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岸边,是徐徐展开的一幅风情画卷,高大的棕榈树被放置在金子一般的土地之上,她们风姿摇曳,三三两两地站立着,有的手挽手如闺中密友,有的赫然独立,有种傲视一切的挺拔姿态。有风吹过,棕榈树便摇动起来,就像一支支往天空上写字的、巨大无比的笔,不是风吹动了她们,而是她们搅起了风。
岸边站着一匹白马,我一直靠在埃及蓝的窗边,凝望那匹马。那匹马的姿态是那样美,仿佛来自远古,我已经听到它悠长的鸣叫声。白马就像一个从远方而来、与我赴一面之约的情人,静静地等待我从这里经过。
在此之前,它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它要忍受烈日的灼烤,忍受时光的漫长,忍受风,忍受河水泛滥,忍受蚊虫叮咬。它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大船将会载着一个长发女子到来,她白衣飘飘,站在蓝色窗框里,与白马相互凝望。
无语的白马。河流上飘过来的长发女子。细密的阳光。看不见云朵的天空。舞蹈的棕榈树。金子一般的沙土。这就是我在尼罗河水上所写的字。
我把字写在河水上,河水很快就把我带远了。
白马还站在原地,而我已漂到离它很远的地方,几乎看不到它了。这时候,河岸边出现一座荒城,荒城是泥土的颜色,突然间的歌舞从荒城的阴影中闪出。我还恋着那匹白马,便向来路的方向回望,因为距离太远了,即使白马还在,我也无法看到它。
再定睛看时,荒城中的歌舞已经不见了,断壁残垣,人去楼空,原来,繁华只是一场幻觉。
埃及蓝的窗框,把一个中国来的女子装在画卷之中,她眼眸明亮,黑发如瀑。在她张望沿途风景的同时,那匹凝然不动的白马也在张望她。
第52节 阿斯旺夜市
阿斯旺夜市并不很大,我想,在埃及,这样的市场可能遍地都是。我们的大船因停泊在阿斯旺,夜色降临时,我们走过跳板来到岸上。阿斯旺的堤岸真是漂亮,泊岸的大船灯火亮成一片,像悬浮在半空中的水晶珠片。
我们沿着堤岸走了一段路,夜风清凉,有当地少年在岸边击鼓跳舞,他们眼神明亮,身手敏捷。也有男女恋人在路边慢慢地走,他们不拉手,目光犹疑,女孩较为保守,都包着头巾,男孩高高瘦瘦,肤色较深。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走在一起,也还是甜蜜。女孩的阔脚裤在风中发出旗帜般的“噗噗”声,就像她的心在欢快地跳动。
我们在道路尽头拐进一条窄街,夜市的灯火在我们眼前亮起来。我走进第一家店,一眼就看中了那条耀眼的红珊瑚项链,那是由无数细小的红珊瑚串制成的,那样粗而夸张的链子,令人想起海盗船的故事,阿拉伯神灯的故事,想起许许多多传说中的人和事,我一脸迷茫地望着它,忘记了讨价还价,一下子就把它买了下来。
阿斯旺夜市古怪而又混乱,卖什么东西的都有,木雕,银盘,手镯,“生命之匙”,木雕的吉祥物小猫。我的朋友徐坤看上一只黑色的小木
2004年春天,在埃及旅行时的留影。拍照时一当地人硬闯入镜头,要求与之合影,并索要2埃镑小费。
埃及妇女很腼腆,当她们想和中国人合影时,她们就相互推着,谁也不敢上前跟我们说话。“能和你们拍张照吗?”他们中惟一的男士走上前来,用英语很小声地问。
猫,摊主开价120埃镑,我们拦腰砍成60镑,摊主摊开双手,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又用手指指脑袋,表示我们脑子进水了。
我们继续往前走,那个卖旅游纪念品的摊主,丢下自己的摊子不管,一口气追出二里地去,一路自动降价,直至降到30镑时,再次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最后,那只猫以20镑成交,执著的摊主拿出非把生意做成的架势,疯了似地一路狂追,到最后我们觉得他都不是在做生意了,而是在斗气。
纸莎草纸画在埃及很有名,许多店都有卖,我们在夜市上发现一家小店,店里的纸画品种繁多。店里的女孩包着包头,却赤裸着一双脚。女孩正坐在店里津津有味地看足球赛,电视屏幕极小,但他们微弓着腰,坐在条凳上看得兴高采烈。
我们在柜台旁边选画,他们一边看球赛,一边照看生意,为球队加油,顺带讨价还价,一样也不耽误。我在那家店里选中两幅画,其中一幅画的是一个变形的、身体超长的女神,她正弓着身子准备吞下即将落山的太阳。画上由于着了金粉,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这真像一个梦啊。
逛完夜市回到船上,把买到的东西摊在床上,一样样细细观看,每一样都觉得爱不释手,刚把那串红珊瑚石项链戴上,就听到有人说,夜晚的舞会开始了。
伊斯坦布尔的早晨〖〗〖〗那种风情〖〗伊斯坦布尔的早晨
从北京飞往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要经过漫长的旅程。旅行手册上写着,需“夜宿飞机上”,我没有飞夜航的经验,想当然地以为在飞机上睡觉一定很好玩。
深夜时分,首都机场里依旧灯火通明。我们在机场搭乘土航TK21航班,航班上的空姐都很漂亮,机舱里散发着浓郁的香水味儿,听说土耳其的香水不错,我们一上飞机立刻就闻到了。
飞机起飞的时候,我们看到我们的城市北京——她在午夜里灯火通明,那是一座玻璃和宝石构成的城市,每一次离开她,我都会感觉到隐隐的不舍。
圆窗外的天一直都没有亮,黑得像外星球的某个地方。推算一下北京的时间,此刻差不多天快亮了吧。可这边的天,没有一点亮的意思,身边的乘客,全都歪在座位上,迷迷糊糊睡着了,只有我前面的一个欧洲男人,打开头顶上的小灯,聚精会神地在读一本书。
看样子是一本英文小说。我喜欢在旅行中不知疲倦彻夜读小说的人。而我自己则什么都不读,写小说的人是很少在路上看书的,上路,对我来说,只需要带上眼睛就够了。
到达伊斯坦布尔,就像到达天的另一边,灯火在黑暗的天际线下突然出现,一盏,两盏,三盏……紧接着越变越多,以至于连成一片。天空仿佛倒挂,星星布满脚下的“天空”,我们在星星的上面,比天空还高,离地面极远。
凌晨6点,飞机到达伊斯坦布尔,那是一个城市即将亮起来的时候,站在黑与白的交界线上,伊斯坦布尔有种半明半暗的美。大轿车开得飞快,车窗外高速掠过的,是一个错落有致的“山城”,这里的房子大多依山而建,高高低低,古旧而又别有韵味。
我们到达“金色年华”酒店的时候,正好是当地人的早晨上班时间,道路窄得就像北京小区内部的便道,但他们车技都很不错,能把车开得嗖嗖的,令我这个刚刚学会开车的新手惊得直张嘴巴。
酒店里准备了浓香的咖啡,真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温暖,可惜天气太“酷”,冷得比北京还要过分。我和徐坤把所有能穿的衣服都套在了身上,然后上街去逛。
有兜售小块地毯的人追着我们,他们用含糊的英语一路自动降价,价钱从50美元,一路掉到15美元,我们不想跟他搭话,毕竟女人对地毯之类的东西兴趣不大。
我们在寒冷而精致的街上闲逛,发现一家橱窗上挂有中国字的商店,字是倒过来挂的,大概店主并不认识中国字,上写道“风林火山”。我们在店里果然看到了中国货:从中国来的瓷器和纸灯笼。我们好高兴,用英文跟店主一通闲聊,还好心地告诉他,玻璃上的字挂倒了。
店主很希望我们每人买一只“欧亚大桥”的盘子,一想到旅行刚刚开始,我们不想背那么多东西跑路,就婉言谢绝了。因为没买人家的东西,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
“我们还会回来的,”我们对店主说,“回来再买。”
店主谦和地笑着,“再见。”他用中文对我们说。
第53节 意大利电影
那部电影我看了两遍,我在镜头前试图讲述它们,但我发现我不行,电影自有它自身的语言,它与文学中的语言既有相通的地方,又有文学中的语言完全无法抵达的地方。
我为做《佳片有约》(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花时间看了多部电影,有一些电影是为“工作”而看,有一些电影是为“喜欢”而看,意大利电影《儿子的房间》就属于为“喜欢”而看的电影,我一口气看了两遍,沉浸在影像的世界里,亦真亦幻,只觉得电影里的世界很近,周围的世界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