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他得到升迁。〃或许由于潘兴无奈于老夫人的厚脸皮,这封信多少起了点作用,
因为作为离职前的最后一个决定,他终于提名把麦克阿瑟提升为少将。1925年1月,
45岁的麦克阿瑟戴上了两颗星,成为陆军中最年轻的少将。与此同时,他奉调回国,
担任总部设在巴尔的摩的第3军区司令。
1925年9月,他接到华盛顿的命令,指派他为审理空军的狂热鼓吹者威廉(〃比
利〃)·米切尔准将一案的军事法庭成员。麦克阿瑟把这项任务看作是他一生中所接
到的〃最令人厌恶的命令之一〃。他和比利·米切尔是老乡加朋友,从小就认识。他
们的父亲在内战时都曾服务于威斯康星第24步兵团。
米切尔本人曾在阿瑟·麦克阿瑟的部队中服过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美军航
空兵指挥官,战后任航空兵副司令。从1919年起,他向政府和公众发动了一场宣传
运动,极力主张空军独立和统一指挥,并激进地认为空中力量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要求政府以〃空权论〃取代〃海权论〃,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政策。他对飞行部队的使
命所下的定义是:消灭敌空中力量,夺取战场制空权(驱逐);摧毁远离战场的地面
目标(轰炸);摧毁战场上的敌军部队(攻击);实施火力引导和情报搜集(侦察)。这
种理论后来使他享有预言家的声誉,但对当时的飞机性能来说,却是完全不相适应
和不现实的,因此遭到陆、海军的反对。但米切尔不屈不挠,仍以日益高涨的热情
宣传他的理论,而且越来越无视组织纪律,直言不讳地指责政府对航空兵漠不关心
的态度〃近乎叛国行为〃。1925年9月,陆军飞船〃谢南多厄〃号在一次暴风雨中失事
坠毁,他在圣安东尼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开指责陆军部和海军部〃无能和失职〃,
使得华盛顿不得不以违抗上级罪对他提出指控。
10月28日,米切尔案正式开庭审理。最初,人们预料审讯用不了一周就会结束。
但米切尔把法庭变成了宣传其理论的讲坛,使得新闻界异常活跃,大张旗鼓地进行
报道,结果使审讯延续到12月中旬。麦克阿瑟由于厌恶这项差事,在整个过程中〃
一反常态地沉默〃,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用眼睛盯着每次到庭的路易丝。这是他所能
采取的最聪明的态度。他是〃陆军中最年轻的少将、最有前途的青年军官〃,是一颗
正在升起、'已接近顶峰的新星。此时他需要的是谨慎,而不是出风头,招惹是非。
米切尔的案件非常敏感,弄不好不是得罪步兵,就是得罪航空兵,以及分别支持这
两派的日后将决定他是否能向上爬的国会议员。因此他在审讯中尽量采取中庸的不
偏不倚的立场,对米切尔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
米切尔确实有罪,这一点很少有人怀疑。在12月17日秘密表决时,麦克阿瑟也
认为他有罪,但他接着用闪烁其辞的言语尽量把他的罪行淡化,力争减轻对他的处
罚,建议不要解除他的军职。最后法庭判处米切尔停止军职5年。由于麦克阿瑟在
审讯中所采取的中庸态度及为减轻对米切尔的处罚所起的作用,米切尔及其家人日
后对他一直感激不尽。
与此同时,麦克阿瑟夫妇间的裂痕却越来越大。路易丝属于新潮人物,喜欢股
票市场和爵士音乐,对枯燥无味的军旅生活早已失去了兴趣。她曾力劝自己的丈夫
退出军界,到经济圈里做生意,而麦克阿瑟则对此全然不感兴趣。由于志趣不投,
到1927年夏,两个人的关系终于破裂,路易丝独自搬到纽约去了。1929年6月,两
人在雷诺办理了离婚手续,彻底分道扬镳。路易丝后来又结了两次婚,但都以离婚
而告终。
1927年秋,麦克阿瑟意外地被推选为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于1928年率
美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夏季奥运会。回国后,他又奉命前往
马尼拉担任最高军事职务驻菲美军司令。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没有什么任命比
这更使我高兴的了。〃在马尼拉,他与新任总督亨利·史汀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并常常与他的老朋友奎松讨论日本扩张问题,但两人的意见有时并不一致。麦克阿
瑟对日本积极向菲律宾移民表示担忧,而奎松则持欢迎态度,认为他们带来了可用
于发展经济的资金。
1929年3月,赫伯特·胡佛就任美国第31届总统,这对麦克阿瑟的晋升是非常
有利的,因为他们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有过交情,彼此非常了解。胡佛就职后
3个月,麦克阿瑟就收到陆军参谋长查尔斯·萨默罗尔将军拍来的电报,说〃总统很
想任命你为工程兵部主任〃。这本来是件晋升的好事,但却使一心想当陆军参谋长
的麦克阿瑟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他深知,萨默罗尔将军的参谋长任期还有一
年的时间,而他作为资历较深的年轻少将在竞争这一职务上是处于有利地位的。如
果他接受工程兵部主任一职,那么当参谋长的希望就变得十分渺茫了,因为按常规
参谋长都是从步兵〃线内〃选拔的,还未曾有过从工程兵部主任升为参谋长的先例。
但也不排除有打破这一常规的可能性,即总统已经考虑到由他担任未来的参谋长,
而工程兵部主任一职只是一种过渡。如果他拒绝这一职务,就可能被认为是不忠的
表现,反而毁掉了当参谋长的任何希望。
最后,麦克阿瑟决定孤注一掷,拒绝接受工程兵部主任职务。他也许做对了。
此时,华盛顿的一些有权势的人物正在为任命他为参谋长而到处游说,其中包括他
的老上级萨默罗尔将军、曾在胡佛竞选运动中出过大力的他的前岳父斯托特斯伯里
及陆军部长赫尔利。赫尔利起初表示反对,但最终同意向总统提名。
1930年8月5日,麦克阿瑟收到赫尔利发来的电报:〃总统刚刚介绍了你的详细
情况,决定由你接替萨默罗尔将军出任参谋长。〃胡佛总统在回忆录中讲述了他选
定麦克阿瑟为参谋长的理由:〃我始终认为选择年高资深的人当参谋长没有出路。
因此,我在陆军中寻找年轻人,最后选定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他的杰出能
力和优秀品质用不着我解释了。〃
当久已盼望的愿望终于实现时,麦克阿瑟反而又犹豫起来。当时全国进入大萧
条时期,和平主义情绪高涨,要想在陆军建设上有所成就,必将面临一场激烈的斗
争。在回忆录中,他声称:〃久已盼望获此任命,但面对可怕的考验,我仍犹豫,
不敢接受。我的母亲住在华府,体会到我的想法,来电鼓励我接受新职。她说如果
我表现出胆怯,我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羞耻。〃于是,他最终下定了决心,于9
月19日返国赴任。在他正式就任参谋长后,他的母亲抚摸着他肩章上的四颗星说:
〃要是你爸爸现在能亲眼看见你该多好!道格拉斯,他的愿望你全都实现了〃。正是:
青出于蓝胜于蓝,九泉老父得安眠。
下一章
麦克阿瑟
第四章 位居顶峰
艰难岁月事事难,退伍老兵又添乱;
逆水行舟不畏缩,千方百计搞备战。
话说麦克阿瑟从菲律宾回国后,于1930年11月21日宣誓就任陆军参谋长,领临
时上将军衔,并搬进梅尔堡l号公寓豪华舒适的参谋长官邸。他当时正好50岁,是
陆军史上最年轻的参谋长,也是全国唯一的四星将军,年俸1.04万美元;军队里
唯一一辆高级卧车供他专用。
此时的参谋部较之他第一次在这里任职时的地位已大为提高。它由1名参谋长、
4名参谋长助理和其他88名不低于上尉军衔的军官组成,其任务是:〃独立地并协同
海军部队制定国防计划,为保卫国防而制定使用军事力量的计划,在紧急情况下动
员国家的人力和一切资源,调查和报告有关影响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和备战状态的一
切问题〃。作为参谋长,麦克阿瑟是陆军部长在一切有关军队建设上的直接顾问。
他可根据法律负责陆军全体军官的军衔和职级晋升程序,并可以陆军部长的名义下
达命令,以确保陆军部的政策能在各兵种、各军区及其他部门协调一致地执行,从
而使陆军计划得以迅速而有效地实施。然而,尽管参谋长及其所属的参谋部如今在
陆军建设上有了更大的权力,但由于当时正处于大萧条时期,他们的一切努力和计
划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