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才情人生-乔冠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他开了一句头:“长夜行人三十七。”    
      乔冠华将于伶创作的剧作名嵌入诗句,用意不言自明。    
      夏衍沉吟数秒钟,便接下了第二句:“如花溅泪几吞声。”    
      乔冠华和廖沫沙都拍案叫好。    
      胡绳笑吟吟地说:“我来一句现成的吧杏红春雨江南日。”    
      乔冠华用筷子点点胡绳:    
      “你这长柄葫芦倒省事,七个字里只有一个字是你的。”    
      “长柄葫芦”的外号,是在香港时候柳亚子叫出来的,不知出自何典,也许因为胡绳是个高 个子。    
      廖沫沙苦笑着说:“好句子都被你们三个说完了,我这末句可是平淡无奇英烈传奇说大 明。”    
      酒干盘空,意犹未尽。他们五人走出酒店,一起去天宫府“文工会”看望郭沫若。    
      在郭寓,饮了几杯浓茶,畅谈一阵时局之后,廖沫沙说起刚才联句为于伶祝寿之事,乘兴请 郭老将这四句写了条幅,送给于伶留作纪念。    
      郭沫若一挥而就,轻声又念了一篇,抬头对他们笑笑:    
      “好是好,只是情调低沉一些。”    
      乔冠华站起身来,走到桌旁说:“那就请郭老改一改,点铁成金。”    
      郭沫若略一吟哦,铺开纸又写了一方:    
      大明英烈见传奇,    
      长夜行人路不迷。    
      春雨江南三七度,    
      如花溅泪发新枝。    
      乔冠华拍手称好,大家都齐声附和:“这真是点铁成金了。”    
      于伶淌着热泪,紧紧握住郭老的手,连连道谢。接着又向乔冠华、夏衍、廖沫沙、胡绳表示 内心的感激。    
      这天的交谊,给现代文坛留下了一则佳话,为人津津乐道。    
    


第三部分第9节 旧雨新知(6)

    四十年代开头几年,抗日战争打得非常艰苦。日军在国统区的华中、华南战场大举进 攻,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却日益壮大,抗战实力不断增强 。然而,由于国民党当局的严密封锁和欺骗宣传,这一切很难为国内外人们所周知。作为 反 法西斯同盟国的美、英政府,这时已将注意力逐步从欧洲战场转向太平洋战场,他们急需了 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军民的状况和实力,颇想同延安建立直接的联系。同样,中 共也急需打破国民党的封锁,争取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了解和支持。    
          
      在重庆工作期间,为了开展对外交往,扩大影响,周恩来带领南方局外事组的同志冲破 重重障碍,进行了大量的外交和宣传工作。他们把外交、宣传、交友三者结合起来,结交了 大批外国记者、作家、外交官和军人,或同他们亲切交谈,或介绍他们到延安参观访问,争 取他们的了解和同情。    
      乔冠华就是在这时根据周恩来的安排,同王炳南、陈家康、龚澎等一起开展对外联络工作的 。据《周恩来年谱》记载,周恩来时常召集他们开会,研究外事工作等。乔冠华的交际面很 广,有外国记者、驻华使馆、美国总部等各方面。拿与国外记者来说,他 不仅与对我们友好的记者交流,还注意与不同倾向的记者接触。他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因 为尽管国民党当局千方百计阻挠中共和世界各地的各大新闻通讯社的联系,采取将大量稿件 先收过去,由他们来分发、控制的手段,但是经过努力,还是冲破阻挠,跟外国记者建立了 相当密切的联系,而且双方做到互惠互利:“我们想从外国记者那里得到一点消息,外国记 者也想从我们这儿得到一点消息。我们的威信很高,我们给他们的消息都是客观真实的。”    
      乔冠华:《口述自传》,见《那随风飘去的岁月》,第166页,学林出版社1997 年12月第11版。    
      在当时的美国记者中有一位叫白修德的朋友,与乔冠华很熟,彼此非常友好。他是亨德尔路 斯办的《TEN》杂志驻中国的特派记者,他曾撰写了一篇文章,专门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在美国引起极大的轰动。    
      乔冠华与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员的来往也比较频繁,其时美国大使是克拉伦斯?高斯,这位大 使可以称作 “中国通”,从1907年第一次到中国担任驻上海的副总领事,除了短时间地    
      到巴黎和澳大利亚出差之外,他的生活大部分是在中国度过的,先后被派驻北京 、天津、济南、沈阳、厦门和重庆,他办事严谨,讲究效率,对中共的态度也还友好。 (美)伊?卡思:《中国通:美国一代外交官的悲剧》,第80页,新华出版社在1980年8月 第1版。〖ZW)〗当然,这位大使是严格执行美国政府的政策的。    
      经过我方的工作,美国大使馆出现了不少同情中国共产党的人,其中有大使馆参赞科弗兰、 阿德勒。    
      这两位参赞过去曾在罗斯福政府当过财政部的高级官员,参与过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他们在美国国内时,就和中国的朋友有很多来往,来到中国还是保持着进步的态度。     
      乔冠华与南方局外事组的其他同志,与上述两位参赞保持了经常的往来,通过他们了解了不 少经济、财政等方面的情况,而我方可以让他们知道的情况,我方也及时提供给他们,彼此 很默契。对此,乔冠华曾有叙述:    
      “当时我们熟悉到这种地步:经常争论问题,争论得很激烈,不伤害双方的关系,双方的感 情。在辩论当中,他们认为我太容易把一个命题一般化。所以,他们就开玩笑地对我说,我 是一般化之王。这是对我的挖苦,不过在某种程度也是对我的奉承。”乔冠华 :《口述自传》,见《那随风飘去的岁月》,第168页,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除此之外,乔冠华与美军司令部和美国新闻处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在太平洋战争以后,美国 在中国、远东战区建立了司令部,由史迪威将军任总指挥。他倾向进步,同情中国共产党, 反对国民党的腐化堕落。乔冠华与总部内的主要联络员是戴维斯先生。他是位职业军人,上 校军衔。通过他,乔冠华与美军总部发生军事资料上的来往,就是说我方将大后方的日军动 向的材料传递给美方,美方也将我方急需的军事材料,告诉我方。在乔冠华的回忆中,戴维 斯先生与乔交往较多,他同时也写过客观地反映中共在解放区的民主改革的材料。他回国后 遭到了美国政府无情的政治迫害,受到了残酷的打击。 差不多从麦克阿瑟时代起,他就丢掉 了一切官职,一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来中国,打开中美关系大门以后,他才被平反了。在 1972 年以后,乔冠华才有机会重新会见戴维斯先生,彼此感喟无已,乔冠华觉得这位老朋友已经 相当老了,远非当年青年时代的样子。    
      乔冠华对外交往的触角很广,并不局限于与美国的交流。在周恩来指示下,开展了与英国、 苏联等国家大使馆的往来。特别是跟苏联使馆的来往,十分密切非常融洽。据乔冠华回忆: “我记得从1942年到1945年这 几年,年年枇杷山的十月革命节,都是在重庆公开的共产党员、秘密的共产党员、有名的进步人士的一个革命的聚会。特别是在1942年以后,从斯大林格勒开始的大反攻,稳步向前 发展,捷报不断传来,形势一天天变化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是很高兴的。他们的武官、文化 参赞,都和我们有很密切的来往,如费迪连科是他们的文化参赞,他们的武官我记得就是后 来在斯大林格勒前线作战的同志,名字忘记了。所以重庆虽小,外事工作的范围是很大的。 ”乔冠华:《口述自传》,见《那随风飘去的岁月》,第171页,学林出版社19 97年12月第1版。    
      这里值得着重提及的一个外国机构和一个外国人,那就是美国新闻处和费正清先生,他们与 乔冠华也有较深的渊源。    
      美国新闻处从属于美国驻华使馆及美军司令部,在重庆的美国新闻处规模庞大,聘用不少中 国新闻从业者,其中中文组的组长就是金仲华,还有刘尊棋,在新闻处的其他部门,还有一 些中国的进步知识青年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