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智度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作无起。是起作法皆是虚诳离如是相名毕竟清净。舍利弗问佛。菩萨能如是行毕竟真净道。为学何法为得何法。佛答。能如是学为无所学无所得。问曰。菩萨用是毕竟空。学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云何言无法可学。答曰。此中佛自说诸法。不如凡夫所著。凡夫人心有无明邪见等结使。所闻所见所知皆异法相。乃至闻佛说法。于圣道中果报中皆着污染于道。舍利弗白佛言。若凡夫人所见皆是不实。今是诸法云何有。佛言诸法无所有。凡夫人于无所有处亦以为有。所以者何。是凡夫人离无明邪见不能有所观。以是故说着无所有故名为无明。譬如空拳以诳小儿。小儿着故谓以为有。舍利弗问佛。何等法无所有着故名无明。佛答。色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中无明爱故。忆想分别是明是无明。堕有边无边失智慧明。失智慧明故。不见不知色毕竟空无所有相。自生忆想分别。而着乃至识众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或闻善法。所谓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世间法忆想分别着圣法亦如是。以是故名堕凡夫数如小儿为人轻笑。如人以指示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智者轻笑言。汝何不得示者意。指为知月因缘。而更看指不知月。诸佛贤圣为凡夫人说法。而凡夫着音声语言。不取圣人意不得实义。不得实义故。还于实中生着。佛今说凡夫所失故。言不能过三界。亦不能离二乘。不得圣人意故。闻说诸法空而不信。不信故不行。不住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以失如是功德故。名为凡夫小儿。是小儿着五众十二入十八界三毒诸烦恼。乃至六波罗蜜十八不共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着。是故名为著者。舍利弗问。若菩萨如是行是名不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般若波罗蜜不得萨婆若。佛可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即为说因缘。所谓新行菩萨无方便力。闻是般若波罗蜜。忆想分别寻求欲取。作是念。我舍世间乐复不能得般若波罗蜜。是为两失。专求欲得。或谓说空是般若波罗蜜。或说空亦空是般若波罗蜜。或说诸法如实相是般若波罗蜜。如是用六十二见九十八使烦恼心。着是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以是着心学诸法不能得萨婆若。与此相违者能行般若波罗蜜。亦能得萨婆若。所谓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行者不见缘法。不见亦不见。舍利弗更问不见因缘。佛答。是菩萨入十八空故不见。非以无智故不见。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三大智度论释幻人无作品第十一(卷第四十四)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鸠摩罗什奉 诏译


【经】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当有人问言。幻人学般若波罗蜜当得萨婆若不。幻人学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学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种智。得萨婆若不。我当云何答

佛告须菩提。我还问汝。随汝意答我。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与幻有异不。受想行识与幻有异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于汝意云何。眼与幻有异不。乃至意与幻有异不。色乃至法与幻有异不。眼界乃至意识界与幻有异不。眼触乃至意触。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与幻有异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于汝意云何。四念处与幻有异不。乃至八圣道分与幻有异不。不也世尊。于汝意云何。空无相无作与幻有异不。不也世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檀波罗蜜与幻有异不。乃至十八不共法与幻有异不。不也世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幻有异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色不异幻幻不异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世尊。受想行识不异幻。幻不异受想行识。识即是幻幻即是识。世尊。眼不异幻幻不异眼。眼即是幻幻即是眼。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亦如是。世尊。四念处不异幻幻不异四念处。四念处即是幻幻即是四念处。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异幻。幻不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幻。幻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有垢有净不。不也世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有生有灭不。不也世尊。若法不生不灭。是法能学般若波罗蜜当得萨婆若不。不也世尊。于汝意云何。五受阴假名是菩萨不。如是世尊。于汝意云何。五受阴假名有生灭垢净不。不也世尊。于汝意云何。若法但有名字非身非身业。非口非口业。非意非意业。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如是法能学般若波罗蜜得萨婆若不。不也世尊。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学般若波罗蜜。当得萨婆若。以无所得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幻人学。何以故。世尊。当知五阴即是幻人。幻人即是五阴。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五阴学般若波罗蜜当得萨婆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是五阴性无所有。无所有性亦不可得。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如梦五阴学般若波罗蜜。当得萨婆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梦性无所有。无所有性亦不可得。于汝意云何。如响如影如焰如化。五众学般若波罗蜜当得萨婆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响影焰化性无所有。无所有性亦不可得。六情亦如是。世尊。识即是六情。六情即是五众。是法皆内空故不可得。乃至无法有法空故不可得

【论】问曰。须菩提何以故以是事问佛。若人问幻人学般若波罗蜜得作佛不。应答言不得。幻人虚诳无有本末。是事易答。何以故问佛。答曰。上品佛答舍利弗甚深空义。须菩提作是念。诸法一相无分别。若尔者幻人及实菩萨无异。而菩萨行诸功德得作佛。幻人无实但诳人眼不能作佛。问曰。幻人不能行功德。以无心识云何言行。答曰。虽实不行人见似行故名为行。如幻人以饮食财物七宝布施出家。持戒忍辱精进坐禅说法等。无智人谓是为行不知是幻。须菩提作是念。若如佛说诸法一相无所有但是虚诳。幻人及实菩萨乃至佛等无有异。如幻人亦幻作佛行六波罗蜜。降魔兵坐道场。成佛道放光明说法度人。实菩萨行实道得作佛度众生有何差别。佛言我还问汝随汝意答我。问曰。佛何以不直答。而还问令随意答。答曰。须菩提以空智慧观三界五众皆空。心生厌离诸烦恼习故。虽能总相知诸佛法空。犹有所贵。不能观佛法如幻无所有。以是故方喻说。如汝以五众空为证。诸佛法亦尔。汝观世间五众为空。我观佛法亦尔。是故问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与幻有异不。幻与色有异不。乃至受想行识亦如是。若异者汝应问。若不异不应作是问。须菩提言不异。问曰。若色不异幻可尔。幻人有色故云何言受想行识如幻不异。答曰。幻人有喜乐忧苦相。无智人见谓为有受想行识。复次佛譬喻欲令人知五受众虚诳如幻。五受众虽与幻无异。佛欲令解故为作譬喻。众生谓幻是虚诳五受众虽有与幻无异。是故须菩提一心筹量知五众与幻无异。所以者何。如幻人色诳肉眼能令生忧喜苦乐。五受众亦能诳慧眼。令生贪欲嗔恼诸烦恼等。如幻因少许咒术物事语言为本。能现种种事城郭庐观等。五受众亦以先世少许无明术因缘。有诸行识名色等种种。以是故说不异。如人见幻事生着心。废其生业。幻灭时生悔。五受众亦如是。先业因缘幻生今五众。受五欲生贪嗔。无常坏时心乃生悔。我云何着是幻五众失诸法实相。佛问须菩提乐说门故答言幻与色不异。若不异是色法即是空入不生不灭法中。法若不生不灭。云何行般若波罗蜜得作佛。须菩提作是念。若尔者菩萨何以故。种种行道。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知其念即答。五众虚诳但以假名故号为菩萨。是假名中无业无业因缘。无心无心数法。无垢无净毕竟空故。佛言。菩萨应如幻人行般若波罗蜜。五众即是幻人无异。从先世业因缘幻业出故。是五众亦不能得成就佛。何以故。性无所有故。余梦化影响等亦如是。问曰。何以故说识即是六情六情即是五众。答曰。是识十二因缘中第三事。是中亦有色亦有心数法未熟故受识名。从识生六入。是二时俱有五众。色成故名五情。名成故名意情。六情不离五众。以是故说识即是六情。问曰。若尔者十二因缘中处处皆有五众。何以但说六情有五众。答曰。是识今身之本。众生于现在法中多错。名色未熟未有所能故不说。六情受苦乐能生罪福故说。其余十一因缘故说五众。复次佛知五百岁后学者分别诸法相各异。离色法说识。离识法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