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个小时。
我更知道她热爱大自然的性情。她不愿意在屋里呆着,就喜欢郊游,看见山就
笑,看见树就跳,看见河就想跳进去游泳。二十岁就出了名的拉芳是大自然的骄子,
她大概也是用这种对大自然的拥抱和亲吻来表达她对大自然的报答。
我没有给拉芳的妈妈回信。我想,她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我别再用我的拙笔
去触动她那悲痛敏感的神经了。我一个人面对拉芳送给我的小小的礼品———个调
皮的小猪,面对我剪下来的《人民日报》有关拉芳的消息报道,脑海里勾画出她失
足落崖的一刹那:
……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洛泽尔省的基文山的青翠让拉芳兴奋无比。
远离城市的喧嚣,寻一片沁人心脾的草的芳香和宁静,让在光亮的水银灯和马
达转动的摄像机面前紧张的身子和脑子,在此时彻底地放松。脑海里转动的全是高
兴的事:和妈妈在远方龙的故乡一享天伦之乐;与朋友们再一次地在她已经熟悉的
水库里畅游;讲故宫的古老,讲圆明园曾有的辉煌;向妈妈讲述她对梦中的中国情
人的眷恋;偎依在妈妈怀中,像孩子一样亲昵地问妈妈:“将来,我在中国成立家
庭,要传统的,中国味儿的,没有‘现代文明’对爸爸那样的困扰,你同意吗?”
……拉芳笑了,跳起来,跑起来,她又在像鸟儿入天空,鱼儿遨水底,她沉浸在对
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里……
可怜的拉芳,没有注意到眼前被花埋住的山崖的陡峭,她走向花丛中……
拉芳的妈妈给我寄来一个邮包,有一本书,是介绍贝尔娜黛特·拉芳的家庭生
活和艺术生涯的。有一张送给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拉芳的朋友的纪念卡,照片是在龙
庆峡水库边一个不知名的石佛旁边,拉芳闪着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脸上挂着纯洁
开朗的笑容,双手合十向你望着。张健先生替拉芳的妈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美丽的拉芳感谢所有的朋友曾给过她的友情。如今她离你们而去,在上帝那里
去追述她和这个世界的友情。愿拉芳的灵魂在天堂中得到永生。
我看着这张我为她拍的照片,恭敬地把它摆在桌子上,前面放上我准备送给她
的那套中国古钱币,眼中涌出了泪水……
访日散记
十几年前去日本,那可真是开了眼界。看哪儿都好,看哪儿都新鲜,眼睛不够
使的。后来无数人都描述的事情,在我们当时看来就是世界珍闻。中国人百分之九
十以上都不知道呀!现在回过头看看这些文章,像乡下人刚进京的时候那种感受。
话说回来了,有了昨天才有今天呀。仔细品味品味十年前看世界的劲头儿,你会感
到,中国的步伐真快。那个时候我在日本看到的回来就写的这一些,今天的人才不
会那么少见多怪不开眼呢!
飞抵东京我这个相声演员参加了中国计划生育访日考察团,这条消息使好多人
不相信。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倒增加了我身份的滑稽性。送我们赴日本的朋友
听后笑了;到了咱们海关,同志们一听笑了;到了日本海关,一填职业:
“漫才艺人”,他们先是疑惑,尔后也笑了。我心里倒不以为然:你们笑你们
的,反正我到日本就是考察计划生育来的。
第一站是东京。对于东京,人们有不少赞扬:“另一个世界!”下了飞机你看
吧,多困也睡不着。可我从成田机场到东京的这两个小时的路上,却了几次盹儿。
也许是我感到新奇的缘故吧,在飞机即将着陆的前30 分钟,我就睁大了眼睛,使
劲儿从机舱窗口向下望,尽管由于天黑,什么都看不见,我依然把眼睛睁了半个钟
头,结果下了飞机太累,眼睛却睁不开了。也搭着从成田机场到东京市区的路上一
片漆黑,再加上5 个小时飞行的疲劳,所以打起瞌睡来了。大概这不是我一人的感
受,不信你看路上的灯光。在拐弯的路口,灯光低低的,而且一左一右交替地亮,
给人一种灯光跳动的感觉,和周围静谧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据说这样才足以刺
激司机的感官,防止汽车跑到沟里或是坡上休息去。
车子进了东京市区以后,灯光逐渐地辉煌起来,但辉煌得那么孤单。也难怪,
已经入夜11 点半了。鳞次栉比、高大的写字楼,灯全亮着,那么大的玻璃窗,好
像故意让我们把里面看得清清楚楚似的。写字楼的办公室里,除了桌子,就是桌子,
桌子后面全是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陪伴着,书架上是书籍、材料,桌子上也是书籍、
材料,地上还是书籍、材料。战后的日本民族,培养了一种顽强奋斗的精神,飞速
而带畸形崛起的经济发展,需要极大的工作量去处理各种信息的储存和传递。在大
窗户后面,能使你体会到这一点。
访农户我们在和歌山市访问一位农户,并参观了他的家庭。这次活动使我们的
印象太深了,回国后许久,那一天的情形依然萦绕在脑海里。
日本的城市与农村区别不大,当我们还以为大轿车是在城市里兜圈子时,车停
了下来,原来已经到了农户的家门口。
农户的主人五十五岁,他个头不高,皮肤黝黑黝黑的,显示出主人长期在大自
然怀抱中享受着阳光的爱抚。他的身体虽然消瘦,但看上去有一副很结实的胳膊。
为欢迎客人,他穿了一套黑色的西装,扎上领带。头型没有受城市“新潮”的影响,保
持着朴实的乡农型。除了这些能说明主人的身份,在他的家中就再也看不出与城市
人的区别了。
主人的家庭宽敞、明亮、洁净,屋内的摆设洁净得让人惋惜:这么干净的环境,
最好放在一个玻璃罩里,供人欣赏才是。但是主人那么随便地让我们席地而坐。借
着这个机会,我便仔细地在屋里观察起来。一看,这是个和睦、富足的家庭。屋里
有许多精致的工艺品,屋子的左面有张红木大条案,上面端端正正地放着一支一米
多长的大象牙。条案旁边的多宝格里,放着数个日本式传统的布娃娃,其中还有一
个戴红帽的布娃娃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她坐在日本娃娃们中间。简单的几件紫檀木
家具,上面雕着浮龙,一看也是中式的。头顶挂着一只红颜色的宫灯。主人给我们
拉了一下灯绳,立刻出现了一种热烈而又古朴的气氛。
奇怪的是主人一直比较拘谨。开始,我们以为是他和我们太陌生的缘故,直到
后来他说的一番话,才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疑团。
“我对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主人说:“我四十年前到过满洲,离开的时
候是带着惭愧、忏悔和怀恋的心情。我们日本做过对不起中国的事,所以我想见你
们,也怕见你们。我的家里许多陈设都是中国式的,我用它来寄托我心里面的情感。
我不大过问政治,我知道中国现在还不错,但不知道你们还恨不恨我们这样的人。”
老人的话很平淡,说话时两只手不住地扶着跪在席上的膝盖,并微微颤抖,讲完了
还把头垂下来。我再仔细看:老人动感情了,眼角儿里闪着泪花。满心高兴的我们,
没有想到在屋里面听到这样一番话。望着他那诚挚的神情居然沉思起来。
团长梁济民这时候说到:“先生,我们两国的人民都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中
国和日本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的历史,而不愉快的历史是短暂的。过
去的就过去了,让我们记取教训往前看。”这一番话,使主人格外地感动,他不住
地跪在那里鞠躬。这时候,我们的团员、黑龙江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孙耀明对
主人说:“我是黑龙江的政府工作人员,我邀请你去黑龙江看看,看看中国的变化,
看看你曾经到过的地方,我为你安排在中国的吃住行!”主人兴奋了:“中国人的
胸怀那么宽,看来我们的气量太小了。请,请,请尝我种的桔子制成的饮料。”主
人的家里只有他和他的妻子两人,女儿出嫁到城里去了。他和他妻子经营两点一五
公顷的土地,全部种植柑桔,年产八十吨左右。他们从来不雇人。最忙的时候顶多
请邻居来帮帮忙。柑桔的出售由当地的农民协会负责,两个人的收入很可观。主人
告诉我们:“遗憾的是现在日本的青年人从事农业的越来越少,我听说中国从事农
业的人很多,比我们强。”我们团长一听笑了:“从长远的观点看,太多、太少都
不正常。什么都要有比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