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庸作品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青山白铁”这副对联,他见了心里有数。就不再提这个话题了。

    旧时家中有一小轩,是祖父与客人奕棋处,轩里挂了一副对联:“人心无算处;国手有

    输时。”当时不懂当中妙处,现在想来,这里面实在颇有哲理。

    百剑堂主曾撰一联:“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情真不侮痴。”我见了很喜欢,他用宣纸

    给我写好,请荷里活道某店裱起,挂在斗室之中,不觉雅气骤增。

    我写《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回目全不考究,信手挥写,不去调叶平厌,所以称

    不上对联,只是一个题目而已。梁羽生兄甚称赏我“盈盈红烛三生约,霍霍青霜万里行”两

    句(上句写徐天宏与周绮婚事,下旬写李沅芷仗剑追赶余鱼同),但比之百剑堂主的每回皆

    工,那是颇为不及了。

    前几天《大公园》中登载文怀沙先生一篇《韩愈与贾岛》的文章,认为“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两句中,“敲”字确比“推”字好,因为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鸟鸣

    山更幽”本来是宋王籍的诗。《梦溪笔谈》中说: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认为

    无人能对,王安石用“鸟鸣山更幽”来对。王籍原联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

    意思一样,王安石这一联集对却是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比原句更工。旧诗律诗中

    必有对偶,所以好对不胜枚举。古人因对成妙对而发达做官的事,笔记小说中也记载得很

    多。如宋时宰相词人晏元献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数年不能得到好对,一天晚上与一

    个小官王琪一起散步,谈起这事,王应声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大为赏识,从此王琪

    做官就一帆风顺了。

    我从前在江南故乡时很爱听说书,在听说《三笑》时就曾听到许多妙对。唱弹词的人说

    文徵明在追求爱人时,那位小姐出对道:“因荷(何)而得藕(偶)?”文徵明对道:“有

    杏(幸)不须梅(媒)!”于是好事得谐。又据说金圣叹被杀头时他儿子吟道:“莲(连)

    子心中苦。”金老先生对曰:“梨(离)儿腹内酸!”两对一喜一悲,虽都未必真有其事,

    但对偶双关,确不容易。

    对对子既要工,又要快,不比其他文章可以慢慢琢磨。有一本笔记中记载一个故事:陆

    文量在浙江做官,有一天与管教育事务的陈震一起饮酒,见陈是个光头佬,就出对嘲他: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计(髻)可施。”陈震立即对道:“陆大人满脸髭髯,何须如此。”

    以成语对成语,很有本事,陆大为叹赏,笑道:“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

    (句)。”陈震笑道:“我也要不客气了,幸勿见怪。”于是对道:“匹马陷身泥内,此畜

    生怎得出蹄(题)?”两人抚掌大笑竟日。

    据说从前有个人名叫李廷彦,曾献百韵诗给一位大官,中间有一对云:“舍弟江南殁,

    家兄塞北亡:”那位大官看了很同情他,道:“想不到你家里竟接连遭到不幸。”李廷彦忙

    道:“实无此事,那是为了对仗工整才这样写的。”作对至此,可说形式主义到了极点。

三剑楼随笔 书的“续集”

    最近收到了好几封读者的来信,询问有一部叫做《天池怪侠》的书,是不是我的作品。

    虽说是提出询问,其实他们在信中都已表示知道了答案,知道这是别人冒名之作。因为虽然

    天池怪侠是《书剑恩仇录》中一个重要人物,虽然这部书中也有陈家洛、霍青桐、无尘、李

    沅芷、常氏双侠、赵半山等等人物,虽然它是从《书剑》结束的地方开始而封面上也署了我

    的名字,然而文字的风格毕竟是完全不同的。有一位读者寄了几本这种书给我,我见书里的

    乾隆皇帝自称“孤王”、李沉芒自称“妾”一个什么老侠自称“老身”,每个人都似乎在唱

    戏,实在觉得相当有趣。

    给小说或戏剧写续集,这种兴趣似乎是十分普遍的。不一定是好的作品才有人写续集,

    平庸的无聊的作品,也会有人兴致勃勃地提笔续下去。美国片《阿飞舞》难道是一部好影片

    么?《黑湖妖》难道有任何价值么?然而毕竟还是有《阿飞舞续集》和《黑湖妖续集》。在

    我国旧小说中,《济公传》的续集恐怕数量最多,然而《济公传》写得实在并不精采。《七

    侠五义》之后有《小五义》和《续小五义》,《今古奇观》之后有《续今古奇观》这都是比

    较流行的,但我一直看到了《九续小五义》和《五续今古奇观》,除了黄色与无聊,这些续

    书中再也找不到什么别的。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既有兴致写作,为什么不另外写一部小说

    呢?续集已是这样差了,怎么还能不断地续下去?

    谈到续书的种类,大约以《红楼梦》为最多了,现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就

    是高鹗续的,而在所有的续书中,恐怕也是高鹗的最为精采,虽然他对礼法与封建制度的看

    法,远不及曹雪芹的富于反抗精神,然而他终于继承了原作的悲剧结构。如“侯芳魂五儿承

    错爱”等几段,细腻生动,可以直追原作。此外的续书,如《红楼圆梦》、《红楼后梦》、

    《续红楼梦》等,却无一不是糟极谬极,有的说贾宝玉魂游地府,把林黛玉等救活,一个人

    娶了八个妻妾(除林薛外,还有袭人、晴雯、紫鹃、芳官等);有的说贾宝玉的儿子贾桂

    (所谓“兰桂齐芳”,兰是贾兰)出将人相、富贵荣华。我看到的红楼续书大约共有八九

    种,据说总数有十余种之多。

    《水浒》的续集自以陈忱的《水浒后传》最佳,书中叙述李俊到海外为王,发扬梁山的

    英雄事业,但文笔气度,也已远远不及施耐庵。俞仲华的《荡寇志》除前面陈丽卿摆布高衙

    内一段之外,其余全不足取。

    《三国演义》因为已写到司马炎统一天下,实在无可再续,但还是有人写《反三国》,

    为蜀国扬眉吐气,灭魏灭吴,然而因为一则违反历史事实,二则写得莫名其妙,这书并不流

    行。

    故意与原作相反的翻案作品,一般说来也是续书,主要只是结局相反。反《西厢记》的

    《东厢记》(清杨世潆作)写得很差;《锦西厢》(周公鲁作)比较好些,情节很复杂,然

    而可笑的地方也很多,有一节写张君瑞别了莺莺去赴考,主考官是白居易,出题《月明三五

    夜》,张君瑞就写了崔莺莺那首“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缴卷,结果当然落第等等。反

    《琵琶记》的有《后琵琶》,在这书里描写了蔡中郎之死,曹操则变成了好人,去赎回蔡文

    姬等等。《桃花扇》结局是侯朝宗与李香君出家修行,而《南桃花扇》(顾彩作)则写两人

    白头偕老。据历史记载,侯朝宗似乎并未出家,顾彩这部作品倒颇有事实根据,但因为才力

    不及,所以读来也无意味。

    随便想一下,旧小说和戏曲中有续书的,实在举不胜举。《说唐》之后,从《罗通扫

    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一直续到《薛刚反唐》;《杨家将》,从杨老令

    公续到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实在续不下去了,于是又来《狄青平西》、《五虎平

    南》。《西游记》则有《西游补》(董说作)。《西游记》是好书,《说唐》的文学价值就

    低了,《杨家将》更低,但不论好坏,总有人援笔而续。既然《书剑》用的是旧小说体裁,

    尽管内容毫不足道,但出现续集倒也是合于传统的事,只是在封面上署了我的名字,那位作

    者似乎是过谦了。

    (金庸)

三剑楼随笔 “大国者下流”

    国家不论大小,主权一律平等,这个概念是近代国际法的基础。然而在国际关系中,还

    是承认大国与小国之间是有区别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五大国一致的原则,就是在法理上

    承认大国权利的一个例子。近几个月来,这问题又讨论得热烈起来,我们最近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