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以上的答复可能仍然难以令该部属感到完全满意,但是她的主管
至少已采用了最好的方式处理这件事。此种方式具有下列五个好处:第一、 他正经其事地考虑她的要求,而非不加思索地一笔抹煞。第二、他向她表示,
他了解家具的运送对她是多么的重要。第三、他耐心地向她解释,何以不准 她告假。第四、他令她知道,她是一位得力的助手,这有助于提高她的士气。
第五、他为她提供了解决家具运送问题的其它可行途径。
误区之三:习惯性拖延
首先描绘一种典型的拖延事例。某天清晨,张三于上班途中,信誓旦旦 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即着手草拟下年度的部门预算。他很准时地于 9 点
整走进办公室。但他并不立刻从事预算的草拟工作,因为他突然想到不如先 将办公桌以及办公室整理一下,以便在进行重要的工作之前为自己提供一个
干净与舒适的环境。他总共花了 30 分钟的时间,才使办公环境变得有条不 紊。他虽然未能按原定计划于 9 点钟开始工作,但他丝毫不感到后悔,因为
30 分钟的清理工作不但已获得显然可见的成就,而且它还有利于以后工作效 率的提高。他面露得意神色随手点了一支香烟,稍作休息。此时,他无意中
发现报纸上的彩色图片十分吸引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拿起报纸来。等他把报 纸放回报架,已经 10 点钟了。这时他略感不自在,因为他已自食诺言。不过,
报纸毕竟是精神食粮,也是沟通媒体,身为企业的部门主管怎能不看报,何 况上午不看报,下午或晚上则非补看不可。这样一想,他才稍觉心安。于是
他正襟危坐地准备埋头工作。就在这个时候,电话铃响了,那是一位顾客的 投诉电话。他连解释带赔罪地花了 20 分钟的时间才说服对方平息怨气。挂上
了电话,他去了洗手间。在回办公室途中,他闻到咖啡的香味。原来另一部 门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们邀他加入。他心里想,预算的草拟是一
件颇费心思的工作,若无清醒的头脑则难以胜任,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应邀加 入,就在那儿言不由衷地聊了一阵。回到办公室后,他果然感到精神奕奕,
满以为可以开始致力于工作了。可是,一看表,乖乖,已经 10 点 3 刻!距离
11 点的部门联席会议只剩下 15 分钟。他想:反正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办不了 什么事,不如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待明天算了。
许多管理者都因无法免于张三那样的拖延恶习,以致旷废惰落,到头来 一事无成。现搞一次“拖延商数测验”以供管理者评核。
诸如实选择以下每一个最切合你的答案:
1。为了避免对棘手的难题采取行动,管理者于是寻找理由和寻找借口: A。极表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表不同意
2。为令困难的工作能被执行,对执行者下压力是必要的:A。极表同意 B。 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表不同意
3。管理者采取折衷办法以避免或延缓不愉快是困难的工作:A。极表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表不同意
4。管理者遭遇太多足以妨碍完成重大任务的干扰与危机:A。极表同意 B。 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表不同意
5。当被迫从事一项不愉快的决策时,管理者避免直截了当的答复:A。极 表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表不同意
6。管理者对重要的行动计划的追踪工作不予理会:A。极表同意 B。略表同 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表不同意
7。试图令他人为管理者执行不愉快的工作:A。极表同意 B。略表同意 C。
略表不同意 D。极表不同意
8。管理者将重要的工作安排在下午处理,或者带回家里,以便在夜晚或 周末处理它:A。极表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表不同意
9。管理者过分疲劳(或过分紧张、或过分泄气、或太受抑制时),以致 无法处理所面对的困难任务:A。极表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表
不同意
10。在着手处理一件艰难的任务之前,管理者喜欢清除桌上每一个物件: A。极表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表不同意
评分标准:
每一个“极表同意”给予 4 分;每一个“略表同意”给予 3 分;每一个
“略表不同意”给予 2 分;每一个“极表不同意”给予 1 分。 请按以上评分标准计算你的测验成绩:
结论总分≤20 分,表示你不是拖延者,你也许偶而有拖延的习惯;21 分≤总分≤30 分,表示你有拖延的毛病,但不太严重。总分>30 分,表示你
或许已患上了严重的拖延毛病。
导致管理者采取拖延作风的事端大致有三:第一、不愉快的事;第二、 困难的事;第三、含重大决策的事。至于克服拖延的方法,常用的有四种:
(1)各个击破法;(2)平衡表法;(3)思维方式改变法;(4)避免过分追求尽善 尽美法。前三种方法适用于对抗因不愉快的事或困难的事而导致的拖延,最
后一种方法则适用于对抗因重大决策而导致的拖延。现将这四种方法阐释如 下:
(1)各个击破法。这种方法有时被比喻为“香肠切片法”。意大利香肠在 切片之前因它巨大无比且其貌不扬,所以有令人难以下咽的感觉。但在切成
薄片之后,因形状及色调改变而颇能引起食欲。令人不愉快或令人感到困难 的事,若能照样地细分为许多件小事,且每次只处理其中的一件,则这种事
情的处理本身将不致于令人反胃。例如一个令人感到尴尬的电话,如非打不 可,则可用书面列出以下的行动步骤而予以各个击破:(1)查出受话者的电话
号码并写下来;(2)决定何时打电话;(3)翻查有关资料并检查全面情况;(4) 决定到底在电话中应怎么说;(5)拨电话。假如事情本身很艰巨,就逐步进行。
采取各个击破法以对付拖延的作风时,有两点必须特别加以注意:第一、每 一个行动步骤都要非常简单,而且很快即可做好。可能的话,应使每一个步
骤在几分钟之内能处理完毕。第二、第一个行动步骤都必须以书面列明,因 为如不这样做,就可能永远不会针对拖延的事情采取行动。
(2)平衡表法。这也是一种书面分析法。在纸的左边列出拖延的理由,在 纸的右边则列出办妥拖延的事情的潜在好处。结果,出人意外的是:左边通
常只有一两个情绪上的借口。如“可能导致尴尬的局面”、“可能令管理者 感到厌烦”等;右边则有许多的好处,其中的一项可能是“将讨厌的事作好,
轻松了许多”。平衡表法足以令有拖延恶习的人在冷漠与逃避的心态中觉醒, 并面对现实。
(3)思维方式改变法。拖延可以说是深植于内心的一种思维方式所造成的 结果。这种思维方式是这样的:“这种任务必须履行,但是它令人感到不愉
快,因此管理者将尽量予以拖延。”
倘若管理者能将以上的思维方式改为:“这种任务是令人感到不愉快的, 但是它必须完成,因此管理者将立即做完它以便尽早忘掉它。”如此拖延恶
习将可望获得矫正。
(4)避免过分追求尽善尽美法。由于“真、善、美”在管理者的价值尺度 中向来被视为一种圭臬,因此在制定决策时管理者往往趋于过分小心、过分
理想化,以致非到资料齐全或有确切把握时不敢随便进行。这说明了何以管 理者一遇重大事件便会犹豫徘徊,也说明了何以求好心切的作家老是无法写
完书的第一章。对那些因过分追求完美迟疑不决的管理者来说,下面的两剂 药方相信是有益的:第一、决策环境本身若具风险性,即是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想获得完备的决策资料是不可能的。管理者应在已收集了大多数的关键 性资料(即进一步再获得的资料所产生的好处不大)时,立刻进行决策。第
二、管理者若能及早进行决策,则当决策显示错误的迹象时,他才有时间采 取补救或善后措施。一旦管理者将决策拖延到期限届满时才予以制定,那么
不出错则已,一出错则永远无法挽回。
误区之四:“餐桌病”缠身
午餐本来可以成为繁忙的管理者有效运用时间的一种工具,因为他可以 利用这一段时间沟通信息、接洽生意、甚至增进和谐的人际关系。可是,一
旦管理者不能运用自律功夫,很可能令“午餐”成为一种严重的时间陷阱。 例如有些只需花费 10 分钟即能谈妥的事,在午餐中却花了两三个小时才达到
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