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坛经讲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如来清净禅,简单的说就是如来禅,是《楞伽经》所说四种禅之一。如来所证得的禅定,就是《楞严经》所说的‘首楞严大定’。古德说:‘如果顿悟自性,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就是佛,毕竟没有两样。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也叫做如来清净禅,又叫做一行三昧,这是一切三昧禅定的根本。如果能念念修学,自然渐渐的成就无量三昧。达摩祖师一代一代辗转相传的,就是这种禅定。’永嘉大师《证道歌》云:‘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我们从这些经论来看,都是以如来禅为究竟的法门,这就是达摩祖师所传的宗旨。禅这个问题,六祖扼要的为薛简说明白。下面讲‘坐’,尤其是所谓打坐、习定。

 

“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大乘佛法所讲的‘坐’,是表法的意思。‘坐’是不动的意思,比喻我们的心,心不动叫做‘坐’。我们盘腿面壁坐在那里,心中还想东想西,妄念纷飞,那就错了;若我们心清净,没有妄想,走路也叫做‘坐’。‘坐’并不是著重在形式,而是著重在心。‘诸法空寂’,《法华经》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慧海禅师说:‘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空与寂,我们确实不容易证得,这是诸法的真实相。祖师说,这才是‘如来清净坐’。《法华经》云:‘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法空’就是诸佛自己所证得的平等妙法,实相真空,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教坐如来座者,决不是小乘人空座。现在既然讲作佛,作佛就应当要坐法空之座。说一切诸佛方便法、真实法,使我们觉悟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乘法,余二非真,这个时候才能证得常住寂灭之相,这是大乘佛法所讲的空义。法空,心才真正到清净寂灭,这个时候,于一切法得最自在,称为座。坐此座者,像释迦牟尼佛,终日说法,不见有法可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说‘究竟无证’。无证亦无无证,不得已建立一个名词叫做毕竟证。

 

佛法是要破执著的,凡是有执著就是毛病。我们说一个‘证’,一定就会牵连到‘能证’与‘所证’,一有能所,就不是真正的证。祖师在此地讲‘究竟无证’,无证,不但‘能证’无,‘所证’亦无,所以叫做毕竟证。于外不染五欲六尘,于内不起丝毫妄想,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就称为‘证’。实际上,他在这个境界中决不会起一个念头:‘我已经证得清净寂灭的境界。’如果有这一念,那就错了。所以,‘究竟无证’是真正的证。为什么?得此‘无证’之时,他也没有‘无证’的想,这是真正之证。可见,悟、证并不是坐禅习定就能达到,这是纯粹的心地功夫,所以说道由心悟、道由心证。

 

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薛简说:‘弟子回到京师之后,主上必定问我,愿师慈悲指示心要,我传达于太后与皇帝,以及在京城的一些学道人。’这些人得不到祖师的开导,于正法不能了悟,希望祖师说法,能藉他的口传到京师,‘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六祖听了这话之后,就借题来教导他,说:‘道没有明暗,明暗是代替的意思。如果讲明明无尽,还是有尽。为什么?因为它是相对建立。凡是相对建立的,都不是真实法。’祖师引《维摩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相待就是相对。佛法讲的一乘法,不是相对的,不是有比的,是‘绝对’的。实际上,说‘绝对’,‘绝对’与‘相对’还是对立的,真正的绝对是说不出口的,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薛简说:‘经中时常以光明比喻智慧,以黑暗比喻烦恼,修道人若不用智慧去照破烦恼,无始生死怎么能出离?’这话不错,是佛门常讲的。但是,这是接引初机的方便,不是一乘真实的大法。六祖说:‘烦恼就是菩提,烦恼与菩提是无二无别。’这个理有相当的深度,如果不是上根利智,实在很难了解这句话。六祖说:‘如果以智慧照破烦恼,这是声闻、缘觉的见解,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本经第一章六祖曾说:‘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这些意思薛简已经懂得,换句话说,薛简也有相当的程度。六祖今天在此地说这几句话,用意是破薛简的执著,使他能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由此可知,祖师说法是应机而说,正如同佛在大经所说‘佛无有定法可说’。薛简执著前面的说法,这一执著就成了毛病。佛法,尤其是一乘了义的佛法,目的就是破执著,没有执著就对了。严格来说,佛法它什么都不是;执著是众生的病,坚固的执著就是最深、最重的病,破除执著,执著没有了,这病好了,法也没有了,这就是佛法。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薛简问:‘如何是大乘见解?’大乘见解是指大乘法,尤其是指一乘佛法。六祖说:‘明与无明’,明是光明,无明就是暗,‘凡夫见解是两桩事,明不是暗,暗不是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我们要注意‘性’字。智是具有智慧的人,所谓上智大根性的人,他晓得明暗之相是有二,相不同,可是明暗之性是一不是二,所以说是不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就是真如本性。《仁王经》云:‘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实性就是哲学讲的‘宇宙万有之本体’。我们迷惑了实性,被称为凡夫,虽然我们在凡夫位,我们的真如实性并没有减少;纵然是在诸佛如来的地位上,真如实性也没有增加。《大乘起信论》云:‘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不减。’六祖说:‘住烦恼位上,实性它不乱。像佛与大菩萨住在禅定之中,真如实性也不显得特别的寂静。’从这些形容的语句中,我们要细心体会实性的样子。经上讲,实性是‘不断不常’,《楞伽经》云‘非断非常’,它不是断灭相,也不能说是常住相。它‘不来不去’,无来无去,不来不去就超越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它‘不在内外,亦不在中间’,如《楞严经》里的七处征心,俱不可得,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它是‘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实在没有法子形容,称它作如如。‘常住不迁’,不迁就是永远没有改变,永远就是这个样子,《楞严经》云:‘众生迷惑颠倒,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无二之性,就是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就是此地所讲的实性。这个实性,名之为道。你不是要问‘道’吗?这个就叫做道。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

 

薛简问:‘祖师所说的不生不灭,何异于外道?’印度六师外道也讲‘神我不灭’,‘神我’就是世俗所讲的灵魂。印度一些宗教家们也有相当的定功,他知道我们的身是有生有灭,他看到六道轮回,见到一切众生在六道中舍身受身,所以他知道身是无常的,身是生灭的。到六道里投胎,舍身、受身的那个主人,中国人讲的灵魂,佛法讲的神识,好像是不生不灭,于是就错认这个神识是不生不灭。佛法告诉我们:神识不是真的,是虚妄的。这在唯识说得特别详细。佛法,它是要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实相,彻底的了解,认识清楚,所以不同于外道。要认识清楚,必定要亲证,绝对不是记闻之学。别人这么说,我们就相信,这在佛法里是讲不通。佛法是必须要自己证得这个境界,才算是真实。自己没有证得,释迦牟尼佛为我讲的,阿弥陀佛为我讲的,也不能代表就是自己的境界,这是佛法与一切宗教、一切世间学说不同之所在。薛简误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