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次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沐黎已去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几次了。不过每次走的地方都不一样。这次,他选择了不来梅、埃森、纽伦堡、法兰克福等未曾到过的城市。他发现这几个受战争破坏最厉害的城市的建筑十分有意思。建设者们在新建高楼大厦的同时,总是精心保护旧建筑的残存部分,把它照原样修复。因此,不少地方是新老并存,有的虽只有极小部分的老建筑,但也让留着,让人一看,就记住战争的残酷印痕,同时也可以看出人们医治战争创伤的顽强毅力。新建的美术馆、博物馆、大楼……充满生气,非常漂亮。
美术馆和博物馆里陈列的东西也不少,不过藏品不很广泛。比如法兰克福美术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意大利和比利时两位神秘主义大画家的作品。
雕塑馆的陈列品中,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连中国和埃及的东西都有,却没有近代的雕塑品。不过,能在废墟上重新建起新馆,已很不容易了。
沐黎以前曾路过法兰克福,这次走了不少老区街道,发现市容幽美。适逢那里正在搞什么热闹非凡的活动,有全副武装的警察、消防队,还有杂技、舞蹈表演,围观的人很多,个个面带喜色。沐黎也挤在人丛中看热闹。他发现警察的人情味非常浓。当路边的小孩想骑他们的马时,他们居然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上马背,大人小孩都乐开怀。
纽伦堡市更是一座美丽的老城。城里到处都有城堡、教堂、老房子和广场,这在德国境内尚属少见。值得一提的是,市内还有精工雕塑。本来沐黎心情非常愉快,但后来却为住宿花了不少时间。原来旅馆有条怪规定,青年旅馆不让26岁以上的人住。有的旅馆因房子不多,就高挂客满牌。沐黎没有时间为找住房奔忙,请游客站代办,费用包括早餐在内。第二天清晨才发现,不仅没有早餐供应,连服务人员都没有。沐黎一气之下,到旅游站抱怨说:
“可以把旅馆的牌子砸掉,太不负责任了。”
在欧洲,大城市旅游业发达,旅馆收费昂贵,制度也严。像那家失职的旅馆,是要对住宿客人赔不是,并受到惩罚的。
沐黎跳上了去苏黎世的火车。不断变换的沿途景色,驱散了滞积心头的阴云。
瑞士
在瑞士的苏黎世美术馆里,大画家何勒德的装饰画特别引人注目。他的画面表现技巧高、变化多,善于利用线条,起到穿透力强的作用,有侧射意境。沐黎站在每一幅画前,仔细研究了线条浓淡、色彩冷暖、底面干湿,尤其对衣服线条粗、肉体线条细、高地平线重复造型的构思更为震惊。他在《日记》上写道:
“何勒德画衣服喜欢用二面线,而人体只用一面线。目的是强调外部轮廓,让人体和背景色调相同或接近,让人体产生隐人感……画上的衣服和背景用的是对比色块。有的线深近天,有的线深近地,反复用线构成和谐氛围和色彩韵律。能取得如此特殊效果,可想见当时创作过程的思想斗争十分激烈……”
何勒德1853年出生在伯尔尼,1918年在日内瓦去世,享年65岁。他最初画的都是抒情作品,后半生才改变画风,标新立异画了许多装饰画。因而在他去世后,褒贬各异,甚至还受过舆论冷落。但是,沐黎认为,何勒德通过作品表现出强烈的自信和个性,所以他的画能流传至今,相信还会有崇敬他的后来人。用沐黎的话说,“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追着看他的画,获益匪浅”。他还高价买了一本厚厚的画家生平画册,一直带在身边。
在苏黎世两天,都逢大雨。坐三小时火车就从瑞士国的这一端到了另一端的日内瓦市。那里却是晴空万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特别精彩的街头雕塑。他一座一座认真细看。
日内瓦市在日内瓦湖畔。湖里天鹅成群,悠游自在。
从日内瓦市登上游艇,与天鹅同游三小时,就到了另一个城市洛桑。它的背后是皑皑白雪。城区漂亮。
伯尔尼是瑞士的首都,它的名气虽没有日内瓦市响亮,但也是一座迷人的城市。家家户户都放满鲜花。街上到处是拉管风琴的老艺人,还有穿着古装的童子军乐队,碎石子路,钟楼……古色古香,多姿多彩。
伯尔尼的城徽是“熊”。传说古代有位牧人,要用猎获的第一只动物为地方命名。结果一枪打中的是一头大熊。大熊在那里的名字叫“伯尔尼”。城市因此得名。
至今,伯尔尼市内公共广场上还养着大熊。它们坐在两个大圆坑内,学会张着嘴让游人用胡萝卜喂它,甜滋滋地嚼着。
在伯尔尼市内,女警察不少,那里社会生活安定,不像有些大国因贫富悬殊而暴力不断;也不像有些小国缺衣少食挣扎在死亡线上。那里的人们安于宁静的生活,这可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瑞士因中立而免受战争摧残有关。他们懂得“宁静就是幸福”。
有个叫“巴则尔”的小地方。那里有一个大植物园,园内奇花异草,珍贵异常,吸引着不少游人。沐黎更感兴趣的还是植物园内的那座雕塑园。里面陈列着世界名家的现代雕塑作品。
沐黎特别喜欢庄严肃穆大教堂不远处的一座“壶形”建筑。它的底色是大红,配着金边镶饰和彩色壁画,以及我们可以在颐和园里看到的那种琉璃瓦。
记得我的小儿子汤沐海,多次邀请父母去欧洲看他在比利时安特卫普海边的别墅时,总是沾沾自喜地表示:
“我的房子远处望去就像一把古琴。看着它,耳边会响起优美的琴声……”
可见美的建筑造型,除了美化环境外,还会起净化心灵的作用。
沐黎决定登上有名的米拉特斯山山顶俯览山下。于是便从山脚下乘小型钢缆电吊车到海拔1400多米处,再换大型钢览电吊车直上海拔2500多米的峰顶。虽然寒气袭人,但空气清新。环山有路,路沿有扶手。游人安全稳妥地行走在云雾缭绕中,眼下是怪石深谷,变幻无穷。树上罩着白雪。坐在环形餐厅里喝杯热茶,既暖身子,又饱眼福。尘世间的尘埃和媚俗一扫而光。在山顶参观完气象站,就从另一头坐齿链火车下山,经过阿尔卑南斯塔德回到住地。为了多熟悉世界,沐黎总是挑不同的路线来往。
1991年,我们全家在澳大利亚团聚时,从黄金海岸布里斯班出发去有名的赌场开眼界时,沐黎就对司机说,先走最繁华的路线。沿途有为富翁修建的豪华别墅,还有专门附设的游艇,富丽极了。家家户户设计各异,让人见了不愿马上离开。回程时,他要司机走乡村山路。沿途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家境最好的农民,也不过是用一米左右高的木条把自己的住屋和耕地圈起来,里面三五只羊和一二头牛,还有小鸡……繁华的城市和山野农村形成鲜明对比。画家不仅要把最美的东西呈现给人们,更要懂得美来之不易。
沐黎在瑞士考察了近10天。感受最深的还是瑞士的人民虽不太富,但安居乐业。他们由6个小国组成,6个小国的首都沐黎都去了,印象非常好。6个小国组成联邦政府,使用德、意、法三种不同语言,笃信基督教或天主教。100多年来和睦相处,不像有些地方,民族矛盾激化,炮弹横飞……世界上多民族的国家和地区如能都像瑞士那样,那该多好!
法国南部和卢森堡公园
从1982年沐黎第一次去法国算起,这已经是第六次了。所以他选择还未到过的南部城市。第一站是里昂。在那里的美术馆沐黎意外发现展品中有一幅常书鸿1933年在法国画的《亚洲美人》。走了那么多西方美术馆,第一次看到中国当代画家的油画作品,心情特别激动。沐黎说:
“我在那幅画前停留了许久,舍不得离开。今后,随着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相信不断会有好作品走向世界,脐人世界美术行列
沐黎沿着老城区去看圣母院。它的门前,雕刻内容极其丰富。院内金碧辉煌,镶嵌着多幅画。不远处,还有古罗马剧场遗迹。能亲眼看看,机会难得。当晚就乘火车去靠地中海的尼斯市。那里日照时间长,海滩帐篷林立。裸体游泳的男女三五成群,望不到尽头。海里游艇云集。有玩水橇的,有玩帆板滑翔随海浪起伏的,有坐降落伞升入空中让快艇拉着跑的……
沙滩后面是林荫大道,热带植物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