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信愿,不至于退心。众生虽然造的恶业很多,还有一些人行善,糊涂人虽然多,但是还有一些明白人,这个对于鬼王是一种安慰。请看经文:

    【鬼王白佛言,愿不有虑,我毕是形,念念拥护阎浮众生,生时死时,俱得安乐。】

    鬼王是菩萨示现,不是凡夫,他是发愿来度众生的。听了释迦牟尼佛对他赞叹劝勉,他接受佛的教诲,对佛说请佛不要顾虑,“愿不有虑,我毕是形”,‘毕是形’就是我们讲的尽形寿。“念念拥护阎浮众生”,他现这个身,现鬼王的身分从事于这一个事业,这个事业就是护念世间一切众生生死事实,希望在生死关头的时候,都能够得到安乐。

    【但愿诸众生,于生死时,信受我语,无不解脱,获大利益。】

    这是主命鬼王对于生死众生的期望,我们在生死的时候,要记住鬼王的话,在这时候一定要断恶修善。真正明白了,在生之时要懂得修大供养、大布施,这个鬼王就生大欢喜心,全心全力的拥护你,你决定不会堕三恶道。注解里面青莲法师引经来说明,他这里引了三段,三段意思都好。第一段《世记经》里面佛说,‘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拥护。若其死时,彼守护鬼,摄其精气,其人则死’。‘故’,因为这个缘故,主命鬼王‘愿人生时死时,慎勿杀害,应修善缘’,这个要紧,决定不是迷信。第二段引‘《大集经》云,若修慈者,当舍身命时’,舍身命就是临终的时候,‘见十方佛,手摩其顶,蒙手触故,心安快乐,寻得往生清净佛土’,这是临终念佛。在生的时候有慈悲心,慈悲心就是能舍,欢喜布施供养,福慧双修,临终见佛。

    末后引用莲池大师一段开示,话虽然只有两句,很要紧,‘故云栖有祭先不宜杀生,以资冥福’,这一句话是莲池大师说的。祭祀先人、祭祀祖先不可以杀生,你祭祀先人、祭祀祖先杀生,杀生的杀业这个帐算在祖先的头上,为什么?为他杀的,不祭祀就不杀了,为他杀的,所以这个罪你加重祖先的罪业,这叫大不孝。可是这个杀业跟前面功德一样,你不要以为我祭祀祖先,这个杀业他背了,我没有事情,你就错了。这个杀业七分,你杀生的人六分,祖先只一分,同样一个道理。你要晓得你就嫁祸于人,他没有叫你杀,你为他杀,所以这个杀业责任,自己还要承担六分,祖先只承担一分,存亡都不利。莲池大师也是再来人,他知道这些事实真相。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经文,科题上‘如来发本’,就说明这个事实真相: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

    告地藏菩萨,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大家。

    【是大鬼王主命者。】

    这个主命鬼王。

    【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

    这鬼王慈悲到了极处。

    【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

    他是菩萨,法身大士,他并不是真的是鬼,真正的鬼哪有这么好心。菩萨示现鬼身,来主持一切众生生时死时之事,我们要了解这些事实真相。青莲大师在注解里面,一百三十一面第一行从当中,他说一个故事,他说‘昔生公说法虎丘’,这是道生法师,我想你们都很熟悉,很多人从苏州来都看过虎丘,‘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大家都会去看看这些古迹。他说生公有一次说法,看到一个鬼,一个鬼现身天天来听法。生公就跟他讲:你现在是鬼,为什么不投生到人道来?生公劝这个鬼投生到人道来。鬼答覆他,鬼以诗答覆他,‘作鬼经今五百秋’,说明他作鬼现在做了五百年,‘也无烦恼也无愁’,他作鬼做得没有烦恼没有愁,‘生公劝我为人去,只恐为人不到头’,他还是作鬼好,鬼听经他也开悟。所以主命鬼王,这是阎罗天子里面的大鬼王,大鬼王管人生死大事,这是菩萨化身来,不是鬼。后面佛还有一段话,我们把它念过去:

    【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

    这是佛在此地授记,说明主命大鬼王将来以后他成佛,他现在是以鬼王的身分在行菩萨道,在修六度法、在行菩萨道。所以行菩萨道各种不同的身分,各种不同的行业,就在你现前生活当中,现前工作当中去修学,这主命鬼王也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地藏经讲义 第三十二卷

    净空老法师讲述

    请掀开经本《地藏经科注》卷中一百三十一面,请看经文:

    【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

    这是世尊为我们说出,主命鬼王他已经在很长时间里面,以大鬼王的身分来帮助一些苦难的众生。前面所说是说他修因,修善因一定会感得善的果报,佛为我们说出往后一百七十劫的时候,他就示现成佛,佛的名号叫“无相如来”。那个时代,这个时代也有名号,像我们释迦牟尼佛出现这个时代,这个劫的名字称为‘贤劫’。他那个时代叫“安乐”,从名字上来看,佛出世那个时代非常美好。而世界的名称,我们这个世界现在叫娑婆,娑婆是梵语,意思是‘堪忍’,这个世间的人很苦,他能够忍受得了,堪忍世界。无相如来将来他的世界叫“净住”,我们看到‘净住’两个字,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非常接近,而寿命也是属于无量寿。

    世尊此地这一段的开示,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恶道里面的许多鬼王,都是诸佛如来应化在其中,也有许多法身大士在这里面修行。正是《法华经普门品》里面所说,‘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现身说法必定与这些众生缘分成熟了,佛家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不仅是这一世,过去累劫以来,我们与一切众生是不可以不结缘,缘有善缘、有恶缘,有染缘、有净缘,如果在佛法里面还有法缘,统统都是缘,有缘这才能得度,没有缘那就度不了,纵然跟众生结的恶缘也行。像主命鬼王他们在三恶道现身,度恶道众生,那是这些众生恶缘成熟了,他堕在恶道,菩萨也不舍弃,也到恶道里面来示现同类身,去劝导他们回头,劝导他们断恶修善。这种理事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白,知道是一回什么事情,也明了我们现在应该要怎么作法。

    虽然在原则上讲,只是一个‘缘’的问题,我们与一切众生最殊胜的是结法缘,法缘里面不带烦恼,所以对自己、对别人都减少障碍。缘里面纵然是善缘,诸位要晓得,善会变成恶,谚语里所谓‘乐极生悲’,爱到极处就生嗔恨;诸位要晓得,恶不会变成善,恨很难变成爱,爱变成恨很容易。所以这个世界极苦的世界,学佛就学做一个明白人,明白人我们跟一切众生结净缘,清净的缘,也就是说善恶两边都舍弃。舍不是事上舍,是心上舍,事上善恶遇到了,总是免不了要接触、要往来,这就结一切善恶缘,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善缘也是净缘,恶缘也是净缘,要懂得这个道理。如果在一切境界当中,无论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如果我们生心,起心动念有好恶、有取舍,这个缘就是染缘,染缘的报很苦。如果在一切人事环境接触里面,自己真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善恶境界都是净缘,在我们净宗讲都是净业。净业的果报,念佛是决定求生净土,不懂得念佛求生净土,净业的果报多半是在色界天,因为欲界天都还有染著,色界天染著就轻了,这是不能往生也都生天界,所以这个道理要懂,善决定有善果。

    不但主命鬼王将来要成佛,我们知道所有一切众生将来都会成佛,这是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然有佛性当然会作佛,只是成佛早晚不同,所以诸佛如来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我们今天学佛要想功夫得力,首先要把观念转过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决定要把一切众生看作‘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你能有这个觉悟、有这个想法、有这个看法,你跟佛就接近,为什么?这是佛的看法、是佛的想法。这个看法想法决定是事实,不是说我应当要作如是观,不是的,它是事实,众生迷惑不了解事实真相。我们想成佛,快速的成佛,成佛的捷径无过于观念转过来,所以对一切众生就能尽孝,能竭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