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毒于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却远远不如梦蝶来的美妙、蕴藉、悠远。   
  “谈笑论生死”是庄子的生死观吗(1)   
  文/庄樗 
  通读《庄子》整篇,庄周直接论说到有关“死”的地方多达二百多处,加上间接的谈论,可以发现,庄周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几乎贯穿了整部书。 
  在庄子看来,人生活在世上,就如同是一个受到拘囚的犯人。一个人所受的束缚首先来自于时间、空间,再而便是自我的认识能力,在自我认识能力这一层内,可以有个人和集体智力(个体的经验也要受制于一个集体的知识学上的积累)的障碍,名利的诱惑等。从这方面说,生于世,人即为囚徒。 
  我们是时空的囚徒,又不可能超脱个人智力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囚禁在无限的缺陷当中。洋洋洒洒的《逍遥游》让许多读者看到了一个假象,以为鲲鹏展翅,大展鸿图便是庄子认为的逍遥游的状态,以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姑射山神人便是超越了困境,而能够逍遥游。 
  然而,细心的读者便能够发现,庄子所举的种种状态和人物如姑射山神人,都是要有所“待”,有所凭借,才能够进一步达到另一个状态。而这个等候时机,其实便是一种受困的状态。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全篇的最前面,其实也正有这样的原因:庄子所讲的逍遥游,其实是不得逍遥,不得游。 
  因而,要达到逍遥游,只能求诉之于“齐物论”。庄子的思想,最重要的是《齐物论》,却把它放在《逍遥游》之后,就是因为前面所提及的这个道理。 
  “齐物论”有两种解释,即:“齐物”论和齐“物论”。前者是指把天下万事万物同看做一样的道理;后者是指如何把天下的所有道理都归做齐整同一的做法。 
  任何哲学都最终要触及到有关“死亡”的问题。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加谬认为,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已不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而是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的问题,也即是“死”的问题。 
  如果把这种说法向上推溯,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中,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说:“别人恐怕都没有注意到,那些专攻哲学的人,不是为别的,正是为死和死后做准备。这话如果不错,他们毕生孜孜以求的既然是死,而不是别的,那么死一旦真的来到,他们竟然会不高兴,那就太奇怪了。”这就是说:哲学是死亡的练习。人是为了死亡而活着,对死亡的探讨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追问活着的意义。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庄子》就是一部关于“死亡”的思辨录。 
  《于丹〈庄子〉心得》写道: 
  “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只有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能正确地面对死亡。” 
  “因为,生与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 
  以上两句引文,可以看出于丹所犯的逻辑谬误。“生与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这话照庄子的“齐生死”(把生死看做同一)观点来看,是丝毫不差的。然而,“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这句话却有许多问题。 
  首先,照于丹上面所讲,结合庄子思想观点,我们可知,人生就是一系列的变化,死也是其中的变化之一,而且死并非就是一个结束。那么,没有始终,又何以要将它称为起始的“两个端点”呢?看来,于丹并没有读懂“齐生死”。 
  其次,在庄子看来,生死是同一的,归于“道”这个本体。“道”即是万物的归宿,是生死的归宿。生即是死,死即是生,而且两者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在这里,生与死是相对宽泛的概念。而于丹却把它一分为二。 
  如前面所说的,生活在人世就是一种拘囚,一种“困”,死亡便是对“困”的超越。如果把死亡的超越看做是一种重生,那么,受“困”的生活,就是一种死。这就是相对论的说法。《齐物论》里通篇充斥着这种相对性之间相互转化的思考。 
  “只有正确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能正确地面对死亡”,看起来如同孔子回答门徒时的所说:“未知生,焉知死”。于教授认为在“死亡”的观点上儒道不谋而合,是“儒道相通”。这是毫无缘由的,而且把论说的范围扩展得太大,以至于产生错误的结论。因为我们知道庄子的思想其实在许多方面跟老子是不同的。后世的学者把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所称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话,当做是老庄两人的思想是相同的,这是有点偏颇的。也即是说,把庄子的思想,盖上一大帽,说是道家思想,却是夸大的。 
  回到上面于丹认为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与庄子思想中的生死观相同这点上来。事实上,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与庄子毫不相干,庄子最多是说:“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这暗含说的是生与死其实是一样的道理,生其实是死,反之亦如是。 
  庄子无所谓生死的分界,因为如果我们时刻都在超越的话,时刻都在经历生死。但是为了告诉读者的更多的是在面对“困”的状态,要如何超越,庄子便需要借助“生”与“死”的概念来论说。如果于丹明白这点,她便不会说出上面的话来。 
  《于丹〈庄子〉心得》曰:“庄子借助真人,表达了对于死亡的一种态度,就是第一不怕死,第二也绝不找死。”“庄子对于生命的态度,第一他不怕死,第二他绝不找死。” 
  庄子思想里固然有劝诫世人对于死亡不必过于恐惧的部分,劝诫世人要容然谈定地面对生命的各种变化。但是于丹所说的“绝不找死”却不知所指为何? 
  我们可以翻查于丹在下文对“绝不找死”四字的发散论述,发现她指的是“自杀”。似乎真的是庄子“绝不找死”? 
  对照上面我们所谈的“困境”或“拘囚”的母题:在《逍遥游》中我们知道庄子非常渴望超越“困境”的状态,以完成转变,如同作为小鱼的鲲(“鲲”这个字在《尔雅》里的解释是“鱼子”)可以变化为大鹏鸟,大鹏鸟再变化为其他。庄子发现了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如同是被拘囚一样,活着就是凭借(即《逍遥游》中的“待”)肉身,生老病死。于是我们还可以推想,把死亡看做一种变化,庄子也是非常乐意死亡的,是非常愿意改变“生”的状态。这是“绝不找死”的意思所不能概括全面的。 
  另外,庄子之所以像于丹所说的不去自杀,是因为在他看来,生和死其实是一回事。如果我们把庄子所希望的超越“困境”的转化看做是一次“死”,又或者说是重生的话,可以确切地说,庄子的一生都是在“找死”,一生都希望不断地体验死亡和重生。 
  于丹的解说,不作深入地分析,容易让读者误以为庄子其实像个无知的莽汉匹夫一样“不怕死”,像个深谙官场之道的交际家,懂得进退之道,为了利益而不去“找死”。这种误读大大地猥亵了庄子,把他的伟大之处抹杀干净。 
  20世纪的阿根廷有一位作家的气质与庄子非常接近,那是博尔赫斯老头。他被称为西班牙语系的惠特曼、叔本华的跟班、公开的诺斯替教徒,但确切地说,他更接近于庄子。在他那里,庄子的道,被化做了“迷宫”,人生活在世界,就是被一个个的迷宫所囚禁住,无法超脱。晚年时的博尔赫斯,总是巴不得能够安然而逝,能够超越“禁囚”,而达到转化,进入另一层状态。这是题外话。 
  我们再借助“七日而浑沌死”的故事来做思考。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 
  用现代汉语翻译是:话说南海的帝王名叫倏,北海的帝王名叫忽,居处在中央的帝王名叫浑沌。这倏和忽常到浑沌的领地来相会,浑沌招待他们非常好。倏和忽俩知恩图报,就商量着说:人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呼吸,但就浑沌没有,多可惜啊。我们来给他凿开眼、鼻、耳、嘴,于是还设计了工期,一天给他凿一窍,七天完工。没想这样到了第七天,七窍都凿好了,浑沌却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