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居里
“健全的灵魂寓于健全的身体。”这是法国的一句古老格言,而举世闻
名的原子能物理学家、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保卫世界和平运动的
忠诚战士,居里夫妇的女婿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正是这样一个有其健
全灵魂和健全身体的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约里奥生来就是伟人。他自己曾说过,他原来也很不成
才,做梦也没想到会成为一个科学家。他提笔写文章也总感到困难,可是,
论钓鱼、打猎、体育活动,他却很出色。他会打网球、踢足球,他说:“当
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向往成为一个职业的足球运动员,而且看来前途也很
有希望。”他热衷于音乐,钢琴弹得就像恩格尔(法国大画家并擅长小提琴)
的提琴拉得那样好。他还擅长画风景画。每年夏天,他和夫人总要到海滨渔
村去度暑假。投身到大自然中的约里奥蹦蹦跳跳,欢乐得就象他小时候和他
父亲一道去郊游时一样。他爬渔船的桅杆,手脚那么灵活;他在岩石底下捉
虾,动作那么灵巧;他在渔村广场上同夫人一起跳舞,又是那么热情奔放。
一个为人类的科学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对大自然、对生活
有着如此浓烈的情趣,这是令人惊奇的。约里奥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究竟是
怎样成才的呢?原来,约里奥经过了艰苦的努力,理想、勤奋和机会这三者
有机的结合,便是其成功的秘诀。
一、巴黎公社社员之子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于1900年3月19日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
的家庭里。
约里奥一家几代都住在洛林。他的祖父是洛林地方的炼钢工人,清楚地
记得1848年的革命,记得《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时代。从祖父起,革命精神
就已进入他的家庭了。约里奥的父亲叫亨利,在工人群体里长大,因而具有
工人的革命气质。亨利参加过普法战争,后来站到了巴黎工人英勇起义的旗
帜下面,并作为一名巴黎公社的社员,积极参加了反对政府军的战斗。
当政府军从瓦莱里恩山向他们猛烈炮轰时,亨利和其他革命者在夏约山
英勇奋战,用炮火还击敌人。接着,他们的队伍在巴黎街上和凡尔赛军展开
巷战,英勇地坚守了革命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在野蛮的反革命分子血腥屠杀
公社社员的日子里,亨利把自己的枪包在油布里(他想到了将来的革命战
争),穿过敌人的封锁线,逃亡到比利时,从而避免了政府对他们进行的野
蛮报复——至少有2万名战友当场被屠杀,另外有1万人或被判死刑、或服
劳役、或被流放。1879年大赦以后,亨利回到法国。
约里奥的外祖父1853—1859年作过拿破仑三世宫廷里的调味厨师,皇帝
用餐时他是唯一被允许在场的仆人。在客人走后,皇帝常和他谈论各种各样
的问题。后来他离开了皇宫,当了一家大旅馆的经理,但是在情感上却系念
着皇帝。而约里奥的母亲埃米莉却不以为然,她从年轻时就痛恨帝制而醉心
于革命运动。她是一个拥护共和的人,作为一个热诚的共和主义者,她经常
给约里奥和他的姐姐哥哥们讲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故事,鼓励他们从小就树立
崇高的志向。她希望孩子们长大后,把学到的知识都能贡献给人类,而不要
成为追求蝇利的庸人。她经常对孩子们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跟邪恶斗
… Page 3…
争。”
约里奥的父亲也经常回忆巴黎公社的往事。这一切使约里奥从小受到良
好的熏陶。
约里奥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他排行最小。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是
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
1905年9月约里奥开始上学。他就读过好几个私立小学。从1910年10
月起他被送进了拉卡那公立中学读书。
在学校里,约里奥是个很认真的学生,他在学习上并不拔尖,但在运动
方面却很突出,特别是足球踢得很好。在他母亲细心保存的他的学校成绩单
中,有一份亚眠报纸的剪报刊登了亚眠体育俱乐部和法国体育联合会之间即
将举行的一场足球赛的消息,体育记者这样写道:“左内锋约里奥三年来配
合中锋踢内锋,一直是对方球门的严重威胁。”
从很小的时候起,约里奥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兴趣,在大约6岁的时候,
他曾经把一本通俗杂志《大众读物》上刊登的一张居里夫妇的相片剪了下来
——玛丽·居里正面坐在工作台边,左手拿着一个烧瓶,她的丈夫是侧面相,
胡子长长的,右手插在短上衣的口袋里,两人显然正在沉思。相片的镜框是
他的姐姐马格丽特给做的。不论到哪儿他都把这相片带在身边。从他崇拜的
人物可以看到,他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理想。约里奥还读遍了自己所能收
集到的描写法国大科学家巴斯德和居里夫妇的生平的传记。
在家里,约里奥的房间从来没有整洁过。他的母亲老是督促他要保持整
洁,壁橱门里和五斗橱上都贴着她母亲写的一些字条,如:“东西要放在固
定的地方,不要随意乱放。”“今天能做的事决不要拖到明天。”在他的房
间里,一张大的工作台上放着各种各样零星的东西。他的“小化学实验室”
实际上是他父母的浴室,里面总是留下他做实验的一些痕迹。他的母亲在日
记里写道:1911年11月19日:“弗雷迪(弗雷德里克的爱称)像疯了似的。
他发明了几种油灯,把地板都弄脏了。”1914年4月7日:“他做了些化学
实验,把所有的东西都弄脏了。” 1914年5月1日:“弗雷迪把所有的东
西都弄坏了,然后跑出去买了一些玻璃杯、蒸馏器和其他东西。”1914年5
月2日:“他把煤气炉弄坏了。”……
1914—1917年,约里奥和千百万人一起目击了血肉狼藉的帝国主义战
争。普普通通的人们都经受了苦难的考验。像其他许多家庭一样,约里奥的
家人也穿上了丧服。原来在战争一开始,约里奥的哥哥亨利阵亡了,而约里
奥的母亲临死前也还没有放弃他的儿子还活着的希望。
1918年,约里奥也被应征入伍了。幸好战争在他开赴前线之前就结束
了。
约里奥在拉卡那公立中学一直念完高三。 1917年 6月获得他的第一个
学士学位。(法国中学统考及格者获得中学“学士学位证书”后可进入大学
各科系学习。)
约里奥这时已请准延期服役,以便完成学业。由于对机械和化学特别感
兴趣,所以选择职业的时候,约里奥决心要做一位工程师。学习工程师的花
费很大,家里又没有那么多钱,因此非进一所免费的学校不可。他选上了巴
黎工业理化学校。对于约里奥来说,工业理化学校是一个圣地。正是在这里,
皮埃尔·居里从1882年起一共呆了22年。他在这里给学生讲课,并建立了
一套进行精细的磁力实验的高级装置。也正是在这里,他和玛丽·居里在化
… Page 4…
学家、也是这所学校第一任校长的保罗·舒曾贝尔热的帮助下,得到了进行
工作的地方,从而发现了放射性。这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为了准备该校的
入学考试,约里奥先进了拉瓦锡预科学校。
在拉卡那中学,学生普遍不用功,约里奥还算学习不错,可到了拉瓦锡
就相形见绌了。这里有许多用功的工人和小商人的子弟,他们知道父母挣钱
的艰辛和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周围的良好学风影响了约里奥。他回忆说,
入学时校长对母亲说:“你明白,你的孩子在这里上学必须用功才行。这里
的学生可不是公子哥儿。”在中学时约里奥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去
钓鱼、打猎,而且经常旷课。在拉瓦锡他懂得了要认真学习。约里奥回忆说:
“开头时间要赶上他们很吃力。甚至我苦干了1年,名次还不见得时常好。”
由于环境的促进作用,再加上约里奥发奋求学,不甘落后,他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