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麦克阿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克阿瑟非常不安,放心不下。为了照顾母亲,他请求调到密尔沃基去工作,但被
拒绝。随后他又要求调到华盛顿,在陆军参谋长伦纳德·伍德的帮助下,这一请求
不久就获得批准,并且是到陆军部报到,这对麦克阿瑟来说可算是吉星高照、时来
运转了。在那里,他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施展他的才华。
  来到陆军部的第二年,即1913年9月,伦纳德·伍德任命麦克阿瑟为参谋部的
正式成员。陆军部参谋部成立于1903年,当时任陆军部长的伊莱休·鲁特力排众议,
说服国会通过了参谋部法,以陆军参谋长一职取代原来的陆军总司令。参谋部在成
立之初是个很小的、作用有限的机构,只有3个处和45名成员。鲁特建立参谋部的
本意是使其像德国的总参谋部一样成为〃军队的大脑〃,主要负责计划和指导,而不
应陷入军队的日常事务。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无意中提高了负责行政工作的陆军部副
官署的地位,而参谋部则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种无人问津的地步,成了高高在上又
毫无权力的空架子。最初几任参谋长在履行职责时都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直
到伦纳德·伍德1910年上任后,情形才有所好转。伍德1884年毕业于哈佛医学院,
后在陆军中当医生。美西战争期间,曾与西奥多·罗斯福招募志愿军第1骑兵团并
任团长,不久即升为准将。战争结束后,他当了三年的古巴总督,接着又去菲律宾
任职。他在接任陆军参谋长后即决心改变参谋部的地位,把它从沉睡中唤醒。他在
1912年和当时的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一起向副官署署长安斯沃思将军的权力发
起挑战,并以抗上罪名(法律上参谋长对副官署有监督权)迫使安斯沃思退休,从而
在名义上确立了参谋部对其他机关所具有的上级地位。但敌视参谋部的国会却马上
回敬以具有约束力的立法来遏制伍德治下的参谋部,把它的成员减少到36名。麦克
阿瑟便是这36名成员之一,并很快受到伍德的青睐。能直接参与制定国家的动员和
战争计划,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极好机会,对他后
来成为运筹帷幄的三军统帅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期间,与美国为邻的墨西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冲击
了美国在墨西哥的利益。据统计,在前独裁者迪亚斯统治时期(1877一1911),美国
资本控制了墨西哥矿产的78%、钢铁企业的72%、石油产品的58%。1913年3月韦
尔塔发动政变上台后,暗中与英国石油资本家相勾结,使美国的石油大亨们极为恼
火。1914年4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以墨西哥当局扣留美国水兵为借口,出
兵攻占墨西哥东海岸最大城市韦拉克鲁斯。
  在这次行动中,麦克阿瑟父亲的老部下芬斯顿将军指挥一个旅的兵力执行占领
任务,麦克阿瑟本人则受命作为参谋部成员随芬斯顿将军于5月1日到韦拉克鲁斯搜
集情报。麦克阿瑟发现,那里缺少机械化交通工具,要是陆军开过来,将完全依赖
畜力运输。当他听说有几台铁路机车被藏在敌方防线后面时,便准备深入敌后进行
侦察。但芬斯顿认为这样做太冒险而不予支持。麦克阿瑟于是决定独自行动,来个
孤胆探险。他找来两个向导,偷偷越过防线去查看虚实。结果发现那里确有5台机
车,其中3台完好无损,陆军可以使用。在归途中,他遭到对方的偷袭和追击,军
装被打穿了好几个洞。经过几次交火之后,他击毙了对方的几名士兵,安全返回营
地。由于他在这次行动中所表现出的机智勇敢和主动精神,伍德将军建议授予他国
会荣誉勋章,但被陆军部以他擅自行动不宜奖励为由而否决了。麦克阿瑟闻知后大
为恼怒,他一气之下竟厚着脸皮写了一封信,向不同意授予他勋章的陆军部要员们
提出质疑,要求复议。在军界圈内的大多数人看来,麦克阿瑟的这一举动是轻率鲁
莽、粗俗无礼的,因此他的要求再次被否决。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麦克阿瑟那种近
乎痴迷的虚荣心是何等的强烈,以致到了伸手要荣誉的地步。
  1914年7、8月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全面爆发。大战之初,美国宣布严守
中立,但一年之后,随着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于爱尔兰海域,
导致1200人(其中100多人为美国人)死亡这一事件的发生,美国国内公众舆论逐渐
转向支持协约国。1915年12月78,威尔逊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宣布美国有必要〃
进行战备〃。由于总统态度的这一改变,陆军部和海军部开始制订和推行扩军计划。
此时刚刚晋升为少校的麦克阿瑟,作为参谋长和陆军部长的助手,积极参与了扩建
陆军的行动。同时,作为兼职工作,他还在1916年7月被任命为陆军部的新闻检查
官,负责联络报界。他非常精心于这项工作,把它看作是向新闻界解释陆军的动员
政策,说服他们支持陆军扩建计划的极好机会。他走马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
是把记者们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诸位先生们,对这项工作,或者说对你们的
工作我一无所知。我已做好接受法庭制裁的准备,带诸位观看我们的一切,没有任
何阻拦。你们将会知道,为我国的最高利益应在报刊上发表什么,不应发表什么。
我是一只小羔羊,恳求诸位保护我。〃麦克阿瑟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获得
了普遍的赞誉。在他结束一年的任职时,经常采访陆军部的39名记者联名写信给当
时的陆军部长贝克,称颂道:
  任何人都无法知道,这位少校与新闻界保持的友好 关系对国家的军事思想具
有何等程度的影响力。毫无疑问,他在记者招待会上所花的时间没有白费。那些招
待会在我们所写的文章里产生了效果。如果说国家在军事政策上终于做出明智的选
择,我们不能不说这得力于这位少校的帮助,他通过我们的报道形成了人民大众的
   意志。
  1917年4月6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威尔逊总统的对德宣战决议案。促使美
国参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争初期,美国之所以采取〃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
一方面这可以使它在〃中立〃的名义下同交战双方(特别是协约国方面)作买卖,大发
战争财;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削弱之后,实现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
但到1916年底,特别是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战争形势出现了对协约国方面不利
的局面。一旦同盟国方面取胜,美国对协约国的债主地位便会崩溃。同时,在远东,
日本的扩张野心日益露骨,假使德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便会落空。此外,大战接近尾声,美国为了在战后国际分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到
了参战的时候了。特别是1917年1月,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后.,德国潜艇
多次击沉美国商船,成为美国参战的直接原因。德国方面对美国可能参战估计不足;
德军总参谋部曾断定美国至少在两年之内不可能对欧洲地面战争产生影响。德军副
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更是信誓旦旦:〃它能做些什么?他们不可能到这儿来!…我对美
国根本不在乎。〃
  此时的欧洲战场早已荒家累累、尸横遍野。协约国军队在春夏发动的一系列攻
势不是彻底失败就是裹足不前,平添了上百万人的伤亡数字。法军发生骚乱,拒绝
再发动攻势;英军在黑格将军指挥下退回防御状态,陷入内部的矛盾冲突之中;俄
军和意军早已土崩瓦解,无力再战。协约国在焦急地等待美军的到来。在这危急关
头,约翰·潘兴将军率领第一批美国大兵于7月4日出现在巴黎街头,街道两旁的群
众用他们最熟悉的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呢称高呼:〃特迪万岁!〃在随后于拉斐
特侯爵①墓前举行的典礼中,一位美军上校意味深长地说:〃拉斐特,我们来了!〃
  ①又译拉法耶特,法国将军和政治活动家。被誉为〃两个世界的英雄〃。  1777
年赴美参加独立战争,立下赫赫战功,受到美国人的崇敬。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后当选为巴黎国民自卫军司令,因维护君主立宪制而于1792年8月人民再次起义后
进往荷兰。1799年返国。1830年在〃七月革命〃中任国民自卫军司令,帮助推翻波旁
复辟王朝。作者
  此时,在美国国内,除正规军外,各州的国民警卫队也都动员起来;纷纷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