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最后,曹冲给了德**官们足够的惊喜之后,重新将话题又收回到了正题上:“当然,这一切的讨论,都是建立在中国成功发展起来的前提上,现在的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力量,我们有强大的军队,世界第一的空军,但是这些规模都很小,我国的国力还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全面战争,所以,我希望,我们中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准备。
这次前来德国访问,就是在军事技术上,让贵我双方能够得到有效的交流,我们双方的优势能够互补,最终让我们双方都强大起来,向旧有的世界秩序发出挑战。”
曹冲这最后几句话,暴漏了中国最终的的目的,自然还是要借德国的力量发展自己,顺便,在中国的全盘大战略的前提下,加强一下德国而已,让自己的这个盟友多为自己挡风遮雨一点。
之后,在德**事交流的一段时间,曹冲、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和德国的军事政治方面的要员先后一一会晤,就当前世界局势和双方应该采取的国家战略方面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中国新的战争思想军事的摩托化装备大大拓宽了德**事界的战争思路,这原本应该在一战后才因为一战惨烈的战壕战而催生出来的闪电战突击战思想开始在德**事界蔓延。
古老的中国,在德国人的眼里开始焕然一新,再不是过去的拖着辫子的愚昧落后与世界的陈旧,而是不管是在军事思想上,还是在军事技术上都领先于世界的新兴帝国。这样一个盟友,自然值得德国倾力相助。
中德之间,相继就飞艇、汽车、冶金、发动机技术等尖端领域技术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德国将派遣大量的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到中国帮助发展工业,并同时学习中国先进的工业技术。中国则保证免费为德国培训尖端军事技术领域的科技人员,双方优势互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军事革命,做好世界大战的准备。(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 空军时代的序幕
嬗变的三国卷 第七十二章 空军时代的序幕
“我们无需害怕飞艇了,先生们!”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一脸兴奋的闯进白厅帝国官邸,对着英国一屋子的大臣们喊道。让英国的这些顶尖的绅士们为丘吉尔的出格举动纷纷的眉头直皱。
“我们的飞机已经飞上了天空,速度远超飞艇,而且生产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我们的科学家们正在紧密的进行试验,在飞机上装载重机枪。如果成功之后,我相信帝国的飞机群会将中国的那些飞艇像放烟花一样的变成一个个大火球的,它们,再也难以威胁帝国的领土了,不管是大地还是天空!”
“什么?真的吗?”
“是真的吗?”
帝国的绅士们这时候终于也坐不住了,纷纷离座而起。
1912年6月份,在整个欧洲在中国的巨型飞艇的轰炸梦魇中沉寂了几个月之后,欧洲文明世界终于迎来了破晓的曙光。。。
继飞行界的先驱莱特兄弟之后,一大批科学家在zhèng 府和民众的关注和巨额投资之下纷纷转投飞行领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飞机这个新兴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发动机、流体力学和金属冶炼上都有了新的革命性的进展,原本早期的那些只能有先驱者手工打造的飞机终于有了工业生产的雏形。
有了这个,中国的巨型飞艇,将不再是威胁了,比起飞艇来,飞机虽然体型较小,但却天生是飞艇的克星。飞艇这种东西的外形和动力注定着它不可能在天空有超越飞机的性能和灵活性,在飞机压倒性的机动力之下,只会被飞机的火力追着打。
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zhèng 府都先后在国民面前承诺。将集中国力研发飞机这种新式武器,推进飞机生产的产业化。以应对来自中国空军飞艇的威胁。
这下欧洲文明世界总算是安心下来。文明世界的人们不用再担心被野蛮世界的复仇者们开着飞艇而来,将巴黎伦敦这样的文明中心轰炸成烈火中的废墟了。中国的空军为欧洲带来的战争阴影终于开始消散下去,民间前一段时间舆情汹汹的对zhèng 府的舆鹿力也恢复了正常。
但是这短短的几个月,对欧洲的白人们来说也是一次恐怖的经历,为欧洲殖民者敲响了警钟,让这些自诩为世界宇宙中心的文明领导者们突然间感觉到了世界的剧变,开始面对来自世界东方的恐怖。在人们的印象里,原本是野蛮愚昧的东方世界,此刻终于进入了欧洲文明的视野。其战争威胁与日俱增。
中华帝国,一个不过是刚刚完成dú lì的国家,在欧洲民众的眼里,一下子有了潜在的巨大的威胁性,隐隐的已经被视为是列强之一了。最起码,现在,不管是zhèng 府高层还是底层民众,都开始放弃之前对中国人的不屑言论,开始对在欧洲的中国人谨慎的平等相待。从心底里人们已经开始承认中国在未来有威胁欧洲的力量。
中国在欧洲的形象经此之后,也为之大变,此时的中国,虽然是国家仍然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已经开始对世界展现出猛然蹿升的影响力,全世界的华人也在这样的环境变化中享受到华人国际地位的提升。与有荣焉。
在后世的历史上,将这次中国空军这次改变了世界的航行。称作中国空军飞艇事件。其不仅仅是促成了中德之间的交流,开启了世界新一代军事思想变革的序幕。间接的改变了世界局势,为世界展现了一个新的中国,一个奋发向上,技术进步,充满了强烈的扩张性和侵略性的东方帝国。
同时空军巨型飞艇编队的影响,也使得各国列强开始慎重研究和对待即将开启的世界大战,空军革命,新的战术和军事技术的不断涌现,从长远来看,也促成了世界在整体工业发展方向上的转向。世界从这一刻,走向了一个历史的岔道。
……
此时在东方,中日之战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中国革命军在朝鲜北部山区的轮战告一段落,前敌总指挥兼革命军第一军军长邓艾在前面几个月的战争中,磨合整编了前敌的四个革命军,初步形成了士兵们适应新式武器的战斗力之后,遂开始正式发力。
5月份,革命军集中全军火力优势,先后在定州和熙川展开了两场大的歼灭战,歼灭了日军两个主力师团,随后大军突击,一路渡过清川江,跨过妙香山脉,兵临平壤。
随着帝国大军的推进,朝鲜国内的民族主义者也纷纷奋起,在朝鲜国内四处扰乱朝鲜驻屯军的交通和辎重,让日军烦不胜烦。日军驻朝鲜的高官们,即使是再激进的军国主义分子,在这一刻,都不得不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未来已经是一片黯淡。
此时的帝国海军规模已经开始扩大,战列舰主力仍然是三艘主力战舰,但是巡洋舰队的规模却是已经扩大了好几倍,李哲占领全中国之后,第二次升级导致的第三批远征军支援人员来到。将近两千人的规模,一下子让李哲手头能够调配适应的余额充裕了很多。海军军官学校比预定的规模大规模扩大,原本清朝水师的旧舰一股脑儿的都变成了练习舰。
帝国新生的海军巡洋舰分队,达到了十八艘轻巡洋舰,六艘重巡洋舰的规模,其中的重巡,被命名为山岳级,则是和轻巡的建造完全是一个体系,船体结构尽数不变,只是体型吨位变大,动力增强,装甲也增强了许多,主炮的口径从155MM的雷神四系列自动舰炮变成203MM的雷神五系列,火力增强了很多。总排水量一万两千多吨的重巡,弥补了帝国皇帝级战列舰和五台山级轻巡之间的空缺,使得帝国的海军配置逐渐趋于完善。
这些轻重巡洋舰,此时的舰员当然大部分是新老混合,仗着日军海军主力已经被歼灭,一群新兵,就敢大喇喇的在济州海峡、朝鲜海峡上组队巡游,凭借高速捕猎日本的来往补给船队,将日本朝野弄得叫苦不堪。日本国内,结束战争的呼声与日俱增,日军在朝鲜的主力师团被歼灭之后,国内再也不敢派出新的援军。
朝鲜,在帝国兵锋之下,已经是如熟透了的果实,唾手可得了。
帝国内部的舆论焦点,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转向琉球和台湾。(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 结束
嬗变的三国卷 第七十三章 结束
台湾,自中日马关条约之后,就被日军正式吞并。
从那一刻起,台湾的反抗运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当地民众的抵抗和满清的暗中支持下,甚至一度成立台湾迷n zhǔ国zhèng 府组织武装抵抗。十几年过去了,即使是到了1912年,仍然有成建制的反抗组织存在。
此时在台湾,领导反抗者进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