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笑面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梁左总结说:“因为你懂相声,我不懂相声,所以我们能够走到一起。”此句
话道理甚深。相声艺术自古以来口传心授,一人心里一竿尺子。年轻的演员起来了,
要有老先生的指点,最难过的是点的不是地方,让年轻人无所措手足。改吧,改去
了精华,不改吧,老先生眼睛盯着,看看你“听不听话”,然后决定你“是不是相
声里的事”。有的时候我叹道:他们太懂相声了,也许就害了相声了。
    梁左貌似谦和,其实鬼灵精。他知道新时代人们接受幽默与旧时代人的差距。
    的确,像《虎口遐想》中以“一青工游园不慎落入虎口丧生,有关部门提请游
人注意安全”这样的书面语言,和“您说攀登珠穆朗玛峰后边要跟个大老虎是不是
是个人就上得去”这样的长句式来组成包袱,是不符合一般的相声创作规律的,但
梁左就这么写了,我就这么演了,观众就这么笑了。这里面有值得研究的东西。我
想,相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一定要大胆革新,不仅内容要革新,形式也要革新,如
果一味拘泥旧的手法去创作相声,就难免语言贫气、包袱雷同、笑料单一,就难以
出现大的幽默。梁左在相声创作中的“离经叛道”,正说明他早已敏锐地注意到了
这一点。
    梁左是一个好的合作者,却并不是一个坚定的合作者。这几年我屡屡动员他到
广播说唱团来搞专业创作,但他却每每托词拒绝,我知道他是还没有下决心一辈子
搞相声。他这人表面随和,说话慢条斯理,遇事不慌不忙,但内心却充满激情,变
幻莫测,难以把握。当年他在中央机关呆得好好的,有一天读元曲“本是个懒散人,
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于是心有所感,马上找领导要求调动,说是要换一种
“耽几盏酒,教几卷书”的闲适生活。早先他还写过纯情小说,收到不少带着女孩
子泪水的读者来信,后来他又搞过《红楼梦》研究,因为发给他的《中国红楼梦学
会会员证》编号“十三”,认为太不吉利,所以洗手不干了。这几年他一会儿对数
理逻辑发生兴趣,在创作相声《聚会》时硬塞进一段关于“悖论”的内容;一会儿
又对动物学刻苦研究,啃完了厚厚的一本《中国鼠类大纲》,还发表了一篇叫什么
《灭鼠记》的幽默小说,也动员我改编为相声;前年他又玩命学了一年西班牙语,
说是为了读懂马乐克斯的《百年孤独》原著……每到这时,常常需要我努力把他拉
回到相声创作的正路上来。我对他说:“你那些都属于业余爱好,写相声才是正事。
这几年大伙儿谁不知道你呀,都等着看你的作品呢!”他听得心里高兴:“真的?
大伙儿都等着呢?那我可得对得住大伙儿。”于是,就又专心相声创作一些日子。
    人合有志,不能强勉。或许是相声创作太难了,而且他也确实把他的生活一古
脑儿倒给了相声事业,在我和他出版了《姜昆梁左相声集》以后,他离开了相声创
作队伍。
    大概是在我没留神的功夫,他搞出了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情景剧《我爱我家》。
样片先拿到我家里来,我一看气大了:“梁左,你把相声的包袱全弄到你的肥皂剧
里来了,你也不怕相声界斥你为‘窃贼’?”他依然是慢条斯理:“千古文章一大
抄,实际上这叫借鉴,我是创作性的继承、捍卫和发展了……”一个诡秘的笑,让
我怀疑起他和我合作的动机:他干什么来了?
    在相声界里转了一溜十三遭,实行拿来主义,而后为他进军影视而服务?
    《我爱我家》毁誉参半,我认为它是成功的。当然,这个成功建立在梁左的成
功上。
    最近他又自编、自导起来。
    我打电话给他:“梁左,别不自量力,怎么又当起电视剧导演,你会吗?
    你懂吗?”梁左慢腾腾地说:“姜昆,当导演别提多牛,人家都忙,拍戏的演
戏的,但我可以坐着。告诉你,还有人给你端着水,吃中午饭的时候,盒饭是送到
你嘴边儿上的……”听着他这些话,我似乎看到他在电话机旁边洋洋自得的样子。
    我不知道梁左还要干些什么,但是我知道,将来他可能还要干些别的。
                                鬼才吴欢
    我的吴欢兄弟是个“鬼”才。
    说他鬼绝不屈他。大家评评理,我和他相处也近三十年,没见过他磨砚、描红,
居然真草隶篆一手好字;没见过他苦练丹青,确也信手画出人物花鸟西画国画;从
北大荒回来想写小说,没几日处女作堂而皇之地得了“当代文学奖”。后来写上了
电视剧,又得了中央电视台的优秀剧作奖。香港、台湾一大堆剧商跟着屁股后头一
集催一集地逼债。前些日子想弄弄小品,一个跟头就折上春节晚会了。我纳闷儿他
什么时候练的?翻翻他的经历,他没念过“四书”、“五经”,哪儿来的这么多之
乎者也的雅学问?没跑过江湖,哪儿来的那么多狡黠机灵的俗文化?
    我觉得吴欢经常把自己的专业当成业余爱好,而又常常对业余爱好付诸专业精
神。
    我家里有一幅油画,是吴欢画的贝多芬。我女儿小时候,曾经让这张画给吓哭
过。讲老实话,功夫非常到家,人物也很逼真,就是眼睛瞪得大了一点,所以让我
的女儿害怕。也不知道该怪我女儿胆小,还是该怪贝多芬长的寒碜。
    家父去世,我为尽犬子孝心,为家父生前留下的几十幅书法作品出版了一本专
集。
    吴欢为家父的义子,我请他写序,他答应了后,我嘱咐他:“写得书卷气一些,
别太俗喽!”文章拿来以后,让我服了。他写到:
    先贤有云:“生平卖不尽是痴,生平医不尽是癖,人不可无痴,人不可无癖,
则痴正不必卖,癖正不必医也!”
    姜公意托金石癖,情寄翰墨缘,蔼然长者风,书痴是也。
    心不忘念,身不忘动,口不忘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存诚、慎独、君子谦谦,姜公是其人也。
    先父精神跃然纸上!
    吴欢好在雅的、俗的都能招呼。
    比方形容中国老百姓都熟悉的喜剧明星陈强、陈佩斯父子,吴欢写道:
    儿子像父亲,这是理所当然,因为父亲是儿子的模子,能不像吗?但话是这么
说,真要像成陈强、陈佩斯父子那样儿的,也并不容易。那是巧劲儿,真功夫,蛮
干不成,苦干更不成,全凭撞大运。
    整个一个相声!
    我夸他:“行,吴欢有道,如能归到专门写作,定成大家。”吴欢不以为然道
:“写东西没什么了不起的,手艺活儿,跟糊棚的、糊纸盒的差不太多,都是跟纸
过不去。可有些理论家和读者对写东西的过于厚爱,捧得太高。动不动说这个作家
伟大,剖析了整个社会;那部作品深刻,动摇了一个阶级。作家哪有那么大本事?
我不过是有感而发,写写玩玩而已。”说得何其轻松。
    据说吴欢写作上的鬼功夫,得益于英国的唯美主义大家——王尔德先生。这位
西方的王师傅写文章有特点——讲理,而且是掰开了揉碎了讲。他讲得吐沫星子飞
溅,本事是让这个世界所有的明白人听了以后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文章里,你经
常能看到丁点的事,由王师傅一上挂下联,东拉西扯,世道经纬,人生哲理,便透
透彻彻,明明白白。此公30  年代在中国着着实实红了一阵(听老人说,那些年许
多大文人兴打红领结,就是从王师傅那儿抄来的)。到了90  年代,一位刚入不惑
之年的鬼小子,居然弄透了王尔德,把王师傅的文风和中国的幽默,加上先贤诸子
的教诲,再掺上老百姓的市俗俚语搁一块儿一搅合,大杂烩,味儿绝了!
    在描写作家苏叔阳先生的爱妻的文章中,吴欢有如下一段文字:
    在“爱”的问题上,苏先生几乎没失败过,当然也很少成功过,成败相抵,几
近于零。作为爱神,“爱”对于他来说,更多的乃是尴尬。中国历来就是崇尚才子
佳人的国度。苏先生虽无宋玉、潘安之貌,却有东坡、李杜之才,所以“艳遇”也
就难免。不过他的本事,正如中国足球队盘带过多,射门乏术,因此,他的艳遇有
惊无险。充其量就是遇上了而已,并没有形成缠绵悱恻、勾魂摄魄的情节。不过要
说苏先生在“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