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央视名嘴学口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深厚的文化底蕴。

  幽默必须有知识积累,有文化修养垫底。因为幽默的思维需要快速、奇异的联想。知识贫乏、眼界狭窄、单一的线性思维无法激活思维网络中饶有趣味的组合,也就是说无法产生幽默。




  3?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幽默需要突破常规,变通地运用词语在时代色彩、语体色彩、专业色彩等方面的差异,使语言“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比如:在《实话实说》的一期节目《我的左手》中,一位大妈为证明“用左手者聪明”的观点背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崔永元看准时机接过来说:“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手不在左右,好使就行。”这个仿句是对名句的改造,切合当时的语境,使得人们开怀大笑。

  ■邻居大妈儿子的平民化语言

  在人们一贯的印象中,主持人的形象都是长相端端正正,说话字正腔圆的。但是,崔永元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人们的这种印象。更加颠覆的是,他还以“嘴角的一抹坏笑”和“一口北京话”这种方式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

  对广大观众来说,他们自然喜欢以一种闲适轻松的心情与广播电视节目相对,这就要求主持人的语言必须简明易懂,有很强的可听性、可接受性;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看,简单朴实的话有时更能快捷而有效地把某种思想传达给受众。“社会心理研究表明,人们更喜欢语言上和他们接近的人”,因为“降低参与者之间的差异”“有利于交谈,并可获得听者的社会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观众越来越要求传播者有平和、平等、平易、平常的心态,而拒绝生硬的说教灌输,厌烦自作聪明的炫耀和装腔作势的煽情。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传播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氛围中,“平民化”的主持人,“平民化”的主持风格,理所当然地最为群众赞赏和青睐。而这其中,以“邻居大妈的儿子”自居的崔永元以其主持心态的“平民化”、相貌行为的“平民化”、谈话方式的“平民化”赢得了广大受众的信任和喜爱。

  崔永元自己对这种平民特征的解释是:善良、真诚、与人沟通、与人为善、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作家刘震云如此评价他的平民化语言:“他可能在电视上改变了一种说话方式,这种改变引来了清风扑面。”

  在2006年两会期间的《小崔会客》节目中,崔永元采访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周铁农,两个人一开始的对话如下:

  崔永元:听说我要采访您,我所有的朋友都为我捏了一把汗。

  周铁农:听说要接受你的采访,我所有的朋友也都为我捏了一把汗。

  崔永元:您这样说好,您这样说我就特别放心了,首先咱们消除了彼此间的神秘,可能谈话就好进行了。

  周铁农:我们经常看你去采访别的人,但是你很少看我接受别人的采访,所以要说神秘的话,我对你来说还稍微神秘一点,你对我来说已经不神秘了。



  崔永元:现在我特别放松,我就想跟您聊家常,我就想问问您那个名字是谁起的?

  周铁农:名字肯定是老人起的,或者是父亲,或者是母亲,但是我这个名字起得稍微有点特殊,是我外祖父给起的。

  崔永元:有什么含义吗?

  周铁农:含义嘛,当时我生在1938年,那个时候中国的传统思想就是重农轻商,就是以农为本,所以他可能是希望我将来能够和农业有点关系吧,做个农民。

  崔永元:觉得这是最踏实的职业是吧?

  周铁农:那个时候如果家里头没有点田,在农村没有个根的话,不管干什么都是觉得没有根基的。

  聊家常式的开头,一下子就卸掉了两个人心里的紧张和负担,也使观众能够以平和、轻松的心态来面对这件事情。单从文字来看,我们看不出这是对一位高级官员的采访,倒像是两个初次见面的人之间的熟络交谈。

  在采访时任湖北省副省长的刘友凡时,他们有这样的对话:

  崔永元:刚才咱们在化妆室里是第一次见面,咱们两个都被化妆师给化了一下,现在咱们两个人都特别精神。

  刘友凡:我感到很满意,形象这么简单地扫描了一下,感觉真是好多了。

  崔永元:好多了,增色多了。刚才也看到了您不化妆的时候,说句心里话,没现在这么白。

  刘友凡:没这么白。搞农业,一天到晚就是野外作业,白不起来。

  崔永元:那能不能这样说,凡是比较白的省长就是不下基层的?

  刘友凡:不是这样,那是他的基因好。

  崔永元:就是有的人怎么晒也不黑是吧?

  刘友凡:也不黑。

  崔永元:您在农村生活的时候是什么年代的事情?

  刘友凡:我是生在农村,老三届,上山下乡,当了三年农民,后来工作之后,主要是跟农民接触。

  崔永元:您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说说当时农村的穷,有多穷?

  刘友凡:知识青年下乡,那个时候都是18岁、19岁,应该说年轻体棒,一天10个工分,到分配的时候,不到四毛钱,就是这样。

  崔永元:不到四毛钱,那就是最多的了。

  刘友凡:那就是最多的了,所以我当时想,“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这首词原来在课堂上学的感觉和我们到田间的感觉不一样,农民真是艰辛。

  崔永元:包括最经常听的,比如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时候都能有特真切的感受。

  刘友凡:你只有在田间劳动,和农民犁耙声响在一起的时候,你才有那种感觉。

  崔永元: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了对农民的感情。

  完全没有客套式的开场,很自然地从化妆开始,让嘉宾始料不及,也让观众始料不及,但这样的效果就是让大家都能彻底放松下来,就像闲聊天一样。当然,这样的开场白有着独到之处,因为前面肤色的黑白和后面下没下基层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在轻松中感受到了真实的沉重。



  在采访时任青海省省长的宋秀岩时,他采取的开头是这样的:

  崔永元:您好。见到您我特别高兴,我不知道您见到我是什么心情?

  宋秀岩:终于见到真人了。

  崔永元:但是我听说好像您不是特别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是不喜欢接受采访呢,还是烦我?

  宋秀岩:其实挺喜欢你的,如果你要到青海去,我会非常高兴地和你聊天,你想聊多长时间就聊多长时间,但是我不想在这个场合和你聊天。

  崔永元:这有什么不一样吗?我觉得是一样的。

  宋秀岩:当然不一样了。在这个场合和你聊天总有一种好像要宣传自己的感觉,所以我不愿意,其实我非常想低调地做人,公开地做事。

  崔永元:您在省里开这样会的时候,也是面带微笑吗?我知道女同志发起脾气来更吓人。

  宋秀岩:这个我说自己好像有嫌疑。

  崔永元:您会不会着急?

  宋秀岩:其实也会着急,有的时候急得吃不下睡不香,但是我多数情况下,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高兴的,因为我觉得青海确实有很多困难,但是愁眉苦脸也得面对这些困难,如果说用一种非常放松的心理,用一种非常愉悦的心情去面对困难,我觉得可能更有益于困难的解决、克服。

  崔永元:省长今天晚上您在这儿接受我们访问,是不是就像上了一天班那么累?

  宋秀岩:不会,因为大家给我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然后我从建议又联想到应该怎么样进一步去改进政府的工作,去完善发展思路,我觉得一点都不累,而且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崔永元:咱们现在下班了,您回到家里,能有时间做饭吗?

  宋秀岩:民以食为天嘛,不做饭吃什么呀?

  崔永元:您拿手的菜是什么?

  宋秀岩:你如果说要问我有什么拿手菜,我欢迎你到青海去,我给你做两道你就知道了。

  崔永元:我一定去,就因为这个拿手菜我也一定要去。

  宋秀岩:现在保密。

  这样的开头是有针对性的,虽然如同两个久慕对方大名的人见到对方真容的激动,但是轻松地聊日常生活,让对方感到轻松自在的同时,也向观众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虽然是省长,但是也和普通人一样,上班会累、会发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