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受高等教育的研究所及大学毕业生为对象的公司企业,也以同样的方 法招募当地的社会大学生。关于这件事,通常大学对公司企业并没有半点请 求。
其他的人才供给来源 除了以上所讨论的人才供给来源之外,对于没受正 式教育训练而有志于主管职位之人才的发掘方法也有数项。
最常被采用的方法是个人的推荐。无论是怎样的推荐者,一定会因个人 的关系,得知有一、两个主管想转行。若是如此,则他们并不会公开去找寻
主管人才,而是秘密进行。要找什么类型的主管,他会秘密地请教公司内的 主管。
由于这个“秘密情报网”,会产生几个经人介绍而来的人。这时候主管 就会左右为难,无法取决要采用朋友或客户介绍来的人,而事实上这些人可
能又全不适用,若跟他们面试则太浪费时间了。这个时候,为了不失礼,就 非与他们面试不可,然后再说明不录用他们的原因。
除此之外,银行、会计事务所等服务业也是人才供应的来源。这类公司 及企业知道许多想转行的主管级人物,就会担任使求职者及公司企业欢迎之
人——中介者。但是,这和个人介绍同样具有缺点。要决定哪个求职者并不 费事,不过与那些不合格者见面,却相当浪费主管或董事长的时间。
由同业组成及产业团体主持的职业介绍委员会很多,他们有时会妥善利 用特殊地位的空缺。譬如,人事部长去世,美国的人事管理协会之职业介绍
委员会就会介绍好的人选过来。
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形下,这种职业介绍委员会不举行考选人才,只是 转送书信、自传、履历表而已。然后公司就和登报纸广告招募人才一样,先
进行笔试,再正式面试。
选择胜任者 无论是业务助理或高级主管,考选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 一、应征信函的审查。
二、面试。 三、笔试。 四、确认以前的经历。
除了地位非常高的空缺之外,其他的应征者都需要写履历表。若是地位 比较低的职位,还须写“应征申请函”。
应征申请函乃是应征者的简明履历表,其中有关个人的资料、教育程度、
经验、特殊技能等等。 在应征职员招考时,寄出履历表的应征者有很多。应征者在提出履历表
时,公司方面定会要求独特的书写形式。在普通的履历表中,应征者当然都 写自己的长处,而把缺点一笔带过。所以用一定的书写形式,不但容易看出
疑点,且可以清楚地相互比较出应征者。
应征申请函主要是用于记录应征者的管理经历。若被采用之后,那就变 成此就职者永久的纪录来源。
大抵上公司对于大概能胜任的应征者,在决定他们适不适合前,会举行 面试。这是决定应试者适不适合最有效的手段。
面试若进行得适切合理,则对于人才的考选是有力的武器。主考官和应 征者两人并不是一直进行着推心置腹、毫无隔阂的聊天,而是对应征者的技
术、人格两方面进行评估,看其适合的总体性如何,且要给予应征者对公司 及其所应征的职务有清楚的概念,所以得用具体的办法来对应征者进行面
试。但是,要进行或参加面试,都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训练。
有许多书籍对此问题有所探讨,而且许多大学和成人教育计划中,都会 为此问题召开演讲会。
在选择管理者的业务助理之际,对于应征者的知识能力及职务上的适应 性,处理能力等有许多测验但是性格分析测验并不十分重要。此外,对于性
格测验的效果,也有许多分歧的意见,所以要进行此测验时,必须注意一下。 在选择担当主管空缺的人才时,和一般所举行的测验并不一样。有一部
分的公司要求应征者接受心理专家之面试,有时候会举行程度非常高的测 验,来对应征者进行评估。但这样的评估花费高昂,所以除了须详知有关应
征者的业务处理能力之外,就只限于高等职位的考选而已。 对于测验所采取的形式,若公司内没有专门的人才来设计,则只须求助
于人才顾问即可。 对于有些职务,要确定应征者的潜在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乃是将应征
者的在职经历予以慎重调查。席克史匹亚说过:“事件开端都是源于过去之 事。”对于他过去所完成之事(或是没完成之事)加以了解,就能预估应征
者的能力,以及对他能有何期待。
有许多经营者发函给应征者以前公司的雇主,搜集他的资料,但若用电 话则更有效率。在电话中谈话之际,可发现及提出许多小疑点,而写信就不
行了。此外若用电话和对方的前雇主谈话,尚可听出弦外之音来。如此一来, 可对应征者的经历做更详细彻底的调查。
欲以电话询问,只须把要问的项目事先列表即可。如此一来,就可得知 想知之事。此项询问不止关于其个人技巧性的职务处理能力,且对其人格、
态度及信赖感,以及在不同场合的判断力、临场应变能力、创造力??,全 应详细问明。
以上各阶段都完成之后,就可选出优秀人才来递补空缺。选择最佳人选 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强调也不过分。若想达到经营目标,就要尽可能挑选
优秀人才。若拥有优秀才能的人才,加以训练,并给与使其成功致胜之武器, 则经营目标之达到即容易多了。
管理训练和能力开发
以下为各公司实施管理训练和能力开发之形式:
1。干部培养训练 实习主管(通常是大学毕业的中坚职员)的训练计划, 又称做“干部培养训练”及“经营者(或管理者)训练计划”。
用这种方法的公司,常在有关企业经营的教室之学习中。组织内各部门 之工作检讨中,让新受训练人员实地参加这种正规的训练计划。
这种训练计划一般长达几个月,也有持续一年以上者。这种训练计划有 的效果显著,也有全然无效的。在计划中,实际的操作所摄取的经验,比各
部门间来来往往的空想计划来得成功。让他们担任参与较有意义之事,比只 看别人做事之效果来得显著。例如,派他们去评估制法及新产品的市场等事
务处理过程。对这类工作的讨论及实习,组成的评估会议,一定比消极性的 训练计划有更好的效果。
另外一个培养干部的好方法,是尽早——亦即当他还在较低职位时就给 他意志决定的机会。例如在席尔斯·罗以贝克公司中,它们实施小贩卖门市
部,所以受训者要在比较短的期间内接受密集的基础训练后,成为百货店或 小贩卖的管理人。接着赋予他们掌握与各种职务有关的损益及各相关附属单
位的决定权。他们也许会犯错,但因地位较低,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所犯的 错误也比较不关紧要。对于受训者而言,这是和公司一起成长所必经的过程,
从中可培养自信。
2。管理训练 需要受训的不只限于一般作业员,即使是主管级人物或即 将成为公司主管的预备人才,也必须学习如何与部下沟通的技巧。许多公司
为了不使人际关系监督技术方面落伍,而以现任的主管为对象,实施管理训 练计划。
这些训练计划应该让人事部来实施,或者让外面之指导训练的专门咨询 服务业来策划。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可资利用的影片、录音带、小手册及 书籍。
一个优秀的机械师并非就是一个优秀的主管。同理,一个优秀的销售员 并非就是一个优秀的销售经理。非主管级的人有其成功的条件,同样地,主
管也有其成功的条件。所以,并不一定要具有多么高的指导天分,但是必须 具备管理者所需的优秀素质。至于领导能力的技术,以后再学就可以了。经
营者负有责任,以授予主管领导能力。
许多公司除了实施公司内的训练计划外,也时常召开或举办领导才能及 管理研习班,另外也有经由大学、同业组织联合会、职业团体、人事顾问等, 以开办研习班。
3。技能训练 许多工作变得复杂,且因在工厂办公室内都引入了新机械 装置,为了使用这些机械,就得推行人才训练。
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业者为了让公司购买他的机器,会替公司举行技能训 练,而公司本身亦因技术的过时及机械的导入,会让新进职员及旧职员受训。
近来,政府为了奖励少数不平等待遇的民族,为他们举办技能训练。在 这方面,有许多公司接受政府的资助,对于下层阶级及贫民出身者举办技能
训练,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
4。经营者的培养 经营者的培养并不是一件复杂的训练,在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