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意,惟人所寓。吾所寓意,□为己设;他人异解,并行不悖”(转引自钱钟书《也是集》第
121页)。“其于当世西方显学所谓‘接受美学’、‘读者与作者眼界溶化’、‘拆散结构主义’,
亦如椎轮之与大车焉”(《也是集》),实质上是完全相通的。
当然,承认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是必须的,却不能因此否认审美鉴赏的共性或客观标准的
存在,不承认前者是不符合审美鉴赏实际的;不承认后者则会导致审美鉴赏中的绝对相对主
义,同样是不符合艺术鉴赏的历史实际的。
发愤说??返回目录
中国古代关于优秀作品产生原因的一种说法。亦称孤愤说。屈原《惜诵》有“发愤以抒情”;
《淮南子·训齐俗》也有“愤于中而形于外”。司马迁继承了这些说法,并根据自己的切身遭
遇,提出了发愤说。司马迁认为,历史上的优秀作品,都是由于作者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到重
大不幸;“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发愤之所为作”(《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少卿
书》)。这一观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东汉桓谭所说“贾谊不左迁失志,则文彩不发”;
唐代韩愈所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宋代欧阳
修所说;诗穷而后工;陈师道所说;“惟其穷愈甚,故其诗愈多”;一直到清代王国维所说“物
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言易巧”,都是这一观点的引申和发挥。宋、元
以后,小说创作日趋繁荣,很多人又认为优秀小说也都是发愤之作。如李贽说《水浒传》的
作者“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发愤之所作”;金圣叹说《水浒传》作者“发愤作书”、“怒
毒著书”,是“天下无道”所激起的“庶人之议”;陈忱说他的《水浒后传》是“泄愤之书”;
张竹坡说《金瓶梅》作者“乃一腔愤懑而作此书”;蒲松龄说他的《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
等等。可见,在封建社会中,发愤著书确实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发愤说就是对这一现象
的概括。所谓“发愤”,虽然是与作家个人的不幸遭遇直接联系的,但实际上却是对于当时不
合理的社会现实的一种义愤和批判。这就使得发愤说有了更明确、更深广的社会内容。
文气??返回目录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精神气质。但它的具体内容则在文论各个发展阶段
有不同变化和侧重。
文气概念的渊源 “文气”这一概念来自古代哲学概念“气”。在先秦哲学观念里,“气”指
某种构成生命、产生活力、体现为精神的抽象物,无形而无所不在。古人以为,在天地开辟
以前,世界一片混沌元气,因而天地万物都从混沌产生,由元气构成。而万物之灵的人,则
是元气中的精气构成的。《周易·系辞上》中的“精气为物”;《文子·十守》中的“精气为
人;粗气为虫”,都出自同一造物哲学观念。万物有了“气”,获得生命活力。人的体魄有了“精
气”,不但获得生命,而且具有“神”,便是精神。所以《文子·十守》又说:“夫形者,生之
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认为人的生命寄寓于体魄;构成于元气;受制于精神。
儒家用来解释人死后的神、鬼区别说:“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之者,鬼之盛也”(《礼记·祭
义》),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因而死后有神,离魄为鬼。
春秋时代学者大都重视“气”的社会作用,并认为精气所体现的精神是通过人的心官发挥效
用,主宰行为的。《管子·内业》(郭沫若《宋□、尹文遗著考》认为此篇为宋、尹学者遗著)
说:“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因此,人的道
德要清洁,应“敬除其舍,精将自来”;国家政治要清平;须“正心在中;万物得度”。所以说
精气“内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而对个人来说;则“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
内,其大无外”,内心保养这种无形而无所不在的灵妙精气,是至关重要的。儒家解释音乐的
礼教作用;也强调“气”;认为诗、歌、舞“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
盛而化神”(《礼记·乐记》)。因为音乐随着诗、歌、舞,也出于心的主宰,而心是精气寓舍,
体现为神。所以诗歌文辞的明确,取决于深刻的情理;而精神被感化,则由于充沛的元气,
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是儒家把哲学概念用于文艺创作理论的较早的阐述。
战国时代,出现了庄子、孟子对立的养气观。庄子认为,专心一志地求道,应不用耳、心听
断,而“听之以气”。因为“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庄子·人间世》)。他认为道就是集虚,虚就是气,因此以心听不如以道听,以
道听就应以气听,其实质是把“气”绝对抽象化,要求以虚无待物,绝对无为。孟子则恰相
反。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养的“气”有具体内容:“至大至刚,以直养而
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集义所生”。由于养气而可以“知言”;即能够识破
各种“□辞”、“淫辞”、“邪辞”、“遁辞”(《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孟子是把抽象的“气”
变为具体的思想、充实的精神,具有刚强正直的道义内容。庄、孟的养气观是对立的,但其
共同特点是把“气”这一造物哲学概念发展为思想原则概念,成为指导人的行为的某种精神。
而孟子的这一养气观更对后世作者的写作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儒家文论的一种经典依据。
气的概念用于文学评论 最早将气的概念运用于文学理论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
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
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他所说的“气”就是文气,是文章所体现的
作家精神气质,其具体内容指作家天赋个性和才能,所以是独特的,不可强求,也不能传授。
他以这样的“文气”为文章的特征,用为写作和批评的准则。他评论“徐□时有齐气”,“孔
融体气高妙”,在《与吴质书》中说刘桢“有逸气;但未遒耳”;都是指他们个性才能所形成的
精神气质在各自文章的体现,这是“气”的概念最早用于文章写作和批评。从此,“文气”便
成为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术语。
魏晋文章趋向骈化。文论偏重艺术形式。陆机《文赋》着重阐述作家才学、作品情感、写作
构思等问题。不持文气论。但两晋文论发展较为深入,到南朝齐代刘勰《文心雕龙》;对“文
气”的内容和作用;在理论上作了较全面的综合阐述。刘勰论文讲气,主要在《养气》、《神思》、
《体性》、《风骨》等篇。“气”的具体内容不一。其一指作家写作时的精神状态,《养气》说:
“纷哉万象,劳矣千想,玄神宜宝,素气资养。”认为作家应保养身体,“调畅其气”,使头脑
清醒,心情舒畅,以适应创作劳动的万千想象。其二指作家构思时的思想志气和成文时的才
学素质。《神思》说,“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人之禀才;迟速异分”;“学浅而空迟;
才疏而徒速”;都不成器。认为作家的思想志气在构思中起关键作用,而才学素质决定文思快
慢。其三指作家的性格;是形成文章风格的因素之一。《体性》说,形成文章风格即“体性”
的因素是作家的“才”、“气”、“学”、“习”;指出“气有刚柔”,不随外界风气而“改其气”,
因为作家体性的形成和变化,都“肇自血气”,基于作家的血性气质,即性格。其四便是曹丕
所说“文以气为主”的“气”,指作家个性、才能构成的精神气质。《风骨》说,文章清新有
力,来自“结言端直”的“文骨”和“意气骏爽”的“文风”,因此,“缀虑裁篇,务盈守气,
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认为“气”是决定文章“风骨”的;并引用
曹丕的论述为据。刘勰所说的“气”;实质指作家的精神气质。他的“文气”论则主要阐述作
家的天赋,才能和精神气质在从事写作劳动,完成写作过程及体现于文章作品的特征和作用。
因此在养气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