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拘泥于书本的章节,可以从刊登你需要信息的那章阅读就行了,有时甚至可 以从最后一章阅读。
实际上,在阅读各种企业方面的书籍时,往往从最后一章开始阅读。因 为有一些作者在前面说了一大堆不怎么重要的话,到了最后才确切地揭示出
秘诀。读书的人急于知道具体的秘诀,实在没有耐心看一大堆不重要的文章。 利用目录抓住书的纲要,再选择你自己想要阅读的章节,只要熟读那些章节
也就够了。例如,时常阅读的法律书籍,虽然非常地厚重,但是必须阅读的 部分并不多,因此能够非常有效率地阅读。
29。重要之处可以多读 10 分或 20 分钟
一年平均要阅读 300 本书。这些书籍包括纯消遣的,涉及工作方面的, 以及为了研究而阅读的书籍。因为工作很繁重,不可能有那么充裕的时间从
头到尾阅读每一本书,所以耗费于一本书的阅读时间,平均只有 20~30 分钟 即够。“咦?那么短的时间能读什么书呢?”,或许有人会表示疑问。事实
上,一本书所刊载关于个人所需的信息,充其量只有那么几页罢了。不过, 在阅读重要的地方时,一页往往要耗费 10 到 20 分钟。只要把握住自己所需
要的信息,其他的页数不看,也算是达到了目的。最重要的事情,并非在短 时间之内“读完”一本书,而是在短时间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仅
利用短时间阅读,而想有效率地获得信息,就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要 明确你想知道一些什么?不仔细地阅读目录,如果不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事
情,那就找不出应该熟读的地方。如果在不知自己的需求之下,从头到尾读 完一本书,那还不如花 10 分钟只熟读必要的地方,效果要来得好些。对读书
来说,最重要的并非阅读的时间,而是一种敏锐的判断力,知道应该熟读哪 一部分,应该放弃哪一部分。在跳读时,都是适应需要而选择页数,有时只 精读刚开始的
10 页。那是因为某些书在开头部分叙述全部的核心之故。如果 你的需要并非十分具体的话,那就不妨精读开头的部分或者结论的部分。
30。只要弄懂一本书的“关键字”,即可迅速地理解内容 因为你身兼要职,必须时常阅读法律、税务和经济方面的书籍,然而,
不管从事法律、会计工作多少年,阅读了这些书籍以后,并非一下子就能融 会贯通,有时必须重复阅读好多遍,再把“关键字”打上记号。
所谓的“关键字”是在一本书里面,以比较高的频率被使用的重要用语。 也是它出现的部分,必须做为重点阅读。如果一开始就打上记号,再次阅读
时的效率就会变得更好。
31。遇到难懂的文章时,不妨在“然后”、“因为”等连接词加上记号及 编号
有道是良药苦口。 有时只阅读一两页,就会叫人感到头疼而想放弃不阅读,一旦搞懂了以
后,它就会有如良药一般对你非常有帮助。不过,不管是多么好的良药,如 果不喝下去的话,根本就不会奏效。同样地,不管是一本对管理者如何有益
的书,假如不能理解它的含义,那么,它就等于没有用的东西。因此,恰如 管理者服用苦药时,使用糖纸包起来服用一般。阅读难解的书籍时,也应该
想想办法。一般地,难阅读的书籍有两种:一种是文中所使用的语句异常地 难懂。例如,动辄就使用专业术语和外来语,或者作者故意卖弄玄虚,绕着
圈子说话,叫人似懂非懂。关于那些专业术语以及外来语,只要查查辞典之 类就不难明白。至于作者故意卖弄玄虚,兜着圈子所说的话,只要把它们改
成浅显易懂的言语,就不难解决。另一种难读的书籍是文章的结构很繁杂, 使人难以抓住前后的关系。像学术性的专业书,充满实用知识的读物,都有
这种缺点。如果碰到又繁又长的句子,不叫人感到疲惫才怪。遇到这种情况, 要把文章分割成几段阅读。同时,也把连接词“然后”、“因为”、“这样”
等记号化,如果确实太多的话,就使用号码。由于各文章的关系被记号化, 因此可以一目了然。又如,对于罗列的内容,管理者也使用号码,并且在头
脑里整理一番,经过如此的处理,将比最初的状态,更容易使人吸收。如果 有几种解释和学说被并行叙述,为了不使它们混淆,管理者都会加上 A、B、 C
的记号。经过如此处置,一眼就可以把它们比较出来。因此,收集信息的 效率,自然也就会随着提高。如果你有一本准备抛弃不看的书,那就不妨使
用这个方法,然后再决定是否真的无法阅读。
32。书内附上书签能有效率地读书 对忙碌的管理者来说,想抽出一些固定的时间读书,可以说相当困难。
所以,只好使用上下班时间、休息时间、以及就寝前的时间。在坐车的时间 内,或者等人时,即使只有三五分钟,也利用它们来读书。
利用这种零碎时间读书时,最叫人感到浪费时间的是必须寻找好几遍, 才能找到你想要阅读的部分。像小说一般,从头到尾阅读下去或许不成问题。
不过,欲从实用的书籍找出自己想要阅读的部分,那就得耗费时间翻看页码 了。在这种情况下,就使用自制的“绳子书签”。这种绳子书签被缝在书背,
不会掉下来。同时,既然夹着它,也不会妨碍你翻查别的书页,如果你想参 考很多地方的话,使用这种绳子书签最方便。正因为有这些益处,才说它比
纸制的书签好用。关于制造绳子书签的材料,试过很多的材料,结果还是刺 绣用的丝线最好。制作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刺绣用的丝线穿过刺针、刺入书
背外侧再打一个结就行了。绣线一般手工艺材料铺或文具店均有出售,颜色 有数十种之多。
如果你嫌这样太麻烦的话,那就不要使用刺绣针。以玻璃纸把绣线贴在 书背表皮就行了。使用这种方式,只要 30 秒钟就足够了。购买六种不同颜色
的刺绣用丝线,使每一种颜色代表不同的意思。例如茶色是需要参阅很多次 的部分,黑色表示最重要的信息,绿色表示正在阅读的部分,如此分开使用,
立刻就会知道自己现在想打开的页数,且读书的效率也会跟着提高。
33。去掉书本书套,再阅读封皮和宣传带子 同样是文字媒体,但是多数的管理者把书本过于神圣化,而忽略了杂志
和报纸。的确,比起报纸跟杂志,书本所使用的纸张比较好,且售价也比较 昂贵。但是,以找出信息的观点来看,书本跟报纸、杂志并没有什么两样。
管理者个人并不把书本神圣化,而且把它当成报纸来使用。想阅读时,躺在 床上也捧着书本,就是在看电视时,心血来潮时也会拿出书本瞧瞧。遇到必
要时,甚至把书本解体,取其中的一部分阅读。如要有效率地吸收,如此的 加工是不可缺少的。有很多人在阅读时,舍不得拿下书套、外皮以及有些书
商在封面加强宣传的书带子。书本受到了营销竞争的影响,大多数附有印刷 精美的外套,以及醒目的书带子。其实,这些东西只是装饰罢了,或许为了
招徕读者,或者是把书本当成装饰品,这种做法或许有些功效。不过,对于 想活用书本的人来说,那些装饰只会碍手碍脚。管理者时常看着一些人一面
把快掉下来的书皮对好,一面阅读。这般注意装饰品,势必将不能全心全意 地阅读,真是何苦?或许有人会说,带上书皮,书本才不会污损。然而,书
本是一种获得信息的道具,为防止污损而在意装饰,这未免太“本末倒置” 了。刚买回来的书本,只是半成品,在必须加工成容易阅读的书本以后,才
可以说是成品了。这种加工的第一步,就是刚才所说的取掉书套、书带子以 及书皮等装饰品。再取掉书本里面夹的纸制书签、广告以及回函卡之类。在
这种形态下的书本最容易阅读,也最为实用。接下来把一直到目录为止的书 皮,也就是翻开书本时,手指会碰到的地方,剪成半圆形。如此立刻就可以
打开目录,并缩短你寻找需要信息的时间。如果你是必须利用短时间阅读的 管理者,则这种加工将影响到你读书的效率。
34。与其一面阅读、一面记笔记,不如直接写在书上比较方便 有很多管理者认为学习东西必须记笔记。“书写”必然要耗费很多时间。
并不是说记笔记是坏事,不过,为了这种工作耗费太多时间,重要信息的收 集将受到影响,结果必然会降低效率。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