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从来就没有这样做过〃、〃那时的我就没有这样做〃…一旦这些话脱口而出,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就会因此而冻结,因为这些话根本就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表达。当自己在子女、在学生、在下属面前,想要说出〃我那时没有这样做过〃、〃我像你这么大时就没有这样做〃等一类话语时,请先扪心自问〃以前的我果真如此吗?〃人活于世,我们绝不能缺少这种处世智慧。
  抹杀过去
  〃现在心态〃不仅能将过去重塑成与现在大致相同的模样,必要之时,它也会制造出一个〃过去与现在存在天壤之别〃的假象。尤其是在人们经历过某种特定事件、由此对自己的发展及变化抱有很高期望的情况下,这种倾向表现得尤为明显。
  通常,一个人在结婚以后,会产生一种〃一定要比婚前更懂事〃的思想压力。如果结婚以后当真更懂事了,这就不会再有什么问题可言。然而,如果结婚以后依旧不懂事,人们又会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他们只能在回忆中,将婚前的自己想得一无是处。


第20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6)
  皈依某种宗教时,相同的心理机制也会产生作用。例如,基督教徒总是会说自己在信奉上帝以前,甚至连一只虫子都不如,并且坚信皈依以后,自己已经脱胎换骨获得了新生。就是这样,
  人们为了将现在的自己看做是〃优胜者〃,宁愿将过去的自己看成是〃傻瓜〃。
  最早通过实验验证〃抹杀过去〃现象的人,是心理学家迈克尔·昆威和迈克尔·罗斯教授。[5]二人以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实施了一种〃学习技巧训练计划〃。计划开始前,他们首先让每名大学生对自己具备的学习技巧进行了一番自我评价。待为期三周的训练计划结束以后,两位教授又让大学生们重新评价了他们现在的学习技巧,并要求他们回忆,计划开始前自己对当初的学习技巧是如何作出评价的。
  结果,学生们此时对于计划开始前自身学习技巧的评价,远比当时更为糟糕。这是因为他们太期望这次训练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技巧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提高,他们只有尽可能去贬低过去的自己。
  大学时期,我在做家教时也曾遇到过类似状况。当时,在我辅导的学生中,一些孩子的学习成绩确实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也有一些却丝毫不见起色。前者自然是皆大欢喜,而后者,无论是对于学生家长、作为老师的我、学生本人以及中介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处于这种尴尬的局面中,我们总是能够找到一种既可维持彼此面子,又能维护课外辅导正确性的妙策,即贬低学生在请家教以前的学习态度〃他以前在书桌前连30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至少能安静地学一个小时了〃。事实上,如果能够以牺牲过去的方式,突出现在的自己,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样去做。
  与此相反,有时人们还会选择以夸大过去的方式,来抚慰自己现在的寒酸。离开拳坛的拳击手总是会回顾自己的全盛时期、回想自己斩获拳王金腰带的瞬间;当平凡的大学生再也无法听到别人称赞自己是〃天才〃时,他们回忆最多的,就是自己广受欢迎的高中时期。其实,〃回顾荣耀〃一事原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我们在回想的过程中总是会将过去比实际中更为夸张、更为美好地再现出来。
  退掉尖锐牙齿的我们,如今只能依靠回忆过去曾拥有多么尖利、多么强硬的牙齿,来保护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将过去的再现,想象得比实际中更为荣光。


第21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7)
  自传的秘密
  徐载弼在自传中,一直强调自己是1866年生人。但是,如果我们去查看他中状元时的1882年《国朝榜目》就会发现,他其实是1863年出生的。
  徐载弼说,自己当时的年龄在13~14岁之间,是当届年龄最小的状元。但根据李光麟教授的调查,他是在自己20岁时的1882年,在庆祝中宫病患好转的〃别试文科〃中,以丙科成绩摘得的探花。也就是说,他所说的〃年龄最小的合格者〃是事实,但他并不是状元。
  上面这段文字,引自历史学者朱镇五教授发表在《历史批评》上的论文之中。朱镇五教授以徐载弼的自传为例,指出许多历史名人在写回忆录或自传时,都有歪曲事实的现象。以下就是朱镇五教授最终做出的结论:
  我们之所以要研究那些历史伟人的一生,是为了借此去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并将他们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正因如此,我们绝不能允许〃制造神话〃的现象在这里出现。
  自传并不是少数名人的专利,平凡的人们虽然没有将其编撰成书,但他们也在不断地〃撰写〃着自传。他们时常回顾自己的过去,从中抽取素材编造故事、记录故事,并将这些故事讲给自己的子女及后辈们听。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常常为了美化自己的历史而制造神话,一直不能摆脱那种〃扭曲过去〃的错误习惯。
  社会心理学者康达教授带领研究小组进行的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自传〃会被〃现在心态〃歪曲到一定程度这一点。[7]研究人员将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一分为二,首先对其中一半说道〃据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上获得成功〃,然后让参与者们回想自己的过去,并评价自己与别人交流时活泼与否、与陌生人初见时是否会主动打招呼等。但他们对另一半参与者介绍的则是〃性格内向的人在工作上更容易获得成功〃,随后又提出了相同的要求。
  结果,与接受〃内向成功〃这一条件的参与者相比,接受〃外向成功〃的参与者,明显对自己的社交性及外向性格,做出了更高评价。而且,在〃初见陌生人时是否会主动打招呼〃这项问题上,二者的作答情况依旧如此,当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回想能够
  表现自己社交性的事例时,〃外向成功〃条件者想到的事例,远比〃内向成功〃条件者想到的更多。
  我们的记忆就像是一只百宝箱,只要你现在需要什么,它就会毫不吝啬地给予你什么。当然,我并不是说要用怀疑态度,去看待一切传记或是自传,但我们有必要培养自己对比其他史料、参考资料真实性,摒弃武断认为书中记载一切属实的人生习惯。尤其是在我们每天都〃记载〃的自传中,更需要一种彻底贯彻批判精神的人生智慧。


第22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8)
  自己过去的样子,〃很土〃吗
  一些以公开当红艺人处女秀影照或视频为主题的节目,在韩国很受欢迎,那是因为他们过去的样子真的〃很土〃。20世纪90年代初,受〃徐太志和孩子们〃影响,一度流行起来的瓦楞帽和背带裤,在现在看来简直土得让人无法接受。再看看歌手全永录标志性的大黑框眼镜,现在看来,它又如何呢?但我敢保证,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徐太志还是全永录都不会觉得自己很土。如果十年以后,我们回顾自己现在的照片或是视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对自己土里土气的样子感到搞笑。事实上,以现在的心态去看过去的模样,〃土〃是必然的,但我们并不会去想〃10年以后我将感觉自己现在的样子很土〃,也不会因此感到搞笑或是害怕。
  这种现象不仅仅体现在着装方面。现在,我们回顾古人的习惯或是制度,会感觉他们非常的野蛮、原始,但其实,这与以当前标准评价以往衣装会感到土气的道理,如出一辙。如果我们能够接受如今的制度或是习惯,也会令后世子孙感到原始的事实,那么,就应该更加客观、更加包容地去评价我们的祖先。
  在对自己过去的所有评价中,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我们回想自己10年前的智力水平时,并不会因此感到羞愧或不安,或许是因为我们以前的智力水平与现在真的相差无几吧。我们为了拥有符合时代特色、不被流行所淘汰的外表,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对于具有与时俱进的智力所作出的努力,却少得可怜。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成为一名智者,就不要再看着自己10年前的土气模样枉作羞赧,而应仔细去想一想,自己现在的智力水平较之10年前,到底增长了多少?
  计划表的陷阱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做了一项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参与实验的37名大四学生,预测自己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用时会是多久,学生们给出的平均答案是33。9天。然而,在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的学生却只有30%。其实,发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