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授记。再看下面一段,这是第四段,‘成度生证果’。经文愈往后面愈殊胜,愈到结尾显示佛菩萨愈慈悲,我们细心观察,看到菩萨苦口婆心劝导我们。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
这是先把条件说出来,这是哪些人?这是很了不起的人,真正的菩萨。“善男子、善女人”,这一个‘善’字,必然是具足净业三福,这才是‘善’,不是普通的善。世间的善人没有这么大的心量,二乘善人也没有这个心量,所以这是大乘菩萨善。他“发广大慈心”,‘广大慈心’这四个字,就包含净业三福十一句。下面具体说出来,“救度一切众生”,‘一切’是尽虚空、遍法界,不是限定某一个地区,他发这么大心,四弘誓愿里面‘众生无边誓愿度’;“欲修无上菩提”,四弘誓愿里面‘佛道无上誓愿成’;“欲出离三界者”,‘烦恼无尽誓愿断’,你才能出得了三界,这是真正觉悟了。
注解里头注得好,‘此是大菩萨心,习行般若波罗蜜,故能发起度人之心。然慈悲本具,昔著我人,故分彼此。今知同体故发等心’,这几句话说得好,我们有没有发这个心?如果没有发这个心要赶快发,虽发这个心,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若有若无,这心不恳切、不真实,所以在修学功夫不得力,在生活环境当中境界转不过来,都是没有真正发心,发心一定要真实。真实心一定要‘住真实慧’,此地讲‘习行般若波罗蜜’,在《无量寿经》叫‘住真实慧’,你这个心才能发得起来,所以‘慈悲本具’。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是我们自性本具,你本来有的,你跟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
现在你这个心为什么没有?因为你著了人我,《金刚经》上讲的四相,你著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金刚经》上讲你著了四相,实际上就是你在境界上起了妄想、分别、执著,你错在这个地方。你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你分此分彼,分自分他,你的慈悲心不能现前;不但慈悲不能现前,真诚不能现前,清净、平等、正觉统统不能现前,本有的性德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什么?烦恼,妄想烦恼起作用,你的日子怎么好过?当然不好过。如果你性德本具的智慧德能起作用,你的日子好过,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我们在讲习当中常说,你过的是高度智慧的生活,现在人讲高度艺术的生活,其实世间人讲艺术的生活有名无实,正如同世间人讲真善美,这个世间真善美是有名无实,唯有佛菩萨是真实的,他过的生活是真善美的生活。所以一定要发这个心,要发救度一切众生之心,舍己为人。
在佛法里面我们供佛,供佛有供灯,灯就是表这个意思,燃烧自己,照耀别人,供灯取这个意思。古时候灯非常明显,用的是油灯,油逐渐逐渐干了,放出光明照别人;蜡烛更明显。所以看到灯,你自己就晓得牺牲自己成就别人,否则的话,你供灯不就白供。香表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表这个意思。供水,水表清净、表平等。这些供具都是叫你一看到,你就要晓得我要怎么作法,提醒自己,佛菩萨哪里需要这些东西?无非都是为度自己,给自己做得度的增上缘而已。
注解最后一句讲出离三界,我们把这一句念一念:‘出离三界者,即圆教初信至七信,见思先去,长别三界苦轮也’。这提醒我们,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初信位的菩萨,他断烦恼的功夫跟小乘初果相同。我们就知道,初信位入圣流,他入了圣人的境界,他不是凡夫。虽然初信位的菩萨没有出离三界,在三界里面人天两道修行,决定不堕三途,他得到保证不堕三途。为什么不堕三途?不造三途的恶业,三途的因断掉;换句话说,他不再为自己。见惑里面虽然讲八十八品,归纳起来不外乎五大类。第一个身见,也就是他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刚才讲妖魔鬼怪已经贴不了他的身,他知道身不是我。我们一般方便讲法,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这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舍掉很容易,舍掉旧的换一件新的。他知道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所以在十法界舍身受身,他很容易,他不执著。这个身不好了换一个,就好像衣服不喜欢再换一件,不一定要等到穿旧穿破,随时可以换,这就是讲生死很自在,没有一丝毫贪著。
凡夫之人他迷惑,他认为这是自己,所以很难舍,很不容易舍,贪念,不肯放下。像我们看到小孩,很小的小孩,他对于他自己的穿著很贪爱,要给他换一件衣服又哭又跳不肯换,就是这个样子一样。所以了解事实真相之后,舍身受身一点都不难,不惊不怖,那他那个身愈换愈好、愈换愈庄严。如果说是贪念、执著,不肯舍弃,往往愈换愈坏,人身失掉,再换的身是饿鬼、畜生、地狱,这都是贪嗔痴没放下。佛教我们修行要在这些地方真正去下功夫,断贪心、断嗔恚心,贪心断了不堕饿鬼,嗔心断了不堕地狱,痴心断了不堕畜生,永远离三恶道。再看下一段经文:
【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皈依。】
这是讲他修行的方法。这句经文里最重要的“至心”,“皈”是回归、是回头,“依”是依靠;真心回头,依照《地藏菩萨本愿经》修行,这叫皈依地藏菩萨。你要不肯依照经教修行,那不叫皈依,你没有回头,你没有照做,依是要照做。经上教我们做的一定要做到,叫我们不可以做的决定不能做,依教奉行才算是皈依,真心诚意去做,你就是至心皈依,这个功德大,太大了,从心里头回头。下面这举事相。
【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
“香华”所表的意思要清楚,‘香’是戒香,要持戒、要守法;‘华’代表因行。通常在大乘法里,‘华’表六度,“衣”表忍辱。“宝贝”,世间人所珍爱,代表财物;“饮食”,养活生命所不能够缺少。以这些来“供养瞻礼”,在菩萨形像面前供养,这是每天课堂里面的作业,应用在生活上,那就是救度一切众生。特别是对一切苦难的众生,我们怎样用香供养他?教导他守法,教导他持戒,我们是用香供养众生。怎样用花供养他?教导他布施,教他修善因才能得善果,教导他处事待人接物要有耐心,要忍辱,就是布施供养。教导他学佛,皈依三宝,接受佛法理论方法去修行,就是宝贝的供养。他有苦难的时候,照顾他的物质生活环境是饮食供养。我们要把课堂里面的作业,落实到生活之中,这才叫修行。如果说只在寺院里面,或者只在你自己家庭里面,天天这样供养佛菩萨,瞻礼称名,你就能救度一切众生吗?你就能证无上菩提吗?你就能出离三界吗?不能。
所以我们每天早晚课诵,无论是在寺庙殿堂,或者是你家里面的佛堂,你要晓得课堂作业。我讲过很多次,早课提醒自己,提醒之后你这一天要照做、要落实,你早晨那枝香就没有白点。点这枝香是我自己这一天,处事待人接物要如法,如法就是持戒,也要劝人守法、守规矩,你这一枝香没有白点。劝人家种善因,断恶修善,这是供花,这个花没有白供。所以这一些表法都提醒自己,自己要做,要劝别人做。晚课反省检点,我今天做的成绩如何?我有没有做到?有没有认真去做?做得自己满意不满意?如果自己觉得不够满意,要忏悔、要改过,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这叫修行;你这早晚二课成就真实功德,不是形式。现在人修行,只有形式,没有实际,所以他不能成就。末后:
【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所愿”就是前面讲的三愿,度众生的愿,成佛道的愿,脱离三界六道的愿,都能成就,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要懂得。今天时间到了,讲到此地。
地藏经讲义 第四十七卷
净空老法师讲述
请掀开经《地藏经科注》卷下第六十九面: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
这是第五段,用现在的话来说有求必应,有愿必成。这是世间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中国或者是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