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离渊+番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换我不用回头便可以目送他离开。陛下从来都是这样,不愿亏欠,也不肯服输。我听到他愉快地说:“小袁,还是我赢了。” 

  出城之后我才听说,邵阳已经不在军中,碾尘军残部无人管辖。那时候我有一瞬间的犹豫,想要折回去护卫陛下,璘霄城门却在我驻足的时候关闭。 

  后来我回头望见陛下的头颅被齐军高悬于城楼之上。那天早晨东升的日光打在陛下平静俊美的面容上,好像是一尊沐浴在圣光中的神诋,高贵无人能及。 

  出城之后我一直向西走,先去郑都璃歆,然后去璘霄以西我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也许就这样走下去。我微微担忧如何将锦囊交到静怀帝手上,却在璃歆听到了静怀帝崩于湘城的消息。 

  湘城,便是当年我拦下李灏奇,护送静怀帝回国的地方。当时他站在魏郑边境上执着不肯离去,凝视着我的眼睛清定明澈。 

  我后来常常想,那个时候,他其实是想哭的吧。 

  我带着锦囊来到璃歆,等待着静怀帝的出殡下葬,随后将锦囊悄悄埋入皇陵。皇陵宏大宽广,无法知道静怀帝究竟葬在哪里,然而不论这个锦囊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郑渊在踏入大魏宫的时候,应该已经明白了。 

  这也是我唯一能够想到的,达成陛下嘱托的方法。 

  在璃歆滞留的时间里,我开始听到人们用“东瑶”代替“璘霄”。郑国也开始流传一首齐地的儿歌,很快就同当年璘霄城内传唱着的歌谣一样遍布市井街巷,垂髫小童朗朗上口。我从没有完整的听这首歌谣,只记得开头似乎是这样唱的:“晴川空万里,芳草绿比茵。去留平生意,听我天下吟。”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东面传来了齐天下将军邵阳逝于瑶京的消息。邵阳在郑军中口碑极佳,又一直极力反对宣明帝灭郑,他的死亡给郑国带来了新的未知同恐惧。惶惶不可终日的璃歆令我想起两年前的璘霄,也成为了我最终继续前行的理由。 

  自瑶京再往西,人烟便逐渐稀疏。原先的陈、卫二国,人家多已迁往瑶京左近。只在原先三国交界的地方还有几处错落小镇村落,久在战乱之外,民风淳朴憨直,颇似桃源仙境。 

  那日正经过一家药铺门口,里头取药的看背影是个青年男子,正向老板道谢。老板一叠声地说不用药钱,说上回自己孙子贪玩在山里迷了路,多亏那男子帮忙才找了回来。 

  善因善果,恶行恶报,乡人们的生活便是如此简单。我刚要低头离开,正好方才取药的青年男子也出了店外要解马缰,在不经意间两人打了一个照面。 

  那样明亮坚定却又纯净仁慈的眼睛,我从来没想过还能再次见到。 

  他望见我也是一愣,有些话似要脱口而出,却又压了回去。最后只微微一笑唤道:“袁公子。” 

  我亦颔首:“邵公子。” 

  抬起头来的时候,目光正巧投向远方依稀可见的将军陵,孤独静默地显出沉重。邵阳猜到我心中疑惑,轻轻解释道:“那是陛下的意思。”说话的时候他显得有些尴尬,果然并不是个善于交际应酬的人。 

  恍然之下,我暗笑自己的浅薄。史书上既然有魏平乱王爷的自刎殿前,自然也能有齐天下将军的急症夭亡。世间真真假假,瞒天过海,即便身在其中,都未必能看地清辨地明。 

  我同他勉强也算得故人相见,当日两军对垒之际,对对方的了解亦不可谓不深,如今却想不出还能说些什么。草草寒暄数句之后,他看向手中方才取来的药,歉意的笑笑:“同家里人说好很快回去的——先告辞了。” 

  他随后翻身上马向我告别,举手投足间仍流露出常年戎马生涯的痕迹。旁边街角有四五个正玩耍的孩子冲着他的背影挥舞手臂大喊再见,直到他去的远了,才又拍着手儿唱起歌来。 

  “晴川空万里,芳草绿比茵。 

  去留平生意,听我天下吟。 

  君子死知己,提剑入瑶京, 

  十五挂征衣,十八遣雄兵。 

  身死何足惜,豪气贯长缨, 

  萧萧十万骑,浩浩踏魏庭。 

  回朝谒天子,笑言四海定, 

  天子问所思,将军且沉吟。 

  奇功世无匹,封赏有穷尽, 

  今以天下名,千载烁群英。” 

  ——完—— 

本作品由下载论坛 “ybqrain”整理收藏 
更多txt好书 敬请登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