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斗争十分激烈,李贽对于“假道学”的批判,在当时曾产生了重大影响。明末清初的思想
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都大力反对雕虫篆刻的形式主义作品,主张明道致用。黄宗羲提出:
“文之美恶,视道合离。”(《李杲堂墓志铭》)顾炎武认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
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日知录·文须有益于天下》)他们所说的“道”,
与理学家脱离实际、空谈心性的“道”是不同的。
清代的章学诚,对六朝以来关于文道关系的论争作了总结;他的《文史通义》有《原道》三篇;
专门论“道”。他反对“舍天下事物人伦日用;而守六籍以言道”;这是他论“道”的基本观点。
在《原道下》中,他谈到文与道的关系;“夫道备于六经,义蕴之匿于前者,章句训诂足以发
明之,事变之出于后者,六经不能言,固贵约六经之旨而随时撰述以究大道也。……立言与
立功相准,盖必有所需而后从而给之;有所郁而后从而宣之;有所弊而后从而救之,而非徒夸
声音采色以为一己之名也。”这里说的基本精神;就是从实际出发为文章;使“文”在社会生活
中起作用。这样的“文”就符合“道”,这就是“文”与“道”的统一。韩愈只讲“约六经之
旨而为文”,章学诚的重要发展是“随时撰述以究大道”。所谓“随时”,就是要合乎时代的实
际需要,针对时弊而发。他所说的“道”的内涵,虽以儒家思想为主,却又突破了儒家之道。
他认为:“故道者;非圣人智力之所能为。”(《原道上》)“诸子之为书,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
者,必有得于道体之一端。”(《诗教上》)这些,都与封建卫道者不同。章学诚也很重视“文”
的特点与规律,他说:“盖文固所以载理;文不备则理不明也。且文亦自有理。”(《辨似》)
所谓“文自有理”就肯定了“文”自有其本身的特殊规律,不是道的附庸;因而他也不同意
“文贵明道,何取声情色彩以为愉悦”的说法。在封建社会的文论家中,章学诚的文道统一
论,被认为是古代文论中比较突出的。
兴趣说??返回目录
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观点。实质是对有感而发、兴会神到的要求。“兴趣”一语在宋以前
的诗文中虽然出现过,但作为创作问题首先提出的,是严羽的《沧浪诗话》。在《沧浪诗话·诗
辨》中,严羽把“兴趣”作为“诗之法有五”之一提出;又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
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兴”指“诗兴”,即作家在和外物接触中所引起的情思和
创作冲动;即《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的“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之“兴”。“趣”则指诗歌
的韵味;与钟嵘《诗品》所说的“滋味”、司空图所说的“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相通。
“兴趣”则是诗歌创作要有感而发:即事名篇,兴会神到,诉诸艺术直觉,不假名理思考,
表现上则要求自然天成,不事雕镂。这是针对宋诗中以抽象说理为诗、以堆垛典故为诗而发,
无疑具有积极的补偏救失的意义。对一部分抒情短制来说,这样的要求也完全是合理的。诗
自然应该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但一时兴会神到,不假名理思考的诗,固然可以成为名
篇,也未必篇篇都是佳构,同样,思出沈郁,有为而作之诗,也未必都不是好诗。针对诗歌
创作的无病呻吟,堆垛陈腐;提倡兴趣;是无可非议的。却不能作为诗歌创作的普遍原则。直
抒胸臆、叙事流畅、议论慷慨之作;在李白、杜甫以至唐诗中;都不乏这样的名篇。所以“盛
唐诗人惟在兴趣”之说,其概括具有片面性。这一原则后来为“神韵派”的王士□所继承,
用以反对明代七子的拟古主义,同样有积极的意义,但他片面强调兴会神到,“□兴而作”,
以至“色相俱空”(《带经堂诗话·分甘余话》)等,更加发展了“兴趣说”的片面性,成为排
斥艺术思想性的口实。
涵泳??返回目录
古代文论术语,指对文学艺术鉴赏的一种态度和方法。“涵泳”一词;出现得较早;如左思《吴
都赋》中已有“涵泳乎其中”,韩愈的《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也有“星河尽涵泳,俯仰迷下上”
之句。“涵泳”有时也称“涵咀”,如陆龟蒙《复友生论文书》所说“每涵咀义味”。到宋代,
程朱理学又提出了这一概念。程颐《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入德必自敬始,故容貌必恭
也,言语必谨也。虽然,优游涵泳而养之可也,拘迫则不能入矣。”《朱子语类》五《性理》
二:“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咏玩索,久之当自有见。”程朱理学家
讲到学习时,主张“涵咏”,本指在学道时,心理状态要从容不迫,沉潜其中,不断玩索,自
有所得。这就是所谓“优游涵咏”,或“涵咏玩索”。“优游”,即从容不迫。后来这一说法被
广泛地运用到诗文评论和鉴赏中,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索或玩味,以
求获得其中的三昧。由于艺术作品言理、言事,常常并非质直言之,而是比兴言之,仅仅依
靠理性判断是不行的,必须全身心地深入其中;进行玩索;才能真正感知其中的奥秘或“味外
之旨”。所以“涵泳”也就成了艺术鉴赏中的这种态度和方法的代称。
古谣谚??
秦代以前,远及上古时代的歌谣、谚语。先秦诗歌除《诗经》、《楚辞》及“逸诗”外,还有
些歌谣谚语,它们也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
远在文字出现之先,歌谣就已在人民口头流传。由于当时无法记载下来,今天只能从古代文
献中去发掘一些后人追记的材料。如《弹歌》,是一首古朴的原始歌谣:“断竹,续竹,飞土,
逐□(肉)。”(《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它以两个字为一拍,构成四个短句;记录了制造
弹弓;弹出土丸,追赶飞禽走兽的狩猎生活片断。相传为上古伊耆氏时代的《蜡辞》:“土反其
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性》)这本是蜡祭祝辞;辞句带点命令
口气;实际上是求八蜡之神消除自然灾害,使人们生活得以安定。歌辞句式整齐,文字技巧已
相当熟练,不可能出于传说中的伊耆氏时代,后代追记时大概已加润色。《尚书·汤誓》则记
载了传说是夏代末年的歌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表现了人们对暴君的仇恨,具有强
烈的反抗情绪。《孟子·梁惠王》也有同样的记载。说是诅咒夏桀的民谣,应当是比较可信的。
传说为上古时代的歌谣;散见于文献中的;还有《击壤歌》、《卿云歌》、《夏人歌》、《麦秀歌》
等。所载之书,虽然比较晚出,但韵语赖口头流传,记载之前当已有较长的流传时间,记载
时可能作些修饰,又难免受当时文体的影响,但不能断定它们就是伪作。如《击壤歌》:“日
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见《帝王世纪》)据记载,这
是帝尧时代一个80岁老人所唱的歌。从社会发展史看,原始公社时期;生产力相当低下;不可
能有独立“凿井”“耕田”这样的经济生活,那个时代的人,也不大会有“帝力何有于我”的
思想。这些□牾之迹,或出于后人的改笔,但从基本内容看,应该还是产生较早的。再如《卿
云歌》:“卿云烂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见《尚书大传》卷一)这首短诗,有
内容;有辞采;句式整齐,技巧娴熟,虞舜时代的口头创作很难达到这样高的造诣,显然经过
后人润色,但它的内容,表达了歌颂日月、崇拜自然的朴素感情,保存了古代思想习俗的影
子。
古籍中记载的时代稍后一些的歌谣,如《采薇歌》,据《史记·伯夷列传》,它产生于以四言
诗为主体的《诗经》时代;象这种艺术上比较成熟的自由体歌辞;即使可能产生;也未必能完全
保持原貌。《楚狂接舆歌》(《论语·微子》)、《孺子歌》(《孟子·离娄上》);则已透露出向
《楚辞》体过渡的端倪。
与《楚辞》更接近的;是战国时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
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悦)
君兮君不知”;据《说苑》记载;这首歌是从少数民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