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玉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是用计算器在那里加来加去的,史玉柱就提出要求,应该买一台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是挺昂贵的设备,但是领导也知道计算机能提高效率,既然有人能用得上,就答应了史玉柱的要求。史玉柱因此南下广州,花5万块钱扛回了一台IBMPC。
  有了计算机之后,史玉柱的生活变了个样子。那时候也没有结婚,就是一个人,别人下班了他就一人在计算机机房里面琢磨、研究。
  史玉柱的计算数学功底开始发挥作用。因为数学其实就是大脑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计算机编程不是难在语言,而是难在算法,所以一般计算数学出身的人编软件,要比计算机系编软件的人水平要高。过去应该有20、30个人干的统计的活,史玉柱用计算机,找两个录入员,一两天就干完了。
  统计局一般是每年秋天做一次统计,汇总一下,以前都是有一批人在做这个工作。被史玉柱这么一弄,一下子很多人就没事儿干了,当然单位也就安排这些人做其他的事儿,史玉柱自己也没事儿干了,闲着也是闲着,既然有这么好的统计数据,史玉柱就开始琢磨能分析到什么。
  此时史玉柱就自己开始编写分析软件,这个软件设计得可以分析出很多有用的数据,比如年收入400元以上的农民会买哪些东西,消费特征是什么;年收入400元到500元的农民消费特征又是什么?把这些人的数据抽出来一汇总,然后再和平均数一对比,一分析就能出很多的结论,很多以前的统计人员想象不到的一些东西。
  当时,史玉柱所在的部门的人都是学农业的,没料到数学系的人也能分析出农业上的数据、农民的收入、基尼系数等等,而且一瞬间就可以搞出来。
  史玉柱的软件不断完善,此时,各地的统计局都纷纷开始使用这套软件。第二年,国家统计局在河北唐山召开的全国统计系统年会上,要求全国各地的农村抽样调查都用史玉柱的软件。史玉柱因此得到了二、三十元奖金和一个技术进步奖。相比当时每月54元的工资,史玉柱很有成就感。当时是1985年,史玉柱年仅23岁。
  2.去深圳读研究生
  出类拔萃的工作业绩引起了有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编完软件之后,史玉柱就开始基于这些分析出的数据,写关于农村经济问题的学术文章,需要哪些数据来进行分析的话,就到现成的数据库里面一检索。
  文章发表在了学术价值很高的杂志上。碰巧的是,当时的安徽省副省长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看了不少史玉柱的文章,很是欣赏。
  副省长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同时也是深圳大学的客座教授,通过这层关系,上级决定将史玉柱作为年轻干部中的“第三梯队”培养,保送到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做这位副省长的进修研究生,并且对他许诺,“只要史玉柱一毕业,马上就可以定为处级干部”。
  在“官本位”思想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的价值观念时,年纪轻轻的就可以在省委大院“捞”个处级,谁都会有理由对他的辉煌前景进行美好的想象。未来,在史玉柱面前展现出了一幅极其美好的蓝图。
  可对于史玉柱来说,能不能“捞”到一官半职并不重要,他珍惜的是这次极难得的学习机会。史玉柱就这样来到深圳读书了。
  此时的深圳,正是全国开风气之先的地方。
  当时到深圳,需要先到达广州,然后从广州到深圳再坐个大半天的车,路还非常窄,遇到迎面来车,得找一个宽的地方停下来才能过去。
  到了深圳大学,一副欣欣向荣的场面,学生的精神面貌跟内省完全不一样。学生和老师的经济头脑都特别活跃。
  史玉柱上的专业是软科学,实际上就是数学和经济的结合,把数学应用到经济研究上面去。做为副省长的导师一个学期也就来上几次课,其它时间完全是自己支配。
  当时深圳大学里几乎每个学生都在搞勤工俭学,史玉柱当时一共是师兄弟三个,大家都觉得要面子不愿意去,所以就安排在软科学系里面做助教,就是帮老师们改卷子、改作业,然后一边学习。
  那时候学校气氛非常开放,几乎每天都有外面的人来讲座。1988年,史玉柱听到了当时四通公司总经理万润南的讲座。
  这个讲座对史玉柱的触动非常大。当时万润南就谈四通是如何创办的。题目大意是《泥饭碗比铁饭碗更保险》,意思是,四通就是一个泥饭碗,但是泥饭碗比铁饭碗更能变成一个金饭碗。从那时起,史玉柱开始经历了商业思想上的第一次洗礼,之后便有了准备创办企业的理想。
  这时史玉柱也在图书馆里看了不少国外的经济方面的书。当时他就逐渐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将来,市场经济肯定会成为一个主流,这个观点在那个时候还几乎找不到人赞成,因为当时的政策对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有不少限制的。
  那时候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其风气就是大家都做生意、挣钱。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处这个环境的史玉柱很难“出淤泥而不染”。
  毕业前夕,史玉柱也开始做一些小生意了。当时有合肥的朋友寄钱过来托史玉柱在深圳买些录像机,史玉柱一台可以赚一两百元。史玉柱觉得这样的生意还很不错。
  3.“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
  1988年,从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史玉柱回到原单位安徽统计局。
  毕业回到单位的史玉柱应该本分安稳的踏实工作,从一个年轻的处级一步一步往上升,过着旁人羡慕、称赞的舒适安逸的生活。
  如果真这样继续发展下去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有现今活跃于保健领域,乃至网络游戏领域里的奇人史玉柱了。同理,也就不会有几度沉浮、大喜大悲的商界传奇了。但幸好故事有着另一个对于今天的史玉柱和未来的中国保健品、甚至IT市场都相当完美的开局。
  真正的成功者是不会安于现状,更不会甘于现状的。而史玉柱正是一位不安于现状、不甘于现状的勇士。
  史玉柱从小性格中的求新求变、坚强、勇敢与不服输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读完研究生,回到单位的史玉柱作出了几乎是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抉择——要求辞职,放弃唾手可得的仕途,辞职“下海”创办企业。
  没几天,他提交了辞职报告。毕业的时候,史玉柱已经就下定决心,既然市场经济是未来的主流,毕业之后就应该去下海,就不应该再回到计划经济体制里面去。
  领导和同事们为他惋惜,连平素最了解他的父母此时此刻也感到不可思议。稳稳当当的“官”不做,舒舒适适的日子不过,偏要辞职,自己把自己推到东漂西泊的未知中,不是发了“疯”又究竟是什么?
  但史玉柱明白,他的心里正涌动着一股不可遏制的创业冲动。
  史玉柱通过合肥倒录像机的朋友,认识了一些当地计算机界的人,其中就有个专门倒卖计算机的代理,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代理商,史玉柱就找他借了一台IBM的电脑在家里,借了半年,在家里自己编软件。
  在原单位统计局里,史玉柱已经发现了一个市场机会,当时四通电脑打字机已经非常流行,买一台四通电脑打字机大概要2万多元,每个单位都得买,但是这个时候,每个政府部门,就是每个局、每个厅、很多处都有一台计算机了,还得买一台打字机,“而电脑放在那儿就觉得是一种浪费,所以我就想编一个软件,让这个软件能拥有四通打印机的功能,直接用电脑打字,这样就会节省成本,此后我就花半年时间编了这样的一套软件。”
  半年之后,这套后来被称为“M…6401”的文字处理软件,在史玉柱合肥的家中诞生。史玉柱送了一套给原单位。几张软盘一装,就能打出比四通打字机24点阵更漂亮的64点阵字,而且,编辑屏幕比四通打字机的一窄条要大很多,单位的四通打字机从此被放到一旁没人用了。那个时候,金山的WPS还没有出来。
  史玉柱正好赶上了一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电脑技术,特别是在文字处理、桌面印刷排版领域,还处在非常原始落后的状态。而这也可以追溯到今后中国几乎所有电脑公司的发源,从四通、联想、方正、金山到巨人。
  而此时的史玉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个东西“有戏”。它打破了专用文字处理机甚至超过了通用电脑的价格这一规律。史玉柱决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积累的知识,在这个领域里闯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