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起在尸体下面找到的所有有关凶杀线索的条目时,他好像真正地被弄糊涂了。他毫不迟疑地承认列举的这些条目中的大多数东西都是他的,包括那件带血的衬衣,但是他说他真是十二万分惊奇,这些东西是怎么跑到犯罪现场的。在另外一个问题上他却一点也不让步,那只鞋子是佩里的,那是他在以前某个时候给佩里的。
走过正门厅席,佩里在讲述那天晚上的事情。他告诉侦查人员,在普拉扎剧院玩过宾果游戏之后,他碰到了菲琳。她哭着向他说,那天早上帕姆试图闯进她的房间,她还收到帕姆写给她的一封下流恐吓信,他还威胁如果她把这封信给丈夫看,就是在找死。佩里对着这个好色的教会执事咆哮不止。他和帕姆大吵了一场。帕姆绝对否认这些控告和那封信,他要求佩里带他的妻子来亲自把这件事说清楚。佩里说他离开的时间是晚上9:50,然后他去菲琳姐姐的房间里打电话,发现妻子根本不在那里。
聚精会神地听着的侦探将椅子转来转去,他们在苦思冥想。是佩里犯了一个错误,还是他在撒谎。他们知道帕姆除了担任教会执事还是一个商店的出纳。那天晚上,也是多少年来的第一次,他的雇主要他工作晚一点以便对存货盘点。帕姆和其他几个雇员一起工作直到晚上ic:10才离开在弗拉兴的商店。他坐电车回家,路上大概要花1个小时。而谋杀的时间,几乎可以确定就在晚上10:10。尤利西斯一B姆的确不在作案现场,他没有作案时间。关于这一点佩里没有什么可说的。普拉扎剧院的一个引座员声称她看见佩里晚上1小10离开剧院,身边有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
陷害
帕姆承认他同佩里吵过,但他说那是在晚上11:10。当然,那个时候也可能是真的吵了一场,但侦查人员始终抱怀疑态度。本能告诉他们佩里杀死了他的妻子,而企图嫁祸于邻居。如果想给佩里定罪的话,仅仅怀疑是不够的,必须找到证据。于是侦查人员回到了纽约的侦查技术实验室。
侦查人员之一,爱德华·法加,从佩里的衣服上打开了缺口。审讯时,房间里很热,法加注意到佩里将他的衬衣的袖子卷到了胳膊上,他命令佩里把袖子放下来。在右边的袖子上有一个小小的血点。佩里的袜子上的洞补了一个补丁,看得出这个补了上有血浸过的小斑块。这个补丁的位置和从尸体旁边发现的鞋子上的洞很相符。同样这只袜子也带有一些泥土的微小的印迹,哈里·施瓦兹在犯罪现场找到了同样的泥土。
事情有了进展。被撕坏的蓝色衬衣的放大照片,清楚地显示衣服上的斯口是用刀或剪刀弄破然后用手撕开的,很明显是想伪装成是在现场搏斗时被撕坏的。
确凿的证据是来自那封恐吓信。侦查专家约翰·史蒂文生将帕姆和佩里的笔迹取样来做比较。通过专门的技术鉴定完全排除了是帕姆写的。他不能同意佩里的说法。两个顶尖的笔迹方面的专家,埃尔布里基·斯泰和阿尔伯特·奥斯博,被请求发表意见。他们的结论在每一个方面都是一致的:帕姆绝对无罪,信是佩里写的。在他们的报告中每个人都强调最显著的特征是字母11和b的写法,这在两封恐吓信和佩里的取样中都有显示。虽然在恐吓信的书写中企图伪装字迹,但是在搜查佩里房间时发现了与写给菲琳的恐吓信相同的纸张——一它们在尺寸、厚度、重量、质量、构造方面都一模一样。佩里被指控为一级谋杀。
佩里计划得非常周全。早在六月份,他就从帕姆的房间里偷来照片,在6月20日,他邮出恐吓信,这是为了计划下一步同那个无辜的执事大吵一顿。当佩里同帕姆争吵大放厥词时,他的妻子已经死了四个小时了。正是用他们俩争吵作掩护,佩里偷走了帕姆的教堂募捐的收据簿。尔后,他回到犯罪现场,将这个可以进一步证明帕姆有罪的证据放在尸体旁边。1937年12月,通过五天的庭审,佩里被判处死刑。在庭审时,佩里在很多细节上翻供。一年之后重审,他再次被定罪。1939年8月3日,佩里还在为自己的无事辩解,但是最终还是执行了死刑。
结论
这个案子的可能结果,永远值得我们考虑。假如帕姆那天晚上不是碰巧工作到那么晚,证明他绝对没有作案时间,假如凶杀案不牵涉到亲密关系,即不是丈夫佩里所杀,要找其他罪犯简直是大海捞针,自然要找与现场牵涉最多的帕姆;假如没有侦查科学的技术,永远只是怀疑而找不到佩里的确凿证据,最后我们可以想象——帕姆最适合代佩里坐到电椅上作替死鬼了。
希特勒日记
时间:1981年
地点:西德,汉堡
意义: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出版方面的诈骗案,它一度合理合法,直到科学分析使之真相大白。
1981年2月18日早晨,五个人—一他们发誓要保守秘密——聚集在马恩弗雷德·费希尔的办公室,为首的是德国出版界的巨头格鲁勒和杰尔,他们办了许多杂志,其中包括销路最好的杂志斯特思。费希尔旁边,还有另外二个公司的高级职员和一个报刊新闻记者杰丹·黑德曼。促成他们到桌面上谈判的原因是三本日记,用黑线系着,每本厚约半公分。里面的文字几乎是用一种难以辨认的日耳曼谱写成的。他们正在围绕阿道夫·希特勒的日记进行着本世纪出版界最大的一次神秘交易。
是黑德曼找到这些日记的,但是他对于日记的来源却守口如瓶。他只是说它们来自于一个专门收集纳粹党值得纪念或记录的一些了不起的东西,他的兄弟是东德的一个陆军上将。谈到结束的时候,没有咨询一个文件证明方面的专家、科学家或历史学家,费希尔答应他的公司将以每卷8.5万马克的价格买下希特勒日记中的对卷,再加二十万马克,买下到今天为止真实性都不容质疑的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第三卷。以1981的外汇兑换利率来计算,这次交易投资大约合计3万美元。
只是到了后来,格鲁勒和杰尔才提议鉴定。他们所选择的专家没有一个是这项工作的理想人选。在鉴定方面混乱和失败中,他们好像也不应该受到责难。马克思·弗里萨尔泽,原来是苏黎士警察署侦探部门的领导,而且是一个受过训练的细菌方面的专家。他被指定鉴定比较日记的手稿与希特勒真迹。(不幸的是,那几个希特勒真迹取样原来就出自于日记本身,因此所谓“真迹”本身也是待鉴定的!)所以他答应他们将文件送到奥德韦·希顿那里去检验,奥德韦·希顿的专家身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他是来自加迪纳南部的兰德鲁姆的文件证明专家,是第一流的专家。格鲁勒和杰尔深知,如果希特勒日记要在他们手中被鉴定为真,那么希特勒日记在美国将大大提高拍卖价格。
尽管如此,格鲁勒和杰尔在选择上仍有失误。希顿根本不懂日耳曼语,因此他只能作一些考察工作。弗里萨尔泽,他没有注意所谓的希特勒“真人手迹”实际上也来源于日记本身。由于有这些不利因素,他鉴定那几本希特勒日记为真也是可以原谅的。
通过两个月精心的研究,弗里萨尔泽博士同意:“这些日记和那些取样的‘手迹’勿庸置疑是阿道夫·希特勒本人所写”。接着来自莱茵兰德嘈拉兹警察署的一个笔迹研究专家作了进一步的肯定:“至少那三本日记几乎百分之百地可以确定为真的。”百万富翁的生活方式
专家们的结论正是格鲁勒和杰尔想听到的。塞满现金的手提箱一箱箱地被送到黑德曼那里。非常奇怪的是,斯特恩杂志社里没有一个人将黑德曼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与这种交易联系在一起。他开始购买囤积小汽车,他的实际资产可以称得上是大款水平。
出版日记的日期日益临近,格鲁勒和杰尔开始在美国和英国放风造声势。在美国就有《新闻周刊》和矮脚鸡公司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跨越大西洋,大众传播方面的大亨鲁帕特·默多克决定买下日记的世界版权。1983年4月9日,他出价300万美元,当他与《新闻周刊》竞相报价最后以375万美元的价格竞买成功的时候引来了一阵阵喝彩。
在那个月初,默多克让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修·特里沃托帕乘飞机到苏黎士去检验这些日记文本。这真是一个绝招。关于阿道夫·希特勒的情况,特里沃·托帕在这方面的声誉是世界性的和无以伦比的。他后来承认他被摆在那里的那么多待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