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莫相负之愿成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镓芬宦吠菜赖模谑潜淝樾骱芸炀捅簧慷鹄础�

    另外,将士们也在为前日出现黑太阳的事,议论纷纷,如今竟是意味着这个,哪里还能遏制住不说,于是不过一个晚上,传得无人不知。

    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授意将士将一件早就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并三叩九拜,山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

    赵匡胤却显示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将士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这才下令,回师汴州。

    守备汴州的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自己人,得悉兵变后便打开城门接应。赵匡胤将军队停在汴州城外,一人骑马入城,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领着一路亲兵,跟着他一同进宫。

    符太后坐在殿上,脸色煞白落泪道:“萧先生,如今这事该如何处理?”璟然没答话。

    符太后止住哽咽:“想那赵匡胤与先帝结拜,先帝待他情同手足,如今先帝尸骨未寒,他竟做出如此忘恩负义,大逆不道之事……”

    璟然从怀中拿出当日世宗托他的遗诏,呈给符太后。符太后接过一看,眼泪簌簌的落下。

    璟然道:“陛下和太后请先往后殿,此事璟然定当不负所托。”说完此话,脑海中浮现出素素的盈盈笑脸,璟然心里一悲。

    璟然对着柴宗训一施礼:“陛下,在下有几句话对您说。”宗训看了一眼符太后,符太后点点头。

    宗训走下来,璟然伏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宗训点头,璟然一施礼,符太后领着宗训去了后殿。

正文 第二十章 愿我如星君如月—相伴(二)

    拜谢:爱吃水瓤西瓜的pk票,桃花忆的评价票,拜谢在书评区留言鼓励支持的各位好友,拜谢推荐点击收藏的各位好友,周末快乐!长揖拜谢!。

    没多久,就见赵匡胤带着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走上殿来。殿外,禁军已将宫内宫外团团围住。

    刚入大殿,赵匡胤就看到萧璟然负着手立于殿中,眼角眉梢无嗔无喜无怒无悲,一派淡然。

    石守信等人刚要拔刀拿人,赵匡胤一摆手:“你们在殿外候着。”石守信等人退下了。

    赵匡胤道:“你到底来了。”

    璟然道:“你做皇帝,我能不来?”

    赵匡胤低眉:“璟然,我与先帝情同手足,多受恩泽,此事确是迫不得已,有负先帝!”

    璟然一笑:“这场夺取皇位的兵变,从初生想法到订了计划再到实施,自然需要时间。而自先帝晏驾、恭帝继位再到二哥你黄袍加身,我估摸没错的话也有半年时间,倒是很合乎常规的运作周期呢。”璟然的语气波澜不惊。

    赵匡胤一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杀气,是的,萧璟然说的没错。

    赵匡胤一方面作为殿前都点检,虽是京城禁军的总指挥,同时也是归德军节度使,这种任命确实能反映出辅佐恭帝的重臣对重兵在握的赵匡胤已经有了防范之心。

    因为兼领归德军节度使,至少从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有点儿调离汴州的意思,或许赵匡胤正是感觉到了这种疑忌,才下决心兵变吧。

    赵匡胤道:“其实你早就猜到我会这样做,因为你素来把承诺看得极重,我猜你今天冒死前来,一定是先帝临终前,你答应了他什么,是么?”

    璟然依然波澜不惊:“是,他早料到会有今天。”

    赵匡胤点头:“他在位也只五年时间,但他确是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立志再造盛唐时代,有雄才大略的好皇帝。五年时间,我跟着他南征北战,看他威振四方,能深深感觉到他统一的强烈愿望,他确实对我委以重任,多加信任,待我情同手足…”

    “而如今,你要从他的七岁弱儿手中夺走江山,这就是你对他的报答?”璟然讽刺道。

    赵匡胤眼里闪过一丝怒意:“新主年幼,太后听政。朝廷之上的派系之争已经显现。兵权在我手中,我没有选择代行皇帝权力,也深知挟天子令诸侯要被万人唾骂,好于不好都不是我该做的。但是内忧外患,怎能眼看两位英主开创的基业动摇,我又怎能独善其身?”

    璟然一笑:“你口中的大业不过是自己野心的托辞罢了。我知你功名显赫又重权在握,是朝廷的主心骨,禁军已牢牢在你手中。想必现在汴州城外也已重兵压城,准备烽烟四起,兵连祸结,血洗京城了吧。更不用说,这宫墙之中,或许不等天亮就喋血宫门,尸横遍野了,”

    赵匡胤咬牙道:“如今事已至此,别无他法,也绝无还转的余地了。”

    璟然心里一阵悲凉,半刻,他的声音依然坦然:“如果禅位呢?”赵匡胤愣了下。

    萧璟然依然负手而立,脊背挺的很直,眼睛看向远方。璟然道:“如果禅位呢?你能否保住柴门一族,为他留后,”赵匡胤还是愣着。

    璟然缓缓的将眼睛定在赵匡胤的脸上,赵匡胤看见璟然的眼中的坚定和深深的压迫感。

    他认识萧璟然十年,初见萧璟然不到二十岁,只觉得龙章凤姿,天质特秀。有绝世的才情和傲骨,智勇双全,胆识兼备,不屑朝堂纷争。

    而这十年中,他看到的萧璟然谦虚谨慎,心思缜密,重情重义,有忠君之心,有兄弟之义。虽不入朝为官,却辅佐柴荣。功高不自傲,有智却深藏。

    萧璟然道:“他自乱世中来,这几十年来,改朝换代,百姓涂炭,战火连绵,他实在不愿看到百姓再受此殇,你若能答应兵不血刃,市不易肆,这个皇帝位子你来做。”赵匡胤竟然在萧璟然的眼神下有些慌。赵匡胤定定神道:“你说。”

    璟然道:“这些年来,“纵兵大掠”的兵变实在太多,我深知,以你的兵权实力,此次改朝易代必定成功,至于怎样成功,则在于你的谋略和见识了。”萧璟然居然将了赵匡胤一军。

    赵匡胤没说话,萧璟然依然平淡如水:“若能将大事化于无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才能体现了你赵匡胤的手段,若京城人心不慌,这四方自然安宁,你能否答应?”璟然看着他。

    赵匡胤看着他:“好,我答应。”

    璟然继续道:“你能否保全他的妻儿?”赵匡胤道:“可以。”

    璟然上前一步:“我要你立誓。”

    赵匡胤紧紧盯着萧璟然咬着牙,冷冷道:“萧璟然,为你这句话,我可以立即杀了你。”

    萧璟然嘴角稍稍一扬,掷地有声:“杀我可以,只要你立誓。”璟然眼神坚定,毫不畏惧。

    赵匡胤眼中闪过一丝狠光:“好,我立誓。”

    萧璟然追问:“怎立?”

    赵匡胤一字一句:“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璟然眼神一缓,点头:“好,你可还记得先帝曾经下过《求言诏》。”

    想起往事,赵匡胤面色一暖:“记得,正是这篇《求言诏》,引来了王朴的《平边策》。”

    璟然嘴角一丝讥笑:“昔日尧舜“上圣之君”,都在求逆耳之言,苦口之药,你及是不及?”

    赵匡胤狠的牙痒痒:“不及。”

    璟然依然一片静水,墨色的眸子纯净无波:“士大夫,国之精英,是做官的读书人,我知你虽行武出身,也是爱书之人。想那年你随他征战淮南,有人揭发你私载货物数车之多,检查下来,却是书籍数千卷,他希望重文抑武,你自是明白这是为何?”

    赵匡胤听了,心里确实佩服柴荣的先见之明,因为文臣自是不会危及政权,而对其仁厚又可收买人心。

    他点头道:“好,我答应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人。”

    璟然盯着赵匡胤:“此誓怎立?”

    赵匡胤眼睛冒着火,狠狠咬住后槽牙。

    璟然往前一步,死死盯着他:“此誓怎立?”

    赵匡胤气的喘着粗气,从嘴里挤出几个字:“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璟然眼神松下来,俩人都没说话,大殿上静的连掉根针都能听到。

    半晌,后面传来脚步声,只见柴宗训被符太后牵着从后殿出来。手里拿着世宗皇帝早在驾崩之前就写好的禅位诏书,和刚刚赵匡胤立的誓,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符太后手中拿着玉玺,眼睛红肿却神情肃然,不卑不亢。符太后道:“明日早朝,召集百官,举行受禅典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