

     今天,如果在一个阳光灿烂、暖意融融的日子里来到法国圣·莱昂参观 

他的故居,你在院子里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塑像:一个矮小的老人,他的身子 

斜倚在一个树桩上,穿着一件旧大衣,口袋里鼓鼓囊囊的,装着标本匣子, 

头上戴着一顶宽边的毡帽,他一只手拿着放大镜,一双眼睛通过镜片盯住一 

只昆虫,另外一只手把大衣的衣领扯起,一直遮到耳边,让光线投射适当。 

在他周围有许多蜜蜂在嗡嗡地飞着。 

     法布尔与昆虫多亲密啊! 


… Page 45…

                            猎逐微生物的英雄 



                     ——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杆菌 



     罗伯特·科赫是一个矮小、严肃和近视的德国人。在他28岁生日时,夫 

人给他买了一架显微镜供他消遣。 

     科赫白天为乡村中的农民看病,晚上的时间则摆弄着这架新的显微镜。 

他学习着用反光镜使适量的光线射入透镜;他把薄薄的玻璃片洗得干净发 

亮;他把死于炭疽病的牛羊尸体的血液滴在这些玻璃片上。 

     他在显微镜中看到了一些形如小杆的怪物。有时候这些“杆子”是短短 

的,或许仅有几条,在血液中漂流着,微微颤动;有时候这些“杆子”又粘 

在一起,连成一条细细的长线。 

     这就是炭疽病的元凶吗?它们是活的吗?用什么方法能证实这些呢?科 

赫开始全神贯注起来了,他发疯般地关心起炭疽病牛、病羊和病人。 

     当时,炭疽病是一种使全欧洲的农民都胆战心惊的怪病。拥有上千只羊 

的富人会在几天中倾家荡产;白天还快活奔跑的肥羊到晚上就不吃食了,第 

二天早晨已冰冷僵硬,它们的血液黑得吓人;接着,农民、牧羊人、剪羊毛 

的人、羊皮商人也会染上这怪病,他们的身上长出了疮疖,或患上了急性肺 

炎,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我没有钱买牛羊供我作实验,但可选老鼠作为实验动物。”科赫想到。 

     科赫找了一些细薄的木片,仔细洗干净,放到烘炉中加热,这样可杀死 

沾在上面的一些其他微生物。然后把这些木片浸到患炭疽病羊的血中,这些 

血中充满了一些神秘的不活动的线和杆。 

     下一步可是极为关键的,科赫用刀在老鼠尾巴上开了个小口,将浸过羊 

血的木片插进了伤口。 

     第二天,这只老鼠死了。肚皮朝天,直僵僵地躺着,本来滑润的毛倒竖 

了。科赫把这只可怜的老鼠缚在木板上,切开了它的肝和眼,看遍了尸体内 

部每一个角落。让科赫惊奇的是,老鼠体内同样有着又黑又大的脾脏。从脾 

脏内取下一滴发黑的粘液放在显微镜下,科赫又一次看到了那些熟悉的线和 

杆。 

     科赫心花怒放。“这些线一定是活的。我插进老鼠尾巴里的木片上沾有 

一滴血,这滴血仅有几百只这种“杆子”,而老鼠患病到死亡24小时内,它 

们繁殖到了几亿只……” 

      “有什么办法能看到那些‘杆子’长成了线?”科赫苦苦思索着。“我 

若能钻到一只活老鼠体内去看看那该多好!”钻到老鼠体内是不现实的想法, 

但创造一种环境使这些“杆子”在里面生长倒是可以尝试的事情。 

     科赫取出一点死老鼠的脾脏,放到一小滴牛眼睛的水样液里。科赫想: 

这些东西应该是杆菌的好食品。若能提供与老鼠体温相同的温度则更理想 

了。他做了一个简陋的培养箱,用油灯慢慢地加热。 

     为了不让其他微生物混进来,科赫不断改进着他的实验方法。他将悬滴 

液移到显微镜的透镜下面,静看其中的变化。从显微镜下的灰色视野圈中, 

他看到了一些老鼠脾脏的碎屑,其间有一些极细的杆子在漂浮着。100分钟 

过去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科赫有些心烦,嘴里咕哝着,“不要急,再 

等一下,再等些时候。” 


… Page 46…

     奇迹终于出现了。就在这些碎脾屑之间,一出可怕的剧幕拉开了。 

     漂浮着的小杆繁殖起来了。一只的成了两只,且在不断增多,杆成了线, 

无数根蜿蜒不尽的线,纠缠成了理不清的无色线团。这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