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善男子、善女人。】

    能够具足这一个‘善’字的条件,非常希有、非常难得。

    【遇佛塔寺、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毁坏者,修补营理。或独发心,或劝多人,同共发心。】

    这是讲修福。佛的塔、佛的寺,“寺”这个意思前面说过,寺这个意思要用现在的话来说,它是永久的机构,这才称之为寺,不是临时的设施,它是永久的。过去皇帝他的办事机构称‘寺’,宰相底下办事的机构称‘部’,常常可以改变、可以废除,可以重新再建立来调整。皇帝下面办事机构永远不变,在中国从汉朝到清朝,可以说都不变更,所以寺是永久办事的机关,我们要懂得这个字的意义。可是现在大家看到寺,连想法都不对,看到寺迷信,就代表迷信、代表鬼神,一听寺跟庙就连起来,寺庙,这里面是供鬼神、是搞迷信,这是很大的错误。过去佛寺是办佛教教育的机构,佛教教育要永远办下去,不能够废止,不能暂停,所以用寺。但是现在许多人把这个字的意思都误会,所以我们也要改一个名称,夏莲居老居士他老人家提倡,不要用寺院、庵堂,用‘学会’,学会是夏老提倡的。我们今天是‘净宗学会’,我们不称净土寺,不称弥陀寺,称净宗学会,让人家看到这个名称能够耳目一新,不至于产生误会,这个意见非常之好。我们读到他老人家的书,就遵守他老人家的意思,我们成立的机构叫净宗学会。

    遇到一些佛寺,塔是供佛舍利,寺是宣传佛教育,弘扬佛陀教育。“大乘经典”,当然佛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法宝,前面讲这是众生的真善知识,是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遇到新造的,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我们新造这些经论容易,但是一定要造得精美,让人看到之后生欢喜心,生起恭敬赞叹的心,所以经书不能够随便印;随便印,人家一看,这个书他不生欢喜心,那是我们的过失。经本一定要印得好,尽量把它做好。我们这次印这部经书,诸位看到都能生欢喜心,这个本子不好找,我们在台湾这个本子曾经翻印多少遍,字迹都模糊,我用的这个本子是老本子,这里头字迹模糊,所以我就想到怎么样去找原来的版本。

    上一次我到香港,我就很留意去找,还是佛菩萨保佑,到‘中华佛教图书馆’找到一本,这是第一次在香港印的本子,续朗法师印的,这个本子很旧,纸也变黄。又有一次我去看觉光法师,觉光法师打电话找我,我们见了面,到他那边吃一餐饭,看到他那里头书架上有这一本,这个本子同样的版本,但是比常怀法师那里保存得好,他放在书橱里面很干净,我们把这两本都带回来了。原本前面图是黑白的,不是彩色的,我们到台湾又特别找到原来的图,彩色的图,我们现在印的本子比那个本子就好太多,比原来本子还要殊胜。我们送了十本给常怀法师,也送了十本给觉光法师,我们要他一本送他十本,送给他的比他给我的漂亮多了。我们这样做,以后看到他那里有好书拿来,他才肯给我们,知道是给我们不是白给,有回报的。我们拿来之后印了二万册,听说台湾现在有很多人看到这个本子这么好,他们也都想印,发心,好!大量去印,我们的版放在台北世桦印刷厂,原版在那边不需要再用制版费,欢喜印的话都可以拿那个版去印,那成本就更低了。新的我们东西一定要做得好,做得庄严,人家看到之后生欢喜心,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所以经书要做得不够精美,这就达不到,这是佛在此地教给我们的,尽可能要把它做好。

    “若遇故者,或毁坏者”,‘故’是旧书,旧书的价值高,高在哪里?第一个它传得很久,经过许许多多人读过,年代久远证明这个经是真经,如果是假的、伪造的早就被淘汰掉了,所以它有历史的价值。又经过许许多多高僧大德读过,要用现在话说它的磁场不一样,新的东西怎么样也比不上旧的,诸位要晓得,它有纪念的价值,它有很强烈的摄受力。可是东西传久了会损坏,我现在手上大概还有三、四十本明朝时候的书,算算差不多有六百年,纸张很脆弱,一翻惟恐它破损,所以我现在这些书怎么去读它?影印,我读影印的本子,原书保存,不要常常去翻动它。在此地不方便,在台湾比较方便,在台湾我就拿去裱褙,就像裱画一样,里面再托一层棉纸,这层棉纸托了之后,这个书至少再又可以保存一千年。因为我现在这些书,多半是毛边纸印的,不是很好的纸,普通的毛边纸,毛边纸可以保存五百年,所以现在一定要修补。修补就是要裱褙,裱褙之后再把它装订起来,这就又可以延长一千年的寿命,这属于古董。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要认为这是破旧的,破旧的应该丢掉,破旧才有价值。真正内行人、识货的人,我们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外行人喜欢看什么?看明清的玉器,那是非常精美。内行的人看什么?看三代夏商周的铜器,破铜烂铁,东西都不完整破破烂烂的,有的只是一个碎片,无价之宝,哪里是明清这些金银玉器能够相比的?比不上,它有它历史的价值,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

    旧的经书我们要修补,旧的塔寺也要把它修补出来,关于这方面我们是远远落在日本人的后面,我到日本去参观、去参学,我对于日本人保护塔寺、修补故旧,我真是佩服到五体投地。他们这套东西从中国学去的,学去之后一直保存到现在,能保存这么久吗?他是每年都修,这个柱子虫蛀掉了,还用同样的木材、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形式把它换下来。所以你到日本去看,寺庙庄严,汉朝时候的模样,日本人是唐朝时候留学的学生最多,学去的都是古代的建筑,中国有许多飞檐,飞檐是明朝时候的、明代的,汉唐时候还没有飞檐,所以你到日本去能够看到汉唐时代的建筑,跟中国古书里面记载的完全相应。我们现在读《礼记》,看到那个时候人生活方式有很多看不懂,到日本就懂了,他所讲的就是日本的生活方式。穿的衣服,日本人穿的和服,日本的服装,和服也叫吴服,说吴服你就有印象了,吴是江苏,吴越时代那个时候的服装,日本人传过去到现在还穿,还是那个样子,日本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他们这些修补塔寺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决定是用原来的材料,用原来的样式,统统翻新,但是跟过去完全一样,保存得非常完整,这是我们到那里去参观不能不佩服的。

    日本人他能够吸收西方人最新的科技文化,对自己固有的东西他能保持,他没有把它丢掉,这是比我们中国人高明之处。甚至于日本人一条古道,道路都不肯破坏,开新的道路是开在古道的旁边,另外再开,古道保留,古道是石子铺的,马车给观光客,观光客行走他的古道,坐他的马车,很有趣味。我那个时候,我到日本去参观大概是二十多年前,我印象很深刻。在中国实在讲可以恢复几个古城,你们前天中秋节到唐城去聚会,在香港有个宋城。实实在在讲,如果在中国能够把开封恢复到宋朝那个时候面目,西安恢复到唐朝那个规模,一个唐城、一个宋城,大的,里面人可以什么事情都不要做,观光旅游卖一点小吃就赚钱,全世界的人都会到那里去参观,哪个不想到那里去看看?看看唐朝时候人的生活,宋朝时候人的生活,在那里服装完全恢复到那个时代,用具也是那个时代,到这个地方来观光旅游我们来接待你,吸引全世界的观光客,好事情。这个构想我是参观日本的时候有这个观念,不要以为没有收入,收入可观,大收入;你卖纪念品,藉这个机会来宣扬中国文化,利益无量无边。我在美国参观一个丹麦城,那个城市不大,是欧洲人移民,丹麦,他们里面建筑生活方式,完全是丹麦人旧的生活方式,进到那个地方就等于是你到丹麦去了,很有意义、很有趣味!那个里面街道上还是行的马车。这是保存古文化,有价值、有意义。此地是教我们如何修复旧的塔寺,旧的经书典籍,应当要重视。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地藏经讲义 第三十九卷

    净空老法师讲述

    请掀开经本《地藏经科注》卷下,第二十三面,我们将经文念一段: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