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时会议,简洁、高效。
当会议结束时,每人心头都像一团火。
然而,肖劲光却眉宇横锁。公正地说,自己到任数月来,六师的政治工作是有成效的。下级官佐及士兵“精神颇锐”,具有一定的觉悟意识;军需公开,营及以下黑幕基本清除,军心较以前大为稳固;军纪军风在极力整顿之后,军民关系大有改进。但由于二军历史悠久,关系极为复杂,官佐之间意见分歧重重,如十八团团长刘凤,与第四师之十一团险些刀兵相见;另外中下级军官大多在军队中磨了十多甚至二十多年,对军队生活已生厌倦。工作做到深处时,方知其难。尤其是对戴岳,虽然相处不错,但此人精明圆滑,对人做事处处设防,且对政治没有兴趣,因此,想对他有所影响,是颇有难度的。
想到这些,肖劲光心头感到沉甸甸的。当他起身迈步时,李富春叫他,他竟然没有听见。
“肖党代表!”李富加大声量后又抢过一步。
肖劲光这才抬起头:“哦,军党代表!”
“想什么如此入神?”
“我正想找你谈谈,报告工作呢!”
“那好,请吧!”
两人遂朝李富春办公处走去。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都走了,鲁涤平仍坐在椅子上没动。如何将这个“代”字去掉,摆平重重矛盾?这个问号死死地缠绕着这位索有“大志”的代军长的思绪。昨天夜晚,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掂起蒋和谭各自的分量来,这种类似于作出某种选择的比量,使他早上起来之后,就失态了好几次。蒋介石、谭延辏В惶费雨'、蒋介石,这些字眼在他眼前交替出现北伐军挥师北上,南中国卷起革命狂飚。
人民群众相望于道,箪食壶浆以迎。
兵锋所指,无不制胜克敌。
六师于7 月7 日自韶关出发,沿仁化,经城口,一路秋毫无犯。
肖劲光提出,经师长戴岳同意,全师以“不怕死、不扰民”六字为战时训令,并以这六字制成官兵臂章,人人佩戴,提醒全师将士,时时不可轻忘。
部队行军驻守时,特别注意严格国民党党部和党小组活动。每驻三月须开一次党小组会议,每周举行一次“总理纪念周”周会。肖劲光组织各级政治指导员,反复宣讲三民主义,反复宣传群众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士兵的士气,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7 月中旬,部队到达汝城。天下大雨。
汝城位于湘东南角,地处粤、赣、湘三省交汇之处。岗陡林密,人稀路窄,是个几不管的荒僻之地,常有土匪出役,人民生活极端贫苦。
部队住下后,决定稍作停留,帮助改组当地国民党党部,成立群众团体,斗争民愤极大且有通匪嫌疑的土豪劣绅,扶助工农群众。
师部住在城东一家私设小学堂里。两天来人进人出,特别繁忙,开明绅士慰军、贫困市民诉苦、蒙难女子喊冤。特别是师政治部,整个的就不分白天黑夜,人员川流不息。连宣传队的几个十五六岁的“小鬼”也被留在办公室做严肃的接待工作,处理婆媳吵架之类的连包青天也说不清的家务事。
雨渐渐小起来。
肖劲光巡察了近几日的各路工作,心里是满意的。但是他还是感到这儿太偏僻,太封闭,对部队走后的工作不放心。部队准备出发,他还是临时决定从宣传队抽两名政治工作人员留下,以继续扶助县党部、县农会工作。
一切安排妥当,肖劲光回到师部。踏进门,只见师长戴岳拿着地图算计路程,于是走过来:“师长,我看师部可以启程了吧?该安排的都已安排妥。”
“好!上路!”戴岳这两天情绪也特别好:“党代表,这几天辛苦你了!”
肖劲光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上的毛毛雨,笑道:“工作有成果,干起来苦也甜喽!”
戴岳、肖劲光、朱耀华等人随师部一行百十人,冒着微风细雨,向桂东方向进发。
队伍出发不及半小时,行程约两三里地。突然,断后的警卫排长带着那个被肖劲光安排留下的宣传队员追上来。
宣传队员甩鞍下马:“报告师长、党代表,部队住汝城时,十六团团长黄友鹄私收税赋三千元。县政府意见很大。”宣传员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这是黄团长的收条!”
戴岳接过纸条,认真看了看,递给肖劲光,“党代表,这字——”
肖劲光接过收条,仔细鉴别了一会,点了点头,脸上泛起一抹隐隐杀气。
“张排长!”戴岳恼羞成怒。
“到!”警卫排长啪地一个立正。
“速押黄友鹄来见!”
“是!”张排长扬鞭打马,朝前追去。
黄友鹄是戴岳的嫡亲老乡。这许多年来,戴岳对其栽培有加,并视为心腹。但,自从部队整编以来,黄由于极度偏右与戴岳渐生荆棘,近来,黄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对戴还时有抵牾。戴每每想起这些之时,便生出一种对黄恩将仇报的气恼。
问题当然很快就弄清楚了。
戴岳把牙咬得格格直响。但,他还是世故地看了看肖劲光:“党代表,你看这事。。”
肖劲光一动不动,似乎在作某种紧张的思考,眼睛看着很远很远的地方。
良久,不轻不重吐出一个字:“撤!”然后,只见他转过脸来,似乎想补充说点什么,但转瞬之际又见他转过脸去,似乎把已经送到舌尖的话又吞了回去。
戴岳沉思片刻,决定:“朱耀华副师长兼十六团团长。撤去黄友鹄的团长职务,充政治部听差!”同时征询地望着肖劲光。
肖劲光悄悄地舒了一口气:“同意!”
细雨濛濛,道路泥泞。生活本身,不是枯燥的文字能写尽其详的!
第二军沿湘东一线警戒赣敌。顺利北上之后,一连串的大仗、恶仗在两湖主战场相继展开。中国的革命与反革命在这块本应是牧歌四合、烟弥香的古老大地上展开拼死的厮杀。
历史在这里睁大眼睛。
7 月10 日,醴陵之战打响。第四军第十师,第八军第五团,从湘江东岸包抄敌人,切断敌退路,包围一经形成,迅速作了有效的攻击作战;十二师由夏家桥和沈潭实行强攻,炮火所到,无坚不化为碎片。叶挺独立团从豆田方向渡河而击,全体将士冒死向前冲击。是役激战一昼夜,消灭敌军千余人。
8 月19 日,平江之战打响。敌第一团、九十七、九十九团沿平江、浯口、长乐形成拱卫防御线。第四军、第七军约八个团的兵力,以牛刀杀鸡和以石击卵之势向敌全面发起攻击。激战两昼夜,歼敌两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
8 月23 日至27 日。汀泗桥大战。毙伤敌近千人,俘敌两千余人。
8 月29 日至30 日。贺胜桥大战。吴佩孚亲率重兵两万余人,企图决战以求一胜;北代军第二、第十、第十二、十三师以及第七军部分部队三万余人参战。一夜炮声撼地、枪声冲杀声震天,整个战场如同白昼,数十里外但见火光弥天。敌军死伤无数,仅被火车压死和落水淹死就达数千之众。吴佩孚见大势己去,乘火车鼠窜而逃。二、十、十二、十三师一路猛追,前锋直抵武昌。
9 月1 日。敌武昌被围。历时四十天的武昌决战就此打响武汉决战期间,占据闽、浙、赣、苏、皖五省的孙传芳,一改坐山观虎斗的方针,急调十万大军人赣,企图利用江西这一“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之战略要地,一箭双雕。在他看来,吴佩孚元气大伤,北伐军锐气已尽。渔翁之利,他孙传芳已如翼中之物,唾手可得了。
北伐主战场,顷刻东移。
南京。五省联军司令部会议室。
各部旅以上长官均己到齐。
“总司令到——”传令兵一声长叫。各长官肃然起立。
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全身披挂由屏风后昂然而出。
顿时,掌声陡起。
“坐!”孙传芳双手向前一推,然后撩起剑鞘,坐下。
此次军事会议,孙传芳是极为得意的。吴佩孚三番派人来宁,由请到求,盼他出兵,来使说到痛处声泪俱下。张作霖目前又驰电修好,言词恳切,尤其这结尾几句,读起来如饮甘霖:“玉帅新挫,武汉已失,东南半壁,全赖我兄支柱,弟以大局为重,微嫌小隙,早付东流,倘有新需,敢不邑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