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读了不少书,他的历史知识仍是肤浅的。他只知道一些事实,而缺乏指导这些事
实的逻辑和推理。关于远东他知道得很少,给人的印象是他把被歪曲的历史同模糊
的希望离奇地结合起来,这希望就是我们反正会以某种方式对同共产主义斗争的人
们有所帮助。〃通过同杜鲁门会晤,麦克阿瑟还感到〃有一种古怪而不祥的变化正在
华盛顿发生〃,像罗斯福那种敢作敢为、精神振奋的人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
是一种走向权宜妥协而非斗争到底的趋势。〃哈里·杜鲁门原来那种大胆对抗并击
败亚洲共产主义的果敢决心,已被经常灌输的怯懦和嘲讽的窃窃私语剥夺殆尽。总
统似乎在受一些比较自私的阿谀奉承的联合国政客的摆布。他似乎处于反常的状态,
对仅仅在几个月前他所无畏地承担的那些言过其实的风险公开表示害怕。〃从这一
点上看,麦克阿瑟在说别人无知的同时,他自己对政治的确是无知的。他看不到战
后已经完全改变了的国际形势,眼睛只盯在远东这一隅,只会用军事家的眼光来判
断政治问题。正如罗斯福曾对他说过的:〃道格拉斯,我认为你是我们最出色的将
军,但我觉得你将是我们最蹩脚的政治家。〃
下一章
麦克阿瑟
第二十三章 北犯南逃
春风得意马蹄疾,梦想回家过除夕;
半路杀出志愿军,马失前蹄怨人骑。
话说〃联合国军〃和韩国军突破三八线后,进展神速。在东线,1950年10月10日,
韩国第1军团占领元山,17日占领咸兴。但麦克阿瑟仍坚持让阿尔蒙德的第10军按
原计划在元山登陆。此举在许多人看来是毫无意义的〃马后炮〃,且造成部队调动、
后勤补给等方面的混乱,也贻误了利用第10军的余威,就近乘胜北进的战机。由于
元山港布满水雷,需够的时间排除,致使原定的登陆时间不得不从20日推迟到26日,
而且把第7师的登陆地点改在元山以北150英里的利原。在西线,美第l军从10月9日
起沿金川、沙里院向北推进,于10月19日攻占平壤。同一天,得意忘形的麦克阿瑟
把原来所定的〃联合国军〃停止作战的安州、宁远、兴南一线向北推进了30一160公
里,大体位于鸭绿江以南60公里与之相平行的宣川至城津(金策)一线。美第1军随
即向新的〃麦克阿瑟线〃挺进。
10月20日,麦克阿瑟为〃切断北朝鲜政府首脑和北朝鲜军队主力的退路〃,命令
新近赶到的第11空降师第187团在平壤以北约40公里的肃川和顺川地区实施空降。
他像1943年进攻莱城时在纳德扎布一样,在远东空军司令斯特拉特迈耶和惠特尼等
人的陪同下,乘坐飞机在空降地域上空巡视,随后降落在平壤机场。他一走下飞机,
就神气活现地向在场的人喊道:〃有什么大人物来欢迎我吗?金某人在哪儿?〃接着,
他得意地对记者们说:〃我们出其不意地实施了空降作战。估计北朝鲜军队全部兵
力的大约一半即3万人,已被包围在平壤的第1骑兵师、南朝鲜第1师等地面部队和
第187空降团之间了。敌人只有全部毁灭或投降,别无选择。这次行动,堪称为高
超的艺术,敌人已陷入圈套了。〃在麦克阿瑟看来,平壤的陷落即〃象征着北朝鲜的
彻底失败〃,一切有组织的抵抗已全部停止,〃剩下的只是一些游击战了〃。但事实
上,麦克阿瑟在说这番大话的时候,人民军主力早已后撤到清川江以北,而朝鲜政
府也早在10月12日即已撤到北面的江界。可以说,这次空降什么目的也未达到。21
日,麦克阿瑟在返回东京前,在乎壤机场检阅了首先攻入平壤的第5骑兵团F连。他
站在200名疲惫不堪、胡须丛生的官兵们面前,致了简短的贺词,然后下令道:〃96
天前和该连一起登陆朝鲜的,请向前一步走!〃结果,走到前面来的只有5个人,而
且其中3人的头上和四肢还缠着绷带。
此时的麦克阿瑟,以为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因此在他返回日本后,便忙着进
行结束战争的准备。他对记者们说,战争已经基本结束,只剩下扫荡收尾而已,保
证〃让弟兄们回家过圣诞节〃。他命令他的军需部长,要他准备好第8集团军返回日
本的营地,同时取消了向国内提出的增援武器弹药的申请,并通知布莱德雷,第2
师于次年1月份即可调到欧洲。当时,留守后方的参战部队也为这种气氛所感染,
竟做起了回国的准备,有的甚至开始上交装备。第1骑兵师中风传要〃在东京过感恩
节〃,有人还想象着在皇宫前游行庆祝胜利的情景。第2师更是性急,已往仁川派遣
设营队,着手进行乘船准备。
胜利确实在向麦克阿瑟招手。在前线担任追击任务的〃联合国军〃和韩国军此时
已进抵清川江边,再往前百八十公里,就是朝中边界了。为尽快完成〃扫荡收尾〃任
务,麦克阿瑟于24日下达了一道非同寻常的总追击令,指示〃联合国军〃〃以尽可能
快的速度向北推进〃。这意味着将取消〃麦克阿瑟线〃的限制,违背参谋长联席会议
关于在边境地区只使用韩国军队的训令,并改变原定的东西两线对进、建立一条缓
冲地带的计划。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得知这项命令后,当即重申了既定方针,并小心
翼翼地询问他发布这项命令的理由。次日,麦克阿瑟复电回答说,他的命令是出于
〃军事上的需要〃:〃仅仅用南朝鲜军队显然是不能达到国境线的。这一行动,是联
合国军为完成所受领的'歼灭北朝鲜军队'的任务所必须采取的军事行动,是符合现
行训令的精神的。关于这件事,已在威克岛取得杜鲁门总统的谅解。〃(实际上,威
克岛会议并未涉及此事。)面对盛气凌人的麦克阿瑟,参谋长联席会议也拿他没办
法。当时,因仁川登陆的胜利,人们对麦克阿瑟几乎发展到迷信的地步,就连他的
上级也感到对麦克阿瑟的任何决心提出疑问是否明智,如柯林斯所说:〃麦克阿瑟
在仁川大捷战果辉煌,他的威望随之大增,以致军事首脑们对他后来制订的计划和
决策本应提出意见,而不敢再提了。〃马修·李奇微则在他的《朝鲜战争》一书中
写道:〃在五角大楼如同在战场上一样,人们近乎迷信般地敬畏这个非同凡响的军
界人物。因为,在别人都错了的时候,他往往是正确的。他虽然从未承认有过判断
错误,但这方面的错误确实很少。所以,有些人认为,想要劝阻这样一个人,不仅
徒劳无功,反而会使他更加一意孤行,以回敬对他的批评。〃另外,华盛顿方面也
考虑到,现在战争已接近尾声,还未发现有苏联和中国已经介入的迹象,也许迅速
插到边境地区,造成占领整个朝鲜的既成事实,就会完全消除中国介入的危险。因
此,在收到麦克阿瑟的答复后,华盛顿并未要求他撤销命令,实际上等于默许了。
于是,总追击的命令马上得到贯彻执行,各部队争先恐后地渡过清川江,分兵数路
向鸭绿江挺进。追兵们心里盘算着,再有两三天就要结束战争了,那时他们就可以
回家了。他们谁也不会想到,他们的美梦很快就要变成恶梦了。 就在乎壤陷落的同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4个军及3个炮兵师开始秘密渡过鸭绿
江,向预定作战地区开进。根据敌分兵冒进、兵力分散、置东西两线之间出现80余
公里的缺口于不顾等弱点,志愿军总部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在运动中围歼冒进之敌
的方针。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入朝参战的首次战役,一周之内即重创南朝鲜第
2军团,完成了战役展开。但此时的麦克阿瑟及其总司令部虽不断接到有中国军队
参战 的报告,却仍不相信有中国的大部队入朝,而认为那只是带有象征性的少数
志愿人员,其目的只是做做姿态,或只是为了保卫鸭绿江上的水电站,因此不顾美
第8集团军右翼和第10军左翼暴露的危险,继续命令部队向北推进。为打击敌人的
嚣张气焰,志愿军总部利用敌翼侧暴露的有利态势,采取向其侧后实施大迂回、结
合正面突击的战法,于11月 l~3日在云山地区重创美第1骑兵师一个团,并沿清川
江左岸向敌侧后迂回,迫使沃克命令第8集团军全线撤退到清川江以南。此役,〃联
合国军〃共损失1.5万余人,志愿军伤亡1万余人。
遭此沉重打击后,麦克阿瑟最初仍不愿相信中国军队已大规模介入。11月4日,
在致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一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