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方周末2004年精粹_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了项目贷款,扶富不扶贫;除信用社外,所有商业银行几乎不发放农户贷款,但这些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机构却毫不客气地吸走了农村一半以上的存款。所以,“现代”金融对农民来说,就是选择余地越来越小,贷款越来越难,就是金融产品的创新离他们越来越远,就是资金的“农村支援城市”,是典型的“穷帮富”。

  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撤出,是因为它们认为农村的经营利润太低。但我们也看到,一些“洗脚上田”的金融机构进城后挤得头破血流,最后仍然要靠农村资金来支撑。银行嫌农业贷款风险大,但我们也看到,大量形成风险的并不是农户贷款,而是金融机构投往乡镇企业、跟“农”字沾一点边的所谓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贷款。中国的农民有着忠厚、本分的传统,借了钱只要没遭遇倾家荡产就会还给你。话又说回来,如果确系自然灾害导致农户无力还贷,那么风险也不能完全由农户和金融机构承担,政府理应施以援手。

  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金融支农问题做了调研。结果表明: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从整体上已经不适应农民的金融需求。考虑到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艰巨复杂,任重道远,因此制定政策鼓励针对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推广,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一点现代金融的好处,就应当成为当务之急。 




创建时间:2005…3…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像张艺谋一样浅薄 
 



  南方周末   2004…07…15 16:07:59 

  □谢楷

  既不是申奥成功也不是神舟5号上天,也不是大过年过大节,“埋伏”硬生生用2000万办了一个大卖场,有领导莅临有观众买票,有一干明星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主创现身说法,有2万大学生签名声援,场外大雨倾盆,场内掌声四起,这一切就为了一声吆喝:快来瞧呐快来看,十面埋伏真好看。

  这种哗众取宠之举是“埋伏”推广运动中最正大光明的一个动作。比一声令下,众片纷纷闪开,比所谓26分钟掌声雷动,正派得多。大投入,大叫卖,用传统的主旋律的宗教般的团体操式的世界杯开幕式的春节晚会式的仪式,就为了一部“就是武侠包装下的爱恨情仇”(张艺谋语),甚至都不是弘扬中华武侠文化,就为了讲一个导演主演都不认同的爱情神话。

  “我个人还是和在座各位一样,平实、普通一点(的爱情)最好。要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像电影里这样,动不动就拼命,一辈子谁受得了啊!”张艺谋说。但是所有的张艺谋爱情故事都是拼死觅活呼天抢地一条道走到黑的爱情。他不断复述我们不断重温,为什么?因为那不像我们的爱情却是我们梦想的爱情。太像我们家长里短谈婚论嫁的爱情我们激动不起来。我们走进电影院就是要做梦。我们宁愿不断被煞有介事的爱情感动不已。

  真是浅薄之至。但是浅薄不好吗?我们原来不浅薄吗?

  我们终于有浅薄的权利,而且厚颜无耻不遮不掩的浅薄。我们原来也可以不浑厚不深刻,不教化或者不被教化。用浅薄的动作推销浅薄要比推广假装的正确假装的深厚进步得多。浅薄能够赚大钱,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喜欢被浅薄所满足。每一部赚大钱的电影都是浅薄之作。因为浅薄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喜欢需要浅薄的快乐。

  不是好莱坞培育了观众,而是观众培育了好莱坞。

  听起来我是为浅薄唱颂歌,我是真唱,不是反讽。不仅为浅薄本身,而且为浅薄的权利鼓吹。

  一部电影终于就是一部电影。 




创建时间:2005…3…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从中青报的李金华调查所想到的 
 



  南方周末   2004…07…22 15:00:43 

  方舟评论

  □何三畏

  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有七成民众认为一个人是不安全的,那么这是一个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至少,他不应该是一个阳光下的人物,他应该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做了为主流社会所不容的事情,因而失去社会主流力量的保护或者应该受到法律追究。

  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人,他“没做什么”,他只是履行了法定职责,作了一个“例行公事”的报告;他只是在工作报告中揭开了几个部门的经济问题;他不仅是阳光下的人物,他还是国家高级公务员。

  这样一个人显然应该受到国家机器的有效保护。

  然而,现在有76%的公众为他的安全担心。这个数据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华网进行民意调查得出的。

  被担心的主角,就是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作为政府高官,李金华得到了罕见的民意支持,但也被罕见地担心。担心的理由非常简单质朴:“揭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李金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顺便说明一下,这个题为“你是否为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担心”的调查是在网络上开展的,数以万计的评论是在网络上发表的,这些参与者即便说不上是当下最有文化的群体,但可以肯定的是,是获取资讯比较充分和快捷的人们。而正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带有如上所述的“安全观”(那些不常获取和更新资讯的人们,还不知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而与此同时,对在报告中所涉嫌经济问题的官员和部门是否会受到应得的追究,人们也很担心,但担心的却是:他们“是安全的”,在互联网和其他传媒上充斥着这些部门的追问、自我辩护和疑虑。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再干一个二十年——论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的这段话:“站在关键时期的起点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真想一想: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新的进军中,是否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尽到了该尽的责任?”值得人们尤其是党政干部自我对照一下,想必李金华会问心无愧。

  但民众为何既担心李金华,又担心那些问题对象不被追究?值得分析。这两种担心的逻辑恐怕是: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敢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官,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好官;“好官多半没有好下场”;而掀起这次“审计风暴”的李金华,正是这样一个敢说真话、忠于职守的“好官”;至于导致“好官多半没有好下场”的,也就不言而喻,而他们往往无事。这样的逻辑,属“庶民之议”的范畴,这种逻辑到底对不对,是另一回事,我们要问的是,这套逻辑是怎样产生的?

  回头看去,这种逆向心态,其来有自。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这种观念至少通过戏曲以娱乐的方式,在底层草民的心里生了根。而同样的故事又在生活中不断地重演,于是,人们陷入一种不断地期待好官、而“好官”又不断地以悲剧的方式谢幕的怪圈。何况,很多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过和平时期的流血事件,一些进取革新的官员甚至倒在罪犯的枪口下。应该说这个怪圈在法治社会即当终结,但当前的某些现实事件又使人们现实地感到了忧虑。

  对李金华安全的担心,很难不说是某种社会现实的心理折射,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担心李金华的安全,堪称一种积极的社会心理,因为这种担心源于对社会更加理性和健康的深刻期待,也必将促进这种理性和健康的到来。

  应该说,李金华的履职行为,勇敢地揭露了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部门,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不无英雄色彩,但是,现在已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特别是在干部队伍中,李金华不可能是一个孤胆英雄。我们不愿意相信他是一个孤胆英雄,因为在李金华的背后,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新一届政府政治治理的决心、勇气和力量。

  而国家的希望,不仅在于多出几个深孚民望、深得民心的李金华,更在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完善法治和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攻坚,这样,就会使每一个官员都有可能成为李金华,而没有安全之虞。只有李金华们是安全的,我们的国家才会是安全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稳定中谋改革、求发展,进而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宏伟目标。 




创建时间:2005…3…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