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研究本体的学术是否亦研究各门学术之通则?—997a14
3.哲学是否统研一切本体?——是否另有研究事物属性之学术?—997a25
5.哲学若不只研究本体,应否并涉事物之主要属性?—997a34
4.有无不可感觉本体(如通式或间体)?间体何在?有无间体之学?—998a
19
章三 6.事物之第一原理为科属抑为品种?倘从科属,则以最高科属为第一原理
毋宁以最低品种为第一原理?998a20—999a23
章四 7.是否有脱离个体而独立之抽象事物——
通式可否与物质分离?999a24—999b24
8.第一原理于类为一,抑于数一?1000a4
9.一切事物若基本原理相同,何以有可灭坏与不灭坏之别?—1001a4
10.实是与元一为本体抑为属性?两者若非本体,一切普遍名词均非本体。若为
本体,一切事物均将合一而成是。—1001b26
章五13.数理对象,如数与图形,是否本体?早期思想家以实物为本体;近代思
想家以抽象为本体。1001b27—1002b12
章六14.应否假定通式之存在?1002b12—1003a1
12.第一原理为潜在抑为实现?—1003a6
11.第一原理为普遍性抑为特殊性?如为普遍则非本体,如为个别则不可得知。
—1003a18
卷四哲学研究之范围:本体与通则论矛盾律与排中律章一 哲学的实务在研究“实
是之所以为实是”。1003a19—1003a32
章二 研究实是即研究本体之原理与原因——
哲学研究实是的一切品种。1003a33—1003b23
“实是”与“元一”常相联而为事物之云谓。—1004a3
哲学因本体之类别而分支。—1004a9
哲学研究“对反”如“元一与众多”之诸品种。—1004a32
哲学研究一切事物之本体及其相应诸属性——辩证家与诡辩派专攻属性。—100
4b27
一切事物出于对成,对成可简化为“是与非”或“单与众”两类基本对成。—10
05a18
章三 通则(公理)为各门学术所通用,哲学须研究通则。1005a19—10
05b6
一切原理中最确实的原理:相反(矛盾)
律。—1005b34
章四 一切事物不可能悉予实证;否定矛盾律,或要求证明,引致无益的困难。1
005b35—1006b12
矛盾律可由反面为之作证。—1006b28
“是”与“非是”各有确定的命意——以人为喻,这不能“既是人又不是人”。—
1007a21
第一论证(“两可”之说使一切属性皆成偶然,一切偶然属性成为无尽系列)。—
1007b19
第二论证(若相反叙述均属真实,万物将归混淆)。—1008a3
第三论证(否认矛盾律也须反对排中律)。—1008a8
第四论证(假如部分的否定矛盾律,这就得承认“除外”条例)。—1008a3
4
第五论证——第六论证(经验显示常人都有些判别能力)。—1008b31
第七论证(否认矛盾律,万物将无差别)。—1009a5
章五 否认矛盾律就得承认一切意见悉属真实。1009a5—1009a23
对于矛盾律,从何引起怀疑?人们何由相信感觉现象为真实。—1010a15
批驳现象论者(如普罗塔哥拉)以部分现象来总概宇宙真相,不合论理——我们必
须言明世上确有不变实是存在。—1010b1
错误在我们的印象,不在感觉。—1011a2
章六 不可能一切事物悉予证明。1011a3—1011a17
现象为“关系”语,若求证明一切关系,将追溯无尽已的关系。—1011b23
章七 排中律的论证——“定义”为祛除诡辩与折衷论的基础。1011b23—
1012a24
章八 “一切皆真”“一切尽伪”为一悖理。1012a24—1012b23
“万物皆动”“万物全静”亦为一悖理。—1012b33
卷五 词类集释章一 “原”之六义。1012b33—1013a23
章二 “因”——四类:式因、物因、动因、板因。
1013a23—1014a25
章三 “元素”(要素)五解。1014a26—1014b15
章四 “本性”六解。1014b16—1014a19
章五 “必需”四解。1015b20—1015b16
章六 “一”之各义:属性之一名义。1015b16—1015b36
本性之一各义。—1017a3
“多”之名义。—1017a7
章七 “是”(实是):属性之是与本性之是各要义。1017a8—1017b
9
章八 ”本体”。1017b9—1017b26
章九 “同”、“别”、“异”;“似”、“不似”。1017b27—1018
a19
章十 “相反”、“相对”;“品种有别”、“品种相同”。1018a20—1
018b9
章十一 “先于”、“后于”。1018b9—1019a14
章十二 “潜能”(潜在)。1019a15—1019a32
“能者”。—1019b16
“无能”。“可能”——“不可能”。—1020a6
章十三 “量”。1020a7—1020a33
章十四 “质”。1020a33—1020b25
章十五 “关系”(相关):(甲)数关系,(乙)主动与被动关系,(丙)认识
与被认识或计量与被计量关系。1020b26—1021b12
章十六 “完全”三义。1021b12—1022a3
章十七 “限”1022a4—1022a13
章十八 “由彼”(由何)、“由己”。1022a13—1022a36
章十九 “安排”。1022b1—3
章二十 “有”(持有过程)之三义。1022b4—1022b14
章廿一 “秉赋”四义。1022b15—1022b22
章廿二 “阙失”四义。1022b22—1023a7
章廿三 “持有”;“存在于”。1023a8—1023a25
章廿四 “从”之六别。1023a26—1023b11
章廿五 “部分”四义。1023b12—1024b25
章廿六 “全”;“共”、“总”。1023b26—1024a11
章廿七 “剪裁”。1024a11—1024a29
章廿八 “科属”;“于属有别”。1024a29—1024b14
章廿九 “假”。1024b17—1025a13
章三十 “属性”(偶然)。1025a14—1025a34
卷(E)六 学术分类、实是章一 学术分类——各门学术各研究其专门实是——
理论学术三类:物理、数学、哲学——哲学为理论学术之先进,研究不动变而独立存在
的对象。1025b1—1026a32
章二 实是四类中,(一)偶然属性之是不能建立专门学术(以建筑为例)——诡
辩忮词。1026a33—1026b27
论“偶然”——“偶然”、“常然”与“必然”之辩。—1027a28
章三 续编“偶然”——追溯偶然原因之示例,迄于某一未定事件而终止。102
7a29—1027b16
章四 (二)“真”为实是的支族,并非“基本实是”。1027b17—102
8a6
卷七本体章一 本体为诸范畴中之原始实是,于定义、于认识、于时间上均先于其
它范畴——
本体为古今来学术研究之主题。1028a7—1028b7
章二 各家关于本体之不同观点——列举各类本体——提出有关本体之论题。10
28b8—1028b33
章三 本体研究的四项对象:怎是,普遍,科属,底层。——物质,通式与综合个
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