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彭加勒_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疑了。是否可以认为,这些原则至少有一部分是被安排得使科学同这些原则 

的随便改变不能并存呢?还是应当认为这些原则是纯粹的约定,就象词典里 

词的排列原则那样呢?温特尼茨倾向于认为,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而我认 

为,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 

     他在康德《导论》读后感中指出:必须把康德所谓的“先验的”冲淡成 

为“约定的”。 

     爱因斯坦不仅赞成彭加勒的经验约定论,而且根据他的科学创造的实 

践,对比作了更为深入、更为明确、更为严格的阐释与发展。 

     在爱因斯坦看来,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 

念有效的基本假设以及由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 (导出命题)这三者构成的。 

其中在逻辑上不能进一步简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是理论体系的根本部 

分,它们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公理基础或逻辑前提 (因此科学理论也可以看作 

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它们“都是自由选择出来的”“在逻辑意义上是自由 

的约定”。很显然,爱因斯坦肯定了从直接经验上升到公理基础时约定的作 

用,具体结论则是从公理基础出发逻辑地导出的;而彭加勒则把科学理论分 

为事实、定律和原理三个层次,认为约定在逐级上升中都起作用,甚至在从 

未加工的事实过渡到科学事实时也起作用。 

     从此可见,爱因斯坦的理论体系是通过探索性的演绎法自下而上 (由直 

接经验到公理基础)、自上而下 (从公理基础到导出命题)构筑的,彭加勒 

的理论体系实质上是立足于归纳法,通过约定式的推广,逐级自下而上(由 

事实到定律,再由定律到原理)得到的。当然,彭加勒也认为可以大胆地从 

事实直接提升到原理。 

      “要从经验得到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只有通过那种对经验的共鸣的理 

解为依据的直觉,也可以通过“猜测”、“大胆思辨”、“创造力的想象”、 

 “幻想”等思维跳跃的途径达到。爱因斯坦有一次在信中说道。 

      “因此”,他接着说:“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逻辑上是独立于直接经 

验的,二者的关系不象肉汤同肉的关系,而倒有点象衣帽间牌子上的号码同 

大衣的关系。” 

     但是,彭加勒在直接经验与基本原理中间还加上了实验定律这个中介层 

次,因此彭加勒的某些原理 (由定律推广以及在许多定律中寻求共同点而得 

到的原理)与经验之间的关系似乎不是充分独立的。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选择的自由,爱因斯坦与彭加勒在索尔维会 

议期间发生争论。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选择的自由是一种特殊的自由,这种选择的 

自由完全不同于作家写小说时的自由。它倒多少有点像一个人在猜一个设计 

得很巧妙的字谜时的那种自由。他固然可以猜想以无论什么字作谜底;但是 


… Page 20…

只有一个字才真正完全解决了这个字谜。相信为我们的五官所能知觉的自然 

界具有这样一种巧妙隽永的字谜的特征,那是一个信念的问题。迄今科学所 

取得的成就,确实给这种信念以一定的鼓舞。”显然,这种特殊的自由是在 

科学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的自由,而作为思维最终成果的东西则应是客观 

的。 

      “理论体系的逻辑应该是约定的”。彭加勒说。 

      “尽管如此,但是它们之所以能站得住脚,在于这个体系在事实面前的 

有效性,在于它的思想的统一性,也在于它所要求的前提为数很少,而不是 

很多。” 

     这次谈话结束以后,尽管彭加勒身体日渐衰弱,但与爱因斯坦的通信来 

往仍频,爱因斯坦受彭加勒的影响因通信的愈频而深厚。 

     有一次,彭加勒谈到了科学向统一性迈进的问题时说:“这种迈进原因 

在于自然界是统一的,科学由于约定的原因,就不得不具有主观性色彩和人 

为成分。” 

     爱因斯坦答复道,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客观的;而科 

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和追求的目的,则是主观的。”当一个人在讲 

科学问题时, ‘我’这个渺小的字眼在他的解释中应当没有地位。但是,当 

他是在讲科学的目的和目标时,他就应当允许讲到他自己。因为一个人所经 

验到的没有比他自己的目标和愿望更直接的了。 

     这两位巨匠的交往,因为彭加勒的去世而中断,但现代物理学却因他俩 

的交往而日渐精深和发达。 


… Page 21…

                             七、与马赫的私交 



     马赫1838年生于奥地利帝国边境上的一个小镇。他22岁时毕业于维也 

纳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867—1895年,他在布加格大学任实验物理学教 

授,并两次担任校长职务。1895年,马赫应聘到母校负责专为他设立的“归 

纳科学的历史和理论”讲座,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科学哲学教授,1916年去世。 

     19世纪后期,当动摇经典理论的新实验和新发现还未大量涌现时,当物 

理学家还沉浸在盲目乐观的情绪之中时,马赫就洞察到经典力学理论框架的 

局限性。他在《力学史话》中指出:绝对时间无法根据比较运动来量度,无 

法与经验观测相联系,因此,“它既无实践价值,也无科学价值”,是一种 

无用的形而上学概念。不久,彭加勒就加入了这场对经典力学的批判,被当 

时人们称为批判学派的成员。 

     早在1898年,彭加勒在一次讲演中就明显地表现出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的不满。 

     他明确表示: 

     ①没有绝对空间,我们能够设想的只是相对运动;可是通常阐明力学事 

实时,就好像绝对空间存在一样,而把力学事实归诸于绝对空间。 

     ②没有绝对时间;说两个持续时间相等本身是一种毫无意义的主张,只 

有通过约定才能得到这一主张。 

     ③不仅我们对两个持续时间相等没有直接的直觉,而且我们甚至对发生 

在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的同时性也没有直接的直觉。 

     接着在下一次的讲演中,彭加勒又对牛顿的力学自然观提出质疑。“那 

些对牛顿力学自然观持有偏爱的人们,是想把自然界弯曲成某种形式,但是 

自然界井不是那么柔顺的”。 

     他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说; 

     如果不能满足最小作用原理,就不可能有力学解释;如果能够满足,就 

不仅有一种力学解释,而且有无数的力学解释;由此可得,只要有一种力学 

解释,就会有无数其他的力学解释。 

     而且,这还不够, 

     要使力学解释是有效的,它必须是简单的;要在所有可能的解释中选取 

有效的解释,除了作出选择的必要性外,还应当有其他理由。可是,我们迄 

今还没有一种满足这个条件后而有某种效用的理论。 

     在批判牛顿力学的过程中,彭加勒与马赫结识了,在结识后的交往过程 

中,他们之间的同中之异也暴露出来。 

     为了达到统一科学的目标,马赫设想一个物理和心理共同的经验“要 

素”,作为统一解释的基点。他说: 

     如果在最广泛的、包括了物理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的研究范围里,人们 

坚持这种观点,就会将“感觉”看作一切可能的物理经验和心理经验的共同 


… Page 22…

 “要素”,并把这种看法作为我们最基本的和最明白的步骤,而这两种经验 

不过是这些要素的不同形式的结合,是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样 

一来,一切妨害科学研究前进的假问题便会立即销声匿迹了。 

     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马赫提出了“物是感觉(或要素)的复合”的命 

题,而彭加勒在谈到外部对象或客体时则说: 

     为了称呼外部对象,人们发明了客体这个词,外部对象是真实的印象, 

而不是稍纵即逝的现象,因为它们不仅是感觉群,而且是用不变的结合物粘 

接起来的群,正是这种结合物,而且只有这种结合物才是客体本身,这种结 

合物就是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