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也。夫取士必由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 当道之达宪,比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 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能行于今日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 事,遭若何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 ,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以不去旧谋为当务之急 ,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与我日本相战,其必 至于败之局,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原函汉译全文见王芸生编《六十年来中 国与日本》,民国二十年,大公报出版,第二册,第197~198页。
无法得知这位日本军人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时刻与自己的战争对手谈论主题如此重大的国家政 治问题。这不是一封通常意义上的劝降书,从内容上看,它根本不是一份劝说敌人放弃抵抗 立即投降的战场文件。这个日本军人从中华帝国的科举制度开始说起,比照日本曾经经历过 的辛酸历史,解剖中华帝国衰败的原因。奇特的是,这些关于国家变革的理论竟然出自日本 的一介武夫之口,由此可见日本人对自己国家的崛起有着多么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它确实需 要中国人〃虚心平气〃地深思,思〃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痼。在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变的 时代,对于封闭的中华帝国来说,〃更张新政〃已是〃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否则,这个 巨大的帝国即使再买多少军舰也难逃覆没的厄运。
第一章 蓝色长袍上宫殿第18节:一个短暂的”春天”(1)
前往日本马关的帝国〃议和〃代表团的轮船正行驶在日本海海面上的时候,在帝国四面八 方通往都城北京的路上,成千上万名身穿蓝色长袍的帝国文人们正在匆忙赶路。
京城里春寒料峭。一个名叫康有为的文人提着行李在蜘蛛网一般的胡同里东张西望着,他要 寻找一个叫做〃南海会馆〃的小门脸,并且要在那里住下来。他期望那里最好能有一张桌子 ,让他把自己的文房四宝拿出来摆好。
帝国的知识分子是来参加帝国最高级别的考试的。他们来自不同阶层,年龄相差很大,贫富 极端悬殊地在京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客栈里落脚。只是此刻,他们的梦境是极其相同的:经过 数年的苦读,现在以各省举人的身份,竞争名额极其有限的进入帝国政治阶层的〃通行证〃 。
因为摒弃了所有人类自然科学的内容,只承认东方的哲学思想和道德理论,所以帝国的科举 考试是世界上内容最单一的考试。这样的考试在中国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 一直是显示帝国政治稳定的标志,是帝国文化精英相聚一堂的盛事,是展示帝国悠久文明的 景观,是帝国最低层的平民幻想一夜暴富、鸡犬升天的梦境,是帝国国家政权顺利运作和行 政管理得以维持的支柱。
而帝国的知识分子素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人生成就的最高境界。他们的〃知识〃长久而强烈 地为政治功能所淡化,也就是说,不通过政治实践的检验,他们的〃知识〃就没有实际价值 。〃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文人当官从政,和农民耕地一样自然,除此以外别无出 路。对政治前途过于强烈的单一追求,驱使帝国的知识分子走的是一条凶险而狭窄的人生之 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当官便得志,失官或丢官便失志,因此他们往往容易成 为社会各阶层中最〃奋不顾身〃的人。
这一年的春天,数万知识分子聚集在帝国的都城,由此带来的一个情况是过去的统治者不曾 有过的,并使现任的统治者感到有点不知所措在帝国的知识分子,那些最温文尔雅、最 讲礼仪道德,并且是帝国官员选拔制度的惟一受益者的读书人中间,此刻正流动着一种危险 的情绪,这种情绪不断蔓延以至威胁到了帝国政权的生存。
夹杂在危险人群中的最危险分子之一就是那个康有为。这是一个令京城人听上去话语十分古 怪的广东人,面色黝黑,其貌不扬,身穿一身读书人的蓝色长衫。与帝国绝大多数梦想读书 取仕的人一样,康有为在掌握帝国经典理论上才气平平,因为〃书香门第〃的家庭压力,于 1882年和1888年两次参加取得举人资格的乡试,都以失败告终,他产生了放弃考试 的念头。但是,〃诸父皆强之〃,尤其〃母意属望迫切〃,康有为只好奋不顾身地一试再试 。1893年,36岁的时候,他勉强通过了乡试,取得了参加京城最高考试的举人资格。 但是,第二年,他在第一次进京赶考的时候,不但没有考上,而且还扭伤了脚,于是他便南 下回家了。
那时正是1894年,按照中国的历法是甲午年。
1894年的春天,已经37岁的广东举人康有为决心最后一次在科举考场上赌一把自己的前 途。
在万物春情萌动欲望勃发的季节里,帝国文人想当官的念头往往会使他们的精神几近疯癫。
这个春天的考试,是热切希望一步登天的帝国文人们最不安心的一次考试。当文人在京城小 胡同中那油灯昏暗的客栈里抱着书本临阵彻夜〃磨枪〃的时候,国家不幸的消息乌云一般一 阵一阵地滚过来。海战的失败已经让国人〃莫名惊愕〃,而帝国的全权大臣与日本人草签的 条约内容更令〃举国哗然〃。不要说把中国的国土割让给洋人是奇耻大辱,光一笔关于银两 的账就让中国人觉得日子没法过了:当时帝国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是8890万两白银,而 日本人要求的赔款是这个数字的三倍,且规定第一年就得支付1亿两,全部赔款必须三年内 还清。
考试考到了年近四十前途依然没有希望的康有为在帝国的都城北京〃拍案而起〃了。
首先反对条约的签订:〃呜呼噫嘻!万里之广土,四万万之民众,而可有此约哉!〃 康有为:《中日和约书后》,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第137页。
进而认清帝国主义的野心:〃非战败之损也,非有开罪之失也,而一纸书来,取南满、东蒙 、山东、福建万里之地,及国命之铁,甚至蹶而踏之,蹙而缚之,以财政军政顾问相要,以 全国之要地警察,国命所托之兵工厂相索……凡人闻而怵惕伤心……〃康有为:《 中日和约书后》,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第137页。
再论帝国外强中干,以国土民众十倍于人而受人遏制。〃如巨象肥牛之遇乳虎,不待磨牙, 闻声俯伏,甘听吞噬,岂非天下古今所未见有者哉!〃同上。
最后归结于政府的腐败:〃拟以三千万举行万寿,举国若狂,方谋保举,而孙毓汶当国,政 以贿成,大官化之,惟事娱乐,内通李莲英,相以交关,政俗之污坏,官方之紊乱,至是岁 为极。〃同上。
这样的政府应该下台了。
这样的国家应该改变了。
第一章 蓝色长袍上宫殿第19节:一个短暂的”春天”(2)
4月22日,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81名在京参加考试的广东举人上了街,他们要向政 府递交一封请愿书实际上是写给帝国皇帝的一封信这就是中国历史书中所说的〃公 车上书〃的开始。
〃公车〃,古代指〃官车〃。中国的汉代,各省举人上京考试,其交通问题由国家给予解决 :举人们乘坐公家的车马被逐站〃递送〃。后来就以〃公车〃代指举人上京考试,同时也代 指那些参加国家考试的学生们。
清政府的法律规定,举人没有直接向皇上上书陈言的权利,要上书,必须由都察院转交。清 代的都察院是全国最高的监察、弹劾和建议机关,也是接受民间〃信访〃的最高机关。作为 帝国政府权力如此之大的衙门,有把请愿书送上去的职责,也有扣押下来自行处理的权力。 特别是,举人们的请愿书不但是直接议论国家政治大事的,而且是直接写给皇帝的,任何官 员处理类似事件的时候都不能不小心从事。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把〃士人干政〃当做一种〃大 逆不道〃的罪行,何况康有为们写的〃请愿书〃,对国家政治的抨击无以复加,手稿被传抄 出来时,市井上〃争相看阅〃,观者〃莫不嗟悚〃嗟,感叹;悚,恐惧。难怪都察院的 官员根本不敢送给皇帝看。
于是,〃公车〃们之间开始了大规模的〃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